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等单位征求意见。法律委员会和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央有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于12月24日上午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三次审议稿)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草案经过常委会两次审议修改,已经比较成熟,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请本次常委会通过;同时,有些常委委员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再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意见,并与劳动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就进一步修改草案二次审议稿,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法律委员会于12月7日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  相似文献   

4.
一、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 二、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 三、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 四、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 五、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相似文献   

5.
鄂政办发[2008]50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劳动争议调解仲裁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23日至29日(2007年12月23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一、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二、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三、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四、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政报》2008,(4):4-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7年12月29日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施行。日前,吉林省内各大主流媒体就该法施行后对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所带来的新影响专访了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骆德春。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85号《陕西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办法》已经省政府2015年第1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省长:娄勤俭2015年7月1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调解第三章仲裁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公正、及时地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一年被媒体和许多人士称为中国的劳动立法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劳动合同法,8月通过了就业促进法,12月又通过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已经实施了4个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将于5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对这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障世界》2010,(3):42-43
特别提示:哪些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相似文献   

13.
新闻视窗     
视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获审议通过从今年5月1日起,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将不需负担任何费用。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劳动争议耗时长、申请仲裁时效短、举证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由于部分劳动争议不能及时有效的被化解,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各方对此反映强烈。针对这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工作,并在8月24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首次审议了该法草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的介绍,草案出台新规旨在公正及时的处理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15.
发生劳动争议后,广大劳动者最大的期盼就是,花最少的钱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依据今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可按以下步骤,由繁至简,依法迅速维权。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组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实际运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劳动争议预防机制不健全、协商程序流于形式、调解机构不健全、仲裁不堪重负、各种机制衔接不畅、执行难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元化解决机制,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经委员长会议决定,会后将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自3月20日至4月20日,共收到通过网络、报刊、信件提出意见191849件。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研究。同时,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法律委员会、财政经济委  相似文献   

18.
《人大论坛》2008,(1):40-40
为期七天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于2007年12月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会。会议经表决,通过了禁毒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定,通过了修改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国境卫生检疫法的决定、关于修改文物保护法的决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试析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进步与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不足,以适应新形式下劳动争议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但该法仍存在一些缺陷及不足。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需要建立多元化调解模式,切实发挥调解组织的调解作用;完善一裁终局,实行两裁终局;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的反申诉制度,保证当事人反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劳动者维权必须经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及诉讼周期长、程序繁琐,不少人往往因拖不起时间、打不起官司,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利。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仲裁法》)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举证责任、仲裁效力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明确,为劳动者维权开辟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