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监狱是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的专门机构,罪犯刑满以后是否重新犯罪是体现监狱改造职能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就现在刑释人员的状况和监狱对改造罪犯的现状提出在服刑人员中设置“特种社会保险”的设想,构思如下: 一、“特种社会保险”是关系社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 (一)目前,社会对刑释人员社会安置帮教的现状: 我国《监狱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对刑释人员的社会安置和生活保障,近几年来在国家法律  相似文献   

2.
日前,天津市东丽区司法局与杨柳青监狱在东丽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回家乡促改造亲情帮教”活动,让东丽籍服刑人员回到家乡感受人性化的亲情帮教。参加活动的有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金钟等领导以及服刑人员家属70余人。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2006,(1):108-108
64罪犯会见的有关规定问:我的一个亲戚最近被判刑投送监狱改造,请问,我们作为他的亲戚是否可以去监狱看望他,有什么具体规定?(山西梁启东)答: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这是罪犯的一项法定权利;同样,罪犯的亲属、监护人也可以按规定去监狱探视罪犯(即通常所讲的“探监”)。会见是罪犯维系自己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亲属、监护人了解罪犯改造情况并对其进行规劝、帮教的重要途径。《监狱法》第48条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这里所指的“规定”,是指监狱和监狱管理机关为保证罪犯…  相似文献   

4.
监狱是社会的一部分,罪犯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要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除监狱民警对其进行思想、文化、职业技术等各项教育外,社会帮教必不可少,只有双方形成合力,才能取得罪犯改造的更好效果。搞好社会帮教是落实“首要标准”要求的一项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是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监狱在对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的工作中,要重点考察罪犯的重新犯罪问题,较为科学地预测罪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同时,社会相关部门应根据监狱提供的预测结果,做好相应的衔接管控、帮教救助等工作,有利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陈士彬 《中国司法》2002,(10):19-20
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监狱不再神秘莫测,大墙内外交往频繁。人们对一般服刑罪犯的改造生活以及亲属探监、会见均有大致的了解。但是,由于外籍罪犯的亲属大多居住海外,远隔重洋,来往困难,那么,谁来探望、会见外籍罪犯呢?美、韩等国规定,这些国家的驻华领事馆,每隔3个月,要派员前往监狱探视该国籍罪犯1次。5月22日下午,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官员前往江苏省唯一关押外籍罪犯的监狱———南京监狱探视服刑罪犯。因工作关系,笔者亲眼目睹了洋“亲属”探监全过程。中国名分别叫做卢安卓和薄淘敏的这两位女士,是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相似文献   

7.
罪犯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而存在的,通过教育和改造可以使其成为社会守法公民。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了监狱民警要充分履行其职责之外,社会帮教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全面提高教育改造的效率和质量,监狱民警一定要充分重视罪犯的思想教育、文化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罪犯改造工作。同时,为使罪犯改造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一定要搞好社会帮教工作,使得监狱民警与社会帮教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罪犯监管和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几年,随着监狱与社会的无缝对接,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对监狱罪犯的教育和改造工作中来,但是我国现存的社会帮教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高墙里的服刑人员形形色色,有人痛改前非、洗心革面,也有少数服刑人员顽固到底,混刑度日,不思悔改。王鹏,33岁,辽宁省营口监狱第十监区管教科科长。结合工作实际,钻研罪犯心理学,他积累了丰富的个别教育经验,成功帮教转化多名顽危罪犯和装病逃避改造的服刑人员,使他们走上了积极改造的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志愿帮教在改造罪犯中具有重要意义,并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实践基础。针对志愿帮教活动“对象特定性、罪犯心态复杂性、目的特殊性、活动受制约性”的基本特点,必须建立一支志愿帮教队伍,确立集体性帮教和个别性帮教两种基本形式,重点实施法律援助、狱内“三项教育”及其他帮助等帮教内容,并注意解决好四个问题,规范志愿帮教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监狱教育改造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家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改造手段,是帮教形式的外延,能有效地稳定罪犯情绪、调整服刑心态、解决实际问题、引导罪犯积极改造,对监管安全稳定、监狱社会形象树立和推动监狱工作社会化进程有着积极作用。它有利于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要求,是对推动社会主义监狱管理制度文明进程的一种积极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赵晓风  毕成 《法制与社会》2011,(13):199-200
狱外关怀主要是指监狱外的家庭、社会对罪犯以及监狱的关心和支持。通过罪犯问卷调查得出,狱外关怀,尤其是家庭接纳态度和社会支持程度对罪犯改造和刑释人员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影响。罪犯问卷调查的启示是,狱外关怀是狱内改造的精神动力,因为狱外关怀是罪犯改造的动力源泉,是监狱干警工作的调节阀,是弥补监禁化缺陷的有效补剂,是促进监狱工作社会化的心理保障。狱外关怀利用通信通讯、入监探望、离监探亲、监狱开放日和社会帮教的方式表达。  相似文献   

12.
余庆贺 《中国司法》2008,(3):107-108
山东省鲁南监狱积极开展“平安监狱”建设活动,努力把曾经对社会造成不稳定的违法行为改造成为社会和谐因素,在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基础上,义开展了“十心”教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稳步提高。 一、爱心:对罪犯加强爱心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热爱祖国,关心他人。通过加强思想道德、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罪犯爱国、报国之情;结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等活动,培养罪犯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司法》2006,(3):F0003-F0003
山东省聊城监狱是一个有50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型监狱。近 年来,该监在山东省司法厅和山东省监狱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 以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和推进监狱“三化”建设为目标,立足本 职,从严治警,逐步构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的长效机 制,用心探索新形势下提高警察执法水平和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的 有效途径。该监建立了新人监服刑人员分类鉴定制度,组建了服 刑人员技能培训中心;推行了服刑人员劳动报酬制度和工伤、医 疗保障制度;对服刑人员进行了心理矫治、法律援助、社会帮教; 设立了服刑人员刑释就业辅…  相似文献   

14.
司法一线     
据王晓雪、范迭华报道:为做好扬中籍服刑人员的帮教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巩固改造质量,扬中市和镇江监狱近日共同组织12名扬中籍服刑人员回乡参观。 在帮教会上,镇江监狱教育科长介绍了67名扬中籍服刑人员的监内表现。2名服刑人员代表向家乡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改造情况,表达了踏实改造早获新生的决心。监狱政委叶南  相似文献   

15.
为社会监管罪犯和为社会改造罪犯是监狱的两项职能和产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对监狱工作的绩效一直没有办法进行科学的考核,这就意味着改造绩效的好坏不会影响监狱得到的实际利益,这使得“重生产、轻改造”在监狱系统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监狱体制改革后,如果不能实现对监狱绩效的科学考核,“轻改造”现象仍会继续存在。监狱的改造效果是有时效的,这和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的道理是一样的,罪犯释放后超过一定时限后,因为社会原因造成其重新犯罪,就不应当简单地归责于监狱的改造不力。  相似文献   

16.
真正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仅仅依靠监狱警察的力量是不够的,改造力量、改造手段、改造内容的社会化能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增强罪犯回归社会后的适应能力。 中国监狱将以开放的姿态,让社会团体和公众广泛参与监狱活动。逐步形成由高素质的监狱警察、社会兼职人员和帮教志愿者相结合的教育改造人员,从而提高罪犯教育改造的社会化程度,增强刑满释放的  相似文献   

17.
“首要标准”在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监狱工作在服务和谐社会中的职责及任务,对新时期监狱工作意义深远。就“首要标准”层面的监狱工作体制而言,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是基础,创新教育改造方法是动力,将服刑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是关键,完善接茬帮教的相关机制是保证。  相似文献   

18.
图片报道     
正9月2日下午,省女子监狱与宿州监狱在女监会见室联合举办了"牵手大墙,共话心声"亲情帮教活动。亲情帮教让服刑人员充分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以引导他们知恩、感恩,加快改造。不仅缓解了服刑人员的中秋思乡之情,更体现了监狱对服刑人员的人文关怀,提升了教育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监狱工作“首要标准”的提出,使得监狱把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作为中心工作,而监狱改造罪犯的过程类似于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原料”是在押的服刑罪犯,“产品”是刑释后的“新人”。“顾客”就是整个社会和政府。改造罪犯同样存在一个质量问题,其有效性、动态性、预防性、系统性十分符合监狱工作的需要。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时切入,必将把监狱的规范执法、狱政管理水平、教育改造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傅景华 《中国司法》2001,(11):26-27
亲情电话——沟通亲情 亲情电话是我国监狱设置的供服刑人员 使用的专用通讯工具,它从20世纪90年代 初出现于我国监狱内,已经队封闭走向开放, 形成了一条科学文明改造罪犯的新路子。 亲情电话是现代文明监狱克服封闲状态 中服刑人员情感障碍的有效措施。 为了社会的安全,古今中外的监狱,普遍 采用了封闭的监管模式。但心理学的“感觉剥 夺”实验征明.人失去感知觉信息不到24小 时,便会烦躁、恐慌,产生幻觉,注意力难以集 中,思维过程混乱。长时间置于与社会隔绝的 监狱环境中,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损伤更是无 法估量,极易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