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薇 《学理论》2012,(31):59-60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虽然我国政府和党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存在很多问题,供给效率不高、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这主要是由于供给的单中心模式引起的。因此,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就在于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模式,充分调动政府、私人组织、农村社区及第三部门的作用,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创新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以来的“自上而下”的政府“包办”的供给模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需求主导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而构建需求主导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要坚持两个方向:一要走民主化的路,这要求我们继续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制度;二要走科学化的道路,这要求我们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评估机制。村民自治制度在于保障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畅通表达;而农村公共产品评估机制则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决策、执行、管理提供专业的分析、评估,保证供给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部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危机,这一重大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大力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改革和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是现阶段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真实体现。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刘彤 《理论探索》2015,(3):75-79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难题,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则是"三农"问题的掣肘,尤其是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一些问题。从供给主体角度来分析,具体表现为:各级政府的供给不力,村委会的供给与农民需求存在偏差,村社民间组织的供给水平较低。其根源在于:供给主体能力受限,即基层政府权责不对等,供给能力减弱;村民自治权力削弱,难以发挥供给作用;村社民间组织汲取资源能力减弱,供给行为受到限制。因此,提高供给主体的相应能力,应明确各级政府权责,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增强乡村自治组织的领导力,缓解供需矛盾;培育合作组织,提高自我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单中心治理模式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治理失灵、决策失效、监督乏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和效益。而多中心治理理论所倡导的多元主体自主参与治理、决策和监督的理念,有助于解决单中心治理模式出现的供给效率低下、公共满意度不高等弊端。根据多中心治理的理念,从治理主体、决策主体、监督主体三个方面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可以有效的满足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现行自上而下的单一供给体制中,农村公共物品在供需结构和数量上都呈现失衡现象。本文主要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反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从官僚经济人、制度缺陷等角度来分析供给过程中的政府失败问题。在此基础上将多中心治理理论引入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中,提出多元主体正和博弈理路,建立多中心财政资金体制和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的供给,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稳定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目前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如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界定、独立研究、制度研究以及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8.
农村税费改革与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庭军 《理论探索》2005,(6):134-135
被称为农村“第三次革命”的农村税费改革,自施行以来,在我国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一系列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进,使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陷于困境。而要加快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关键在于制度和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当前,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公共产品总量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部分供给过剩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较低.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单一的治理模式、供给主体和筹资渠道.借鉴西方地方治理理论,对于构建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治理视域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为: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做到政府与相关组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但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亟待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从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向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农民四维框架下的"多元协作供给"模式转变。在这一模式中,政府应承担主要供给责任,市场与第三部门应积极参与供给,农民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自下而上"的供给决策机制建立。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县域农村公共产品横向联合供给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能力、资金、资源等限制及"搭便车"心理的作用导致县域跨(区)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而县域的地理、文化、需求层次、政治环境等同质性,为县域府际、村际、族际等横向联合,促进跨域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供给奠定了基础,利于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6—2010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通过非参数的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不少省份仍然没有达到规模效率,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或者递减的现象,并且全要素生产率长期呈现负增长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公共产品是社会共同体共同需求的产物,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社会产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公共产品的需求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部落首领、豪族、富民先后成为中国古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并成为农村社会的精英.历史是现实的基础,当前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站在农民利益需求的视角,尽力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才能从农村获得更广泛的力量源泉,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以红河州个旧市倘甸、保和两个乡镇的100多户农户专项问卷调查为基础,结合实地走访而作的有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分析.调查表明,云南农村乡镇公共产品供求严重失衡,尤其是"软"公共产品更是供不应求.主要原因在于:滞后的行政体制;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缺乏有效的供求沟通和决策机制;缺乏市场供给公共产品的条件;经济落后,乡镇政府财力有限.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