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49年11月30日,大西南的心脏——重庆解放.12月8日,刘伯承、邓小平第二野战军机关进入重庆.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开始在这里全面主持大西南的工作,时年45岁. 29年前,邓小平还是一个16岁的青年,在重庆顺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长江,走出了四川,走出了国门,开始了旅法勤工俭学的生活.29年后,邓小平作为共和国的"封疆"大员回到了四川,回到了重庆,回到了故乡.  相似文献   

2.
光阴如水,并不会为某个特别的日子而停顿。但历史却注定要在这一刻留下一声长长的叹息,世界也注定要在这一刻留下一片深深的痛惜:1997年2月19日21时零8分,邓小平——这位世界性的杰出领导人,永远离开了我们。此刻,距离香港回归只有130多天时间。中国人民一直在心中祈祷,这位93岁的老人真能如他当年所言,“到香港去看一看,哪怕坐着轮椅也要到这块中国的土地上走一走。”我们又一次体会到时间的残酷。然而,只要我们把悲痛的心绪稍作整理,把含泪的目  相似文献   

3.
厉男 《法制博览》2010,(15):64-65
邓小平16岁就去法国勤工俭学,1925年成为中共旅法支部负责人之一.因遭法国政府迫害于1926年1月与傅钟、任卓青,从巴黎到达柏林,又从柏林转道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  相似文献   

4.
“含金量”最高的讲话 正是在“左”倾思潮四处泛滥,人们心头充满了疑云的关键时刻,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毅然南巡,发表重要谈话,高屋建瓴,冲破姓“社”姓“资”的阴霾,推动改革开放的车轮重新启动,隆隆前进。 南方谈话还没有正式发表和传达,就已经不胫而走。春节,邓小平南方谈话成了人们拜年时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傅高义  高汐 《南风窗》2012,(1):46-47
在邓小平卸任后才逐渐成长起来的人们,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很难了解邓小平在变革初期面临的问题有多么复杂和困难。邓小平的角色1992年当邓小平退居幕后的时候,他已完成了150年来中国历任领导者孜孜以求却未能达成的使命:他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但在达成这一使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石破 《南风窗》2007,(12):64-68
2005年9月23日,93岁的白芳礼老人结束了十余年靠蹬三轮车资助近300名贫困学生的努力,在天津去世;2006年11月24日,71岁的武汉"希望老人"江诗信在令2164名失学儿童重返课堂之后,因善款被窃,心理之弦不堪重负,跳楼自杀;如今,赵在和同样发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面对教育公平的制度性漏洞,民间的个人救助者持续做着力不从心的填补。  相似文献   

7.
陈鼓应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聘任教授。访问结束之时,我请陈先生提供照片。他打开抽屉,我不禁眼睛一亮:邓小平同志与陈先生共餐的照片,邓颖超同志接见陈先生的照片,胡启立同志与陈先生握手的照片。确实,陈先生回大陆讲学的举动,在海峡两岸,在海外华侨中,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陈先生原先是台湾的知名学者。他原籍闽西,1935年生,14岁去台湾,一住30年,专门研究尼采和老庄。他保持学术良心,处处受到当局的困扰,遂于1979年移居美国。1984年秋应邀来北京大学讲学,邓小平同志专门接见并设宴招待。  相似文献   

8.
赵义 《南风窗》2014,(18):22-24
<正>纪念邓小平110周年诞辰之所以形成一股潮流,也正是因为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后,人们期望能从"总设计师"邓小平那里获得宝贵启迪。"改革"正是将一位大政治家的诞辰与当代中国联系在一起的关键词。2014年,是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8月22日,又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此前,《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  相似文献   

9.
反思历史教训的勇气《南风窗》:闫先生您好,您多年从事对邓小平同志的研究,邓小平堪称一位划时代的政治家,您对他的生平有何印象?闫:在解读他的时候,我有一点较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小平同志参与的历史事件,几乎都和毛泽东有较密切的联系。他23岁参加革命起,就担任中央秘书长,25岁就参加创建红军,30出头就是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长期在第一线,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0.
女青年性罪错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是一个对犯有性罪错的妇女进行收容教育的机构。自改革开放以来,犯有性罪错的妇女呈上升趋势。历年来进所的人数为88年154人,89年250人,90年300人,91年355人,92年380人,93年365人,呈上升态势。前不久,我们在市收教所陈惠妃同志的大力帮助下,通过问卷、个访等方式进行一次调查。现将女青年性罪错的情况、成因与防治问题报告如下。 一、性罪错的基本情况 这次回收问卷共110份,有效问卷106份。基本情况是: 年龄状况:16—18岁8人,占7.54%;19—20岁21人,占19.81%;21—25岁47人,占44.34%;26—30岁15人,占14.15%;31—40岁15人,占14.15%。可见,25岁以下的女青年高达71.69%,35岁以下竟占98.11%,而首次性罪错年龄更轻些,有的只有14岁。  相似文献   

11.
正人物小传欧阳中石,1928年生,山东泰安人。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2010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荣誉勋章。在逻辑、国学、音韵、戏曲、书法等领域均有精深造诣。2020年11月5日,欧阳中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12.
满妹 《工会博览》2006,(6):32-35
1977年12月初,父亲到中组部上任仅半个月,就接到一封邓小平、汪东兴批转来的申诉信。申诉人王先梅,是“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中蒙冤者之一、曾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王其梅的遗婿,一个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她为五个子女受父亲问题牵连、境遇坎坷而上书邓小平。一所谓"六十一人叛徒集团  相似文献   

13.
黄宗良 《当代世界》2013,(11):11-15
"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1]这是邓小平在苏东剧变时就作出的判断,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冷战后20年来的历史发展证明,邓小平这一论断是很中肯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媒体     
《南风窗》2011,(23):12-12
1.邓小平的遗产:伟大的稳定器【英】《经济学人》10月22日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大规模经济增长让不少人对现在的制度感到满意。中国共产党应该就此感谢一位个子矮小、烟不离手的人,他在近15年前逝世:邓小平——中国在1978年至1992年间的最高领导人。傅高义的新书认为,他是当代历  相似文献   

15.
93岁高龄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出版了新书《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故事》(How to Change the World: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Little Brown & Company,2011)。在接受英国新锐历史学者、工党下院议员特里斯特拉姆·亨特(TristramHunt)采访之际,  相似文献   

16.
安澜 《南风窗》2012,(26):64-65
在中国汽车业,很多人都知道东风日产作为一匹业界黑马,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尚不足十年。然而,更多的人却不知道日产参与中国轿车工业体系初刨的时间,其实远远早于现在来自欧美日韩的其他汽车公司。1978年,经历文革的邓小平复出后访问日本。乘坐日本新干线时,邓小平向中外媒体意味深长的说:"这感觉像是有人推着  相似文献   

17.
翻开1994年色彩缤纷的日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从1993年向1994年跨越的岁末年初,华厦大地,到处都在兴高采烈地迎接一本特殊的著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发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最新成果,是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方向、开通前进道路的宝书,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我国人民的一件大事,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犯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有效控制获得正确解决的一个问题.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社会的安定与稳定是不行的.15年来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为了有效地预防、控制、减少犯罪与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稳定,保障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健康、稳定、高速发展,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相似文献   

18.
1985年他退休前,向中央推荐江泽民接任上海市市长; 1987年他出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向邓小平游说上海浦东的开发计划。  相似文献   

19.
新意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9时,81岁的中国共产党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向世界宣示,这个阵容最庞大的世界第一政党,将在新的情势下,经由层面众多的创新,缔造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结束对毛泽东邓小平诸先辈一分钟的默哀后,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开始演讲。被认为将决定中共在21世纪兴衰的“十六大”,终于在海内外长时期的关注中掀起了她的“红盖头”。  相似文献   

20.
1979年邓小平副总理访美时受到的礼宾待遇是对重要国家的政府首脑的破格礼遇,而非通常意义上国家元首享有的正式礼遇。美国给予邓副总理政府首脑的礼遇主要是考虑到中美关系的发展和邓小平的重要地位,不给予国家元首的礼遇则是考虑到了中国国内特殊的政治现实和美国自身的外交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