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国际私法观"辩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强 《法律科学》2007,25(2):109-116
大国际私法观缺乏学科学理论的支持,对其所负任务的认识也不够清晰科学.国际私法的范围应当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加以确定.当前,国际私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在涉外民商事交往中或在处理涉外民商事争议时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因此,它的范围应当从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过程加以判断和确定.我国传统大国际私法观所包含的内容也应据此作出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2.
声音     
《法治与社会》2020,(5):F0002-F0002
崇尚科学、致于科研,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重塑信念的环境构建,需要进行爱护科学、支持科研的实际举措,尊重科研者、科学家,不断改善他们的待遇和地位,使科研成为人人追求的人生理想。如此,科学家的个人情怀,才成转化为厚实的社会基础。——光明网·将科研者的个人情怀转化为社会动能.  相似文献   

3.
为抵御网络上的病毒,科学家发明了防毒、杀毒的"防火墙".对于"电子罂粟"这种社会病毒同样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一道强大的"防火墙".全面地提高人的素质就成为至关重要的方面,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仅应加强对于他们使用网络的引导,必要的时候甚至应该加强一定的管理和限制.因为从一般原理来说,防重于治.在现实生活中,也需要建构和加强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在内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4.
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就以可贵的科学精神来建设我们的地球家园。科学精神历来是我们所崇尚的主题,不仅在西方科学家身上,也同样在我国科学家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本文从求真求实、怀疑、宽容、奉献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徐光启科学实践中的科学精神,以及它对于我们当今文化发展、建设和普及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和朋友一起逛街,见迎面晃晃悠悠走来一个青年人,脸上的表情夸张地扭曲着.行人纷纷避开并好奇地看着他. 我也忍不住好奇心看了他几眼:这个青年人20岁左右,很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1996年起,由法国科学家发起了一项名为"动手做"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其重要理念是,科学教育不仅使儿童获得科学知识,更应培养其诚实的科学态度和健康的人格,儿童是科学探究的主体,教师为儿童的科学探究提供有益而审慎的引导等。本文分析了法国"动手做"项目的缘起及其重要教育理念,并由此反观我国引进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及深入推进此项目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活"画廊     
《检察风云》2008,(10):69
画像里的蒙娜丽莎、<最后晚餐>里的耶稣竟然会说话.而且说的是一口流利清晰的韩国话.展馆中,经典画作上的人物表情可以变化,同时还可以回答孩子们的提问.这种展览既充满创意,又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社会需要现代化的理论,而现代化的理论产生于具有现代思维的理论家、科学家。许多新型交叉学科的出现,并非一个专业、一个学科所能承担和造就的,如在国外,方兴未艾的科学法学就属其一。科学法学是以科学立法与司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新学科,目的在于提高科学技术活动的法律调节效果。科学技术活动早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出现,那时被视为一项私人活动。只有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知识经济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而所有创新的基础便是理论创新。然而,现在有些人把理论创新看得太神秘了,以为只有个别高层领导人才有权或有资格创立科学的新理论。毫无疑问,这种偏见束缚了不少人的思想,阻碍了人们去从事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不久前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中说:“中国政府支持科学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结合上开展基础研究,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笔…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的承认,是最复杂和争论最多的国际法制度之一.这个领域的国际实践远远没有统一,这个问题的科学观点也是十分不一致的.在国际法科学中,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存在着两种基本学说--宣告说和构成说.根据宣告说,国家一产生就成为国际法的主体,而其他国家对它的承认,仅仅是进一步确定这种形势,扩大它的权利范围,并调整共国际地位.因此,像这一学说所断言的,在已被承认的国家和未被承认的国家之间,其法律地位的差别,并不是实质性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革命是新理论取代旧理论的范式转换,其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是确立不同于旧理论的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说的建立,是为数不多的进行哲学思维的科学家完成的;不在科学危机时期、不在哲学思维层面上工作,科学家不可能完成科学革命。这并不是说科学家的工作要接受哲学家思想的指导,而是说科学家要完成科学革命,必须做哲学家的并且是哲学家做不了的创造性工作。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为什么的问题"与"怎么样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一门具体科学不论是在创立时期还是其革命时期,与哲学之间都是这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系统科学是本世纪科学技术革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标志着现代科学“从对客体的微观解剖”转变为对其整体结构及功能的研究,从而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这无异于把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逻辑方式交给了科学家们,为全方位、立体、动态地解决当代科学技术和社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科技成果,从诞生于世起就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事情.因为它对整个世界的社会结构、道德伦理、政治理论、法律体系、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常常是最开始从事相关研究的科学家始料所及的.有许多专家指出,既不能夸大基因技术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其未来在临床上的巨大应用前景,应该科学地对待.尤其是给基因技术应用设置一道"法律门槛"是非常重要的. ……  相似文献   

14.
提单(BillofLoading),是海上运输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海上货物运输特有的重要运输单证,具有一般物权凭证和运输单证的特点,也有其特殊属性和发展规律.学术界在讨论提单的法律性质时普遍使用的物权凭证这一概念,其实仅仅表彰其项下货物的占有权.而且只通过转让提单就导致货物所有权转移的做法也不符合大陆法系民法中所有权转移的基本规则.事实上海上运输只是履行合同完成交付的手段.货物所有权何时转移并不是它应该关注得问题,也是它所无法决定的.只是由于海运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时间较为漫长,且货物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不在所有权人的控制之下,也就产生了用提单代表其项下货物的需要.提单所代表仅为货物的占有权而非所有权,转让提单是否发生货物所有权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所有权人和受让人之间的合意.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一条新闻读来耐人寻味.因抽天价烟而被网民揪出的周久耕"倒了","九五之尊"却"火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其销量反而上升了70%,颇有些"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意味.这种结果看似荒诞,却也不难理解.人都有好奇之心,尤其是手握重权无所不能的某些官员,对于新时尚、新享受的占有能力以及比富炫贵的心理欲望,更是高于常人.  相似文献   

16.
女警察参与男罪犯的改造,是监狱改造中的一个禁区,向来未曾涉足。当这一现实在河北省沧南监狱被打破时,许多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因为,它开了女警参与男犯改造的先河,为罪犯教育改造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几分紧张,几分胆怯,女警们就这样走上了对话台…… “喂,你好!”女警王娇娜戴上耳麦,用自己才能听得到的声音对服刑人员说。  相似文献   

17.
笔者所居城市某单位的领导干部职位有几名"出缺",需要增补,组织部门根据公开、公正选拔干部的原则,邀请中层以上干部开了一个民主推荐会.无记名投票的会议刚刚结束,结果还没有公布,某个参加推荐会的人就对进入推选范围的一位同志"表功":"我投了你一票,得请客啊."……  相似文献   

18.
激励是领导者调动下属积极性经常采用的一项极其重要所方法.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的,而产生动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条件称为需要,一是外在条件称为激励.人的内在条件是指人的生理,心理上所缺乏的某种东西,也就是是人们在生理、心理上所需要某种东西.外在条件是指存在于“自我”之外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刺激,包括物质、精神、信息的刺激,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便是激励.而外在的刺激只有通过内在的需要,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内在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本源,外在的刺激只有依据个体的需要,并且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才能激发起个体的动机,从而提高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Chamberlain,澳大利亚野狗案—争论及其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澳大利亚法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Chamberlain案,最终导致了一个皇家调查委员会的产生。国家法庭科学实验室(SFSL)被指定为该委员会的科学机构——这是法庭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20.
<正> 著名科学学家库恩曾提出科学发展范式,即前科学→常规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科学直至反复无穷.在新旧理论交替中,旧理论的被放弃并不意味着它的完全无用,特别是借助这一理论发展起来的物化了的技术形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会继续发挥作用,即使旧理论本身也被记载下来,留传后世.这就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做为纯科学之外的技术的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也同样会使我们产生同样的联想.科学理论、原理、定理等主要是以文字形式被记载在科学家的经典著作和教科书里,主要以教育方式为后人所知.而技术则不一定被详细地记载在著作和教科书里.特别是近代技术的发展,使得具体、详细地传授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