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份制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筹集资金的办法,可以把群众手里的游资集中起来。 现在搞股份制试点,有几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 一是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搞股份制。现在大家搞股份制试点的热情很高,但不能形成这样一种概念:企业改革只有股份制一条路,搞股份制就对,不搞股份制就不对。不能说全国几十万个工交企业都搞股份制,改革就成功了。在实际工作中要研究,哪些企业可以搞股份制,哪些企业不能搞股份制。 二是对搞股份制的企业要制订具体、规范的制度。现在搞股份制试点的形式大体有三类:企业内部股票,只对企业内部职工发行…  相似文献   

2.
全民所有制经济体系内部各个层次应有哪些经济职能,如何实现“政企职责分开”?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实践进行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股份制是实现“政企分开”的最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或者说重要途径。理由是股份企业同政府的关系是遵纪守法,照章纳税。政府不插手企业内部的事务。这里有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需要弄清楚,什么叫“政企分开”,股份制同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政企分开”有什么关系?与此相关,股份制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什么关系,全民所有制经济是不是离开了股份制,就不能实现“政企分开”了呢?下面,我们围绕着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政企职责分开”同股份制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四句话:“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概括得很好。但前一段有的地方过分地强调了产权清晰,把重点就放在探索产权的形式上,在这方面大做文章。当然,产权清晰对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政企分开有很大作用。但在这方面单打一做不出更大的文章。什么叫产权清晰?是否私有化就最清晰了?我们不能搞私有化,只能搞公有制,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有益探索。不是把所有的企业都办成股份制,更不是把所有的企业都办成上市公司。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不都是公司,公司也不都是股份公司,更不都是上市公司。只讲“产权清晰”这一句话,其它三句话不讲是不行的。现在有些所  相似文献   

4.
湖北工商局反映,现在股份制改造中存在四种不良倾向:一是不讲质量的盲目发展。一些地方不从综合整体上下功夫,将国有企业改革片面化、简单化,把搞股份制当作搞活国有企业的灵丹妙药,指望“一股就灵”。而搞股份制又重在“圈钱”,缓解资金饥渴,降低银行负债,转嫁投资风险,难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搞活企业。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搞股份制改造,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但一些地方却不讲质量,只讲数量,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乃至到处找关系变通条件,使“发展”变味。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遇到的难点之一,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障碍。其主要表现:一是不少企业经管人员理论素养差,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二是思想认识上有误区。有的认为搞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搞股份制,搞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也有的思想上有怕字,厂长经理怕丢位子,购销人员怕丢票子,职工群众怕丢面子、怕失业,于是出现了“主管部门不想改,企业厂长不愿改,职工个人不能改”的状况;还有的迷恋承包制,认为承包制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一种主要形式,按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一种利益模式进行分配,能够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三是行为上有偏差。有的听说要搞现代企业制度,便一哄而起,把国有企业的牌子摘下来,打出公司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股份制企业是随着社会比生产程度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股份制经营方式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筹集资金发展经济、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股份制尚处于试点阶段,下一步的工作不应按现有的不规范模式扩展数量,而是要加强指导,明确要求,帮助现有股份制企业按规范化的要求不断完善,积极进行新的规范化股份制企业的试点。鼓励企业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经营方式,不要一哄而起都搞股份制。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来,我省股份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全省14个地州市都开展了股份制试点工作,股份制企业遍及工业、商业、农村、文化团体、体育等部门。至1994年12月底止,全省共审批设立股份制企业362家,  相似文献   

8.
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其有利之处,也是众所周知和有目共睹的。但是,就大面上推行的股份制工作来看,的确也存在不少问题,希望引起各级各部门及有关专家的注意。1、企业职工经济承受能力到底有多大?从目前推行的改革措施来看,住房制度改革在所难免。也是广大职工较为欢迎的。房改资金,一户一般在万元以上,这也是一般工薪阶层所能达到之经济上限。再搞股份制改造,尤其是定向募集由内部职工拿钱买股的股份制,职工普遍感到难以承受,很多地方又规定了职工买股的最低限额,动辄几千元。若一家之中有几个人在企业工作,将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份,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随着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全国展开,农村信用社改革一时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话题。笔者通过走访座谈,以及从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和农民的谈论中了解到,基层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有四盼: 一盼:改名不能改姓。按照方案精神,各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试点。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造,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组建合作银行;还可以县为单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股份制还是理论界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当时敢言中国要搞股份制的经济学家只有王珏、吴敬琏等极少数人而已。自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以后。这一话题一下子成了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地提出要进行股份制的试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使之有秩序地健康发展。自此股份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有企业是否要走向股份制?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应当注意什么问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四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我省加快了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对国营工业企业的改革,主要抓了第二步利改税、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简政放权、领导体制改革试点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步利改税目前正在测算落实。其他几个方面改革的主要情况是:(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有了新发展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一般是从解决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打破企业内部的“大锅饭”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把经济责任、经济权力、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把股份制作为一条深化改革的思路,始于1984年,1986年前后形成企业改革的热门话题,并付诸试点。但在理论界和政策部门一直存有分歧,争论几起几伏。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以来,伴随加快改革步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才又倍加引人关注。多年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履艰难,与人们对股份制认识有分歧相关,也与人们对股份制改革的疑虑和担心分不开。这些分歧和疑虑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有没有实行股份制的客观需要,股份企业制度改革的生产关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股份制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和集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抓紧制订和落实有关法规,使之有秩序地健康发展。”党的十四大后,股份制改革在我国掀起了热潮,各种股份制试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从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下述几种股份:国家股、企业股、社会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这几种股份中,企业般的设置与否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尽管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不设企业股,理论界反对企业股的势头也日渐高涨,但来自企业界的经理厂长绝大多数仍希望设置或保留企业股。争论的症结在何处?我们能否对既存的企业股加以改造,使之既能有效地防止“化大公为小公”,并符合股份制的运作规范,  相似文献   

14.
股份制的发展对于缓解资金矛盾,明晰产权关系,优化所有制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都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之中,计划经济的残余凭借几十年来形成的深厚根基,仍在顽固地发挥作用,以看不见的“手”驱使组织者自觉不自觉地用计划经济观念、方法和手段指导股份制组建工作,从而使股份制企业无不打上计划经济的烙印,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新机制已经受到同化,长此以往股份制势必失去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引导股份制健康发展.一、在股份制选型上要摆脱“行政命令、一刀切”等计划经济手段对股份制企业的影响.行政命令、一刀切、一律化是与计划经济相应的手段,然而,不少地方把这一手段带到发展股份制中来了.有的地方规定,全民和县属大集体都要搞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乡镇企业、农牧企业只能搞股份合作制;还有的地方规定城镇集体,乡镇企业只能搞股份合作制.应当承认.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份制的较高级形式,所搞企业必须具备较好的条件,但对形式的选择简  相似文献   

15.
娜仁塔娜 《实践》2014,(7):20-20
<正>关于混合所有制,现在讨论很多,我对混合所有制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有几个误解。第一,现在很多国有企业都已经变成了混合所有制,投资主体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基本上沿着现在的路子就可以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混合所有制实际上是一个改革问题,关键不在持股主体的多少,而是资本能够在现代企业中发挥作用。第二,现在有些国有企业按照股权结构来说,已经是股份制企业,已经是上市公司,今后就是继续完善的问题。这个说法不准确。现代企业仅仅是初步搭起了架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对股份制给予了充分肯定,可以预见,股份制在我国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湖南要很好地适应这个形势,显然一是要加大股份制改革的力度,二是要务求规范运作。加大力度必须以规范运作为前提。笔者这里就公司制企业如何规范运作谈几点看法:1、要真正落实政企分开。股份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是政企分开的经济。股份制改革的目的在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重要内容之~,就是改革和理顺政企关系,实行政企分开。过去对国有企业的一套体制、制度和办法都要相应改变。政府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据了解,全国已有6000多家公有制中小型企业实行股份制,一些大中型国营企业股份试点和新组建股份制集团也开始起步,有的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股份制成了深化所有制改革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公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正在各地城乡展开.但有的同志一提起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进行产权转让,还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这种做法与私有化等同起来.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产权变革实践的同志中,不少人则仍心有余悸,生怕自己有搞私有化的嫌疑,总觉得理不直,气不壮,放不开胆,甩不开手.这种情形对于深化公有企业改革,显然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可见,目前尚有必要帮助人们消除疑虑,冲破“股份制等于私有化”的樊篱.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少股份制试点企业在经营和机制转换过程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引起人们注意。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企业的股份制试点尚不规范,有的仅仅是为了筹集资金,在经营机制的转换上很少下功夫;二是为了“私利”,同股不同利,盈亏难自负。目前,这些企业在股东的收益分配中,首先保证内部职工和个人投资者的收益。不论经济效益好坏,都保留较高的个人股股息和红利,而国有资产部分则采取挂帐或不分红的办法,甚至国有  相似文献   

20.
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是我们进行企业改革的理论根据。”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目前,在我国实行“两权分离”的最可行的一种形式就是承包制。承包制落实了,企业的经营权落实了,调动起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经济效益才能提高,企业相互之间的联合才有可能实现,才有可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现在企业处在不均等的情况下,通过承包可以缓解这里不均等。如果现在让企业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那涉及到价格体系、计划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问题,目前很难解决。如果继续吃大锅饭,继续搞平均主义,企业也不会去挖掘潜力。企业不去掘挖潜力,外部条件就始终不具备。而承包经营责任制把企业推上自负盈亏的轨道,使企业想办法挖掘潜力,这样企业的情况就会好一些,国家的情况也好一些。这样可以使国家逐步理顺企业的外部条件。所以,从任何角度来考虑,承包制都不会加大改革的难度。恰恰相反,它会使改革迈出一大步。现在有一种提法,说企业承包后容易出现短期行为。这种说法给人的印象是,不承包就没有短期行为,似乎承包后反而有了短期行为。应当说企业的经营权越充分,短期行为就会越少。企业的经营权越不充分,职工仍然不把企业当成自己的,短期行为就越严重。企业的行为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关庭在于承包制是权宜之权还是长远的政策。如果政策是长期的,企业就会长期打算;如果把承包作为权宜之权,政策摇摇摆摆,企业当然会有短期行为。解决企业长期行为、短期行为的问题,一定要明确承包是方向,要长期坚持下去,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国家对企业要有监督、制约、但企业的短期行为完全靠外部来监督是不可能根本解决的。目前搞理论的、搞实际工作的,都集中力量去完善承包制,发展承包制。不要把承包制同租赁制、股份制对立起来,可以容纳,兼收并蓄,互相结合,实现企业间的联合,这可能就是中国式企业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一条路子。这里有很多问题要研究。第一,关于与所有者的关系问题;第二,关于与职工的关系问题;第三,厂长与集体决策的关系问题;第四,承包以后,与党委的关系如何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