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提升农村消费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而促进和提升农村消费则是启动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和重点.现在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消费市场尚未有效启动.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农村消费长期低迷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相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因此,我们要通过改革破除扩大内需的体制性障碍,以解决扩大农村需求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这是我国扩大内需特别是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样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但不同的是,我国的内需不足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而不是投资需求不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内需不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我国扩大内需的真正困难主要集中在如何扩大消费需求,而不像西方发达国家扩大内需的真正困难集中于如何扩大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供求平衡理论认为,供需平衡发展,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社会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总需求不足。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扩大需求的政策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必须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根本,努力形成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双重拉动。  相似文献   

4.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提高有效需求。提高民间投资与消费的能力,要适当提高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比重,调整税收政策,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以积极的货币政策引导民间消费等。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从“三驾马车”的增速可以看出,我国外需依然不振,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这不仅是短期保增长的重要举措,更是长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受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保障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居民自发形成了保守消费的模式,严重地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后危机时代扩大内需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有效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改良消费习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其消费意愿,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是其运行机理;而构建“城镇化”国内需求创造机制、“同步化”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三心化”的消费环境优化机制和“多样化”的有效供给机制是其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就业再就业的严峻形势决定的。党中央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全面开展扩大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即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劳动就业体制。  相似文献   

8.
当前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严重的衰退时期,我国要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需要把目光聚焦到扩大内需上来。扩大投资需求要审慎,而扩大消费需求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9.
节约型消费模式是我国扩大消费需求进程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讯 《工会论坛》2005,11(6):69-70
目前,我国要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将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扩大消费需求的发展进程。但是,在我国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而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面对现状,我们最需要的是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前行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中国较多依靠投资和外贸来保持经济的高增长,而消费需求相对低迷。2005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市场的低迷,不但影响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影响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