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2年5月12日,周恩来的保健大夫张佐良在为周恩来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从显微镜高倍放大视野里发现了4个红细胞;三天后,再一次为周恩来复检时,红细胞的数量变为8个!复检是在北京医院进行的,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九个大字。但周恩来一如既往,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顽强抗争着。  相似文献   

2.
秦九凤 《党史博览》2006,(12):11-16
1972年5月12日,周恩来的保健大夫张佐良在为周恩来做每月一次的小便常规检查时,从显微镜高倍放大视野里发现了4个红细胞;三天后,再一次为周恩来复检时,红细胞的数量变为8个!复检是由北京医院进行的,检查报告单上赫然写着“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九个大字。但周恩来一如既往,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顽强抗争着。周恩来顽强地工作到1974年。这时,他的膀胱癌已多次复发,血尿不止。血尿一多时便凝成血块堵塞尿道内口,使得他排尿不畅,异常痛苦。“有时疼得总理在沙发上翻滚。”“他的病已到了再不住院治疗随时就可能由于血尿疼痛引发心脏病而危及他的生命了。”这是1997年张佐良大夫在周恩来生前副卫士长张树迎家中对笔者讲述的。从1974年6月1日起,周恩来不得不告别工作和生活了20多年的西花厅,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住院治疗,从而开始了伟人生命的最后阶段。周恩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伟人周恩来百年诞辰仿制的谁安西花厅《由躬尽瘁》展厅的西侧,贴有一张大字报,大字报已呈浅红色。这张当年贴在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办公室门上的大字报内容是:周后来同志:我们要送你一点反,就是请求你改变现在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才能适应你的身体变化情况,从而作才能够为党工作得长久一些更多一些。这是我们从党和革命的天高的长远的利益出发,所以强烈请求你接受我们的请求。大字报的著名者共14位:赵伟、霍爱梅、李进才、张作文、郑淑芙、赵茂峰、桂换云、张佐良、高云秀、纪书林、张树迎、杨金明、高振朴、孙岳。他们中有…  相似文献   

4.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周秉德是周恩来之弟周恩寿6个子女中的老大,是周恩来的嫡长侄女,生于东北哈尔滨。周家一直是男丁兴旺,女性稀少。以周恩来这一支而言,祖父亲兄弟5人,没有女性;父辈亲兄弟4人,又没有女性;到了周恩来自己这一辈是亲兄弟3人,还是没有女性。所以,周秉德就是周家直系4代人中出生的第一位千金。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故居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驸马巷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巷,西宅院临局巷,都是曲折的三进院。整个建筑都是青砖、灰瓦、木结构的平房,为明清时期典型的苏北民居,占地1987.4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2间。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里。虽然1910年,周恩来离开淮安后再也没有回来过.但周恩来把他童年的12个春秋留在了故乡.这些院落一直回荡着周恩来人生的第一串足音.印刻着周恩来人生的童年身影。  相似文献   

6.
老海 《党建文汇》2006,(2):25-25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社会上突然广为流传开一份《周恩来总理遗言》,并且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手抄本,在亲朋好友中秘密传着。接着又流传到境外,世界上有130多个国家的电台、通讯社刊播了《周恩来总理遗言)。《周恩来总理遗言》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7.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与父亲的深厚感情郭绪忠1938年5月,周恩来的父亲周邵纲老先生因浙江绍兴老家已陷敌手,启程专来汉口投靠周恩来。周恩来的母亲早逝,留下父亲和两个弟弟。12岁那年,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去东北进校读书。以后,在繁忙的学习和革命斗争中,周恩来从没有因为对...  相似文献   

9.
1974年10月的一天,我不值班,住在外交部宿舍。 当时,周恩来住进医院已经有4个月,在这期间,他做了两次大手术。  相似文献   

10.
学习周恩来忠诚为人民□吉炳轩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  相似文献   

11.
霞飞 《党史博览》2009,(7):39-40
1962年8月,康生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借小说《刘志丹》之事陷害习仲勋,把习仲勋等人定为“习仲勋反党集团”,要把习仲勋置于死地。关键时刻,周恩来出面保护了习仲勋。周恩来在中央会议上提出,不能把习仲勋定为“敌我矛盾”,他还是我们的同志。周恩来提出,可以把习仲勋安排到中央党校附近,找个安静的房子,让他住在那里学习。中央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在﹃文革﹄中保护老干部的历史功勋盛明“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和其他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围绕要不要党的领导,要不要稳定军队,应不应该把老干部都打倒三个原则性问题,与林彪、四人帮一伙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斗争。林彪、四人帮一伙要实现其篡党夺权的阴谋...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13,(7):40-40
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6年,周尚珏(曾担任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亲眼所见、亲身经历而留下极为深刻印象的是周恩来一生鞠躬尽瘁,没有一点儿是为自己。忙起来的时候,吃饭都是在乘车路途中,  相似文献   

14.
李海文 《党史博览》2012,(10):18-22
博古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在21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0年的时间是和周恩来共事。博古和周恩来的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第二阶段,博古是周恩来的领导。第三阶段.周恩来与博古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第四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轩遄 《学习导报》2013,(17):64-64
今年第4期“调查”栏目,我们刊发“周恩来的乡村调查”,讲述了1961年周总理到河北武安伯延公社调查的真实故事。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现在被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艺术化地再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研讨会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1998年3月23至27日,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和重庆市中共党史学会在周恩来进行过特殊斗争的山城重庆联合主办了"周恩来精神与风范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代表本着严肃认真、积极求实的态度,对周恩来精神风范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主要围绕下列议题展开:一、"周恩来精神"与"周恩来的精神"与会学者一致赞同把"周恩来精神"作为一个科学的历史范畴来研究,认为周恩来精神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对如何界定这一概念的内涵产生了不同意见,进而出…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是20世纪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周恩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他在“文化大革命”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使一些人对他产生了误解。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笔者认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作所为,不是他胆小怕事、软弱可欺;也不是他盲目愚忠、推波助澜;更不是他留恋名位、明哲保身。要探讨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作为,必须从他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政治家品格中寻求答案。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是中…  相似文献   

18.
阿伟 《党史纵横》2013,(3):59-59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理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白面书生,如同诸葛亮“羽扇纶巾”,运筹帷幄,是绝对的文职官员。但令人感到稀奇的是,遵义会议以前,周恩来长期担任的是中央军事部长,军委书记,甚至创建并亲自领导“中央特科”,专门惩奸除霸,这些可都是赫赫武夫才能干的事。新中国建立以后,周恩来当选为国务院总理,他天天睡眠多则三四个小时,少则一两个小时,仍然精力旺盛。看周恩来的资料,果然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周总理真的是共产党内难得一见的“武林高手”!其武术授业恩师竟然是电影《武林志》中的头号大侠“东方旭”。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的优秀品质、伟大人格、革命精神是一代楷模。他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恩来的精神风范为我们中华民族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体现在周恩来一生中的许多革命精神风范中,最集中一点,就是他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周恩来决定中国命运的结合 毛泽东与周恩来同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他们几乎同时探求到马克思主义真理,同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们站在新思想的前沿,为推翻旧社会、建设新中国共同奋斗。尽管他们之间也有过误解和分歧,但纵观他们交往的全部历史,他们仍然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和知音。 1924年,周恩来与毛泽东在广州结识,开始了两个人的交往历史及伙伴关系。从1927年到1935年,先是周恩来在中共中央作为领导者,毛泽东在地方建业;后来毛泽东、周恩来同在中央苏区工作,仍然是周恩来处在领导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