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队伍素质不理想;法院管理与审判方式改革任重道远;审判的硬件基础与保障困难较多。工作目标:依法公正审判案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完善审判运行机制;推进审判方式改革;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审判管理方式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管理方式的改革,是最高法院制定的改革重点。笔者从探讨现行审判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入手,叙述了审判管理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静 《西部社会》2002,(12):42-43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从总体上讲,就是通过改革法院的内部体制和外部环境,实现法院独立审判,维护司法公正。内部运行体制的改革包括法院领导的体制的改革、审判方式的改革、法官队伍的管理、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等内容。审判流程管理改革则是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其他改革一样,审判流程管理之所以要改革,是因为原有的模式与新情况、新形势发生了矛盾,出现了弊端,原有的模式已经成为新需要的阻滞因素,必须予以改进和完善。原有审判管理模式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4.
近日,河北大名县法院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大名县法院自2003年以来,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共办结各类案件1.5万件。该院积极推行审判方式改革,通过适用普通程序简化审理和简易程序,缩短办案周期,现刑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18天,实行了快立案、快审判、快执行,比法定审限减少了一半时间,  相似文献   

5.
公开审判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方面 ,也是实现诉讼公正的重要途径。公开审判有利于实现诉讼公正 ,有利于提高执法水平 ,提高法官素质 ,搞好队伍建设 ,有利于提高当事人诉讼积极性 ,搞好法制教育。公开审判具有民主的价值、法制的价值、市场经济的价值、公正的价值和提高法官素质的价值。完善公开审判制度要求做到实质公开 ,提高执法水平和法官素质 ,搞好队伍建设 ,保障办案经费 ,改善公开审判环境和物质设施 ,审判结合 ,一步到庭 ,提高当庭宣判率 ,切实加强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狠抓审判工作、队伍建设、法院改革三件大事,突出质量、执行、效率三个重点,全面发挥审判职能,整体推进各项工作,为社会政治稳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追求公正与效率是各国刑事诉讼制度设计的基本方向。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旨在推动庭审实质化来实现审判结果的公正。然而,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对于某些轻微刑事案件,按照庭审实质化要求办理必然会占用有限的司法资源,挤压其他案件办理的效率,最终影响公正的实现。应当推进刑事案件的繁简分流,将刑事速裁程序定位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应有之义,大胆尝试,不断完善,从而保证公正与效率两大诉讼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程序安定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安定是程序法制的基本价值。程序安定对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指导意义在于(1)树立程序安定理念,确保司法公正;(2)完善立法,健全制度,深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3)严格执法,严惩腐败。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颁布实施后,嫩江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以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为目的,大胆地进行了审判方式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执行工作改革,并以此为突破口,建立起了符合现代司法规律的审判工作新机制,取得了较好效益。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其协调发展,有序进行,就必须在机制上创新。为此,我们启动了以审判流程管理为突破口的各项改革,努力创新审判机制。1.落实公开审判制度,加强举证指导,不断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为充分尊重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制订实施了《嫩江县人民法…  相似文献   

10.
杜文勇 《前沿》2001,(12):93-95
审判组织对树立法院的权威 ,实现司法的公正和效率 ,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但目前我国审判组织尚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对其进行改革 ,本文从如何提高法官素质 ,改善合议庭的组成 ,确立审判委员会的应有地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作者的改革思路 ,为目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毓富 《人民论坛》2014,(3):122-124
司法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审判公正.文章认为保障审判公正必须实现审判现代化.审判现代化包括:法院去地方化、法院去行政化、法院去利益部门化、法官去裁量“自由化”、法官考核规范化、审判流程公开化和三审终审制度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刘金燕  赵艳芳 《人民论坛》2012,(17):152-153
马锡武审判方式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一种审判方式,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当代司法实践中,很多地方效仿"马锡武审判方式",却仅仅注重了对其形式的模仿而忽略了对其精髓的吸收。因此,在司法改革当中应当根据当前的司法和社会现状注重对马锡武审判方式精髓的借鉴,而不应该不考虑社会基础地盲目移植。  相似文献   

13.
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是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法院工作和审判人员履职情况而采用的一种监督方式。通过旁听庭审并进行评判能够使人大代表直观、近距离地了解法院的审判情况,有利于审判机关严格、文明、公正、规范地执法,提高审判水平和办案质量。为加强人大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一些地方出台了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办法,规定庭审结束后由参加旁听的人大代表对庭审情况按优秀、  相似文献   

14.
吕娜娜 《前沿》2014,(21):99-103
我国人民法院内部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改革遇到了所未有的机遇。消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是改革的核心。构建符合司法规律的、合理有序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建议确立有限制的法官独立审判权、完善审判组织的运行规则、组建科学的审判团队、加强审判委员会的审判管理职能、重新定位并细化审判委员会的案件讨论职能、健全审判管理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上海机关动态》2009,(4):32-32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是该院为探索审判方式改革、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而设立的特色审判部门。成员以年纪轻、学历高、业务好、工作精力充沛的女性为主,正、副庭长均为女性,目前在编人员21人,其中女性19名,占全庭人数的90.48%,是名副其实的“巾帼庭”;全庭共有党员14名,占66.7%,也是名副其实的“党员庭”。  相似文献   

16.
传统民事审判方式的弊端表现在:法官包揽调查,当事人基本上不负举证责任;开庭审判走过场,基本上是先定后审;庭审采取纠问式,当事人被动应答,较少主动行为,合议庭合而不议,审而不判,作用不显;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较大限制。在改革中,应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完善举证制度;强调公开审判,充分发挥庭审功能;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页的职责,实现“审”与“判”的统一;加强法院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队伍素质不理想 ;法院管理与审判方式改革任重道远 ;审判的硬件基础与保障困难较多。●工作目标 :依法公正审判案件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完善审判运行机制 ;推进审判方式改革 ;改善基础设施和条件。  相似文献   

18.
李喜莲 《求索》2010,(5):129-131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陕甘宁边区司法便民理念的集大成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司法为民"和边区司法便民理念在内容上具有重合性,成为当前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主要原因。但是,当前社会与马锡五审判方式生成的背景已经时过境迁,导致回归后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举步维艰。囿于其自身特点,现今,马锡五审判方式难以成为一种普适性的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19.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本质要求,是“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检验法院工作的试金石。只有把握了这个重心,才能把握法院工作方向,确保审判职能的正常履行。  相似文献   

20.
推行审判长选任制是改变目前法院行政管理模式,落实法官审判职权,改革和优化法官结构和管理制度,促进法官精英化,提高审判效率,从而促进司法公正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组织改革的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提出要“强化合议庭和法官的职责,推行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度。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依审判职责签发裁判文书。”实现审判长选任制,强化合议庭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