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狄更斯说过:省下一便士,便是赚了一便士.前苏联的一位大姐不认识狄更斯,也不知道他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位大姐省了一辈子,远远不止一便士,当她由大姐变成大婶后,却发现她存在银行里一沓沓的钱成了一堆堆的废纸,不知道她当时是什么心情.我想,即使她那些钱没有贬值,也不过是做工考究的纸制品,对她的意义只在数字上,因为她只会省钱不会花钱.所以盖茨才会说,钱对他来说只是一串数字.  相似文献   

2.
她几次从病危中被抢救过来,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看着病床前忙碌的他,脸色憔悴,几近谢顶,才四十来岁的人啊,她的心不禁一阵阵抽痛。相识的时候,他们都已是大龄青年。她是因为生病,他则是因为遇不到心中所爱。初次见面,她便对他说出实情:我患有红斑狼疮,一种很难治愈的疑  相似文献   

3.
安慧 《广东民政》2009,(10):43-44
年初,我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位巾帼英雄—莎莎大姐,她从事民政工作近九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履行一名民政干部的神圣职责,默默无闻地书写着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莎莎大姐于1996年公务员招考参加广州市天河区政法委工作。出于对民政事业的热爱,她于2002年调入天河区民政局,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民间组织管理办公室主任。  相似文献   

4.
创造生活     
正我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同时还要创造生活。只有以积极的心态,不断创造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更丰富,更精彩。由此我想到,我们日复一日的写作,何尝不是在创造生活呢!秋凉时我回老家为母亲"送寒衣",返京时大姐给我带了两样东西,一样是黄豆,一样是芝麻。黄豆和芝麻都是大姐当年在自家田里种出来的,里面包含的是老家特有的地气。大姐戴上花镜挑选出来的黄豆,闪着金色的光亮,一粒饱似一粒。大姐把芝麻也收拾得很干净,没有一点儿尘土和杂质。我没有任何推让,就把盛黄豆和芝麻的两个小袋子装进了行李箱。大姐对我说,  相似文献   

5.
何标 《台声》2002,(1):9-9
海音大姐的去世,虽在意料之中,但当真的听到她离开人间,我却感到震惊、悲伤和沉重地失落。她在我心中一直有着十分美好的印象:人美,心美,文章更美。她的美丽几乎是公认的。我比她小8岁,看着她从少女到青年,再到婚后的少妇;分别40年后,再见面她已是祖母级的老人了。海音大姐在不同的时期都具有其特有的美丽和超凡的气质。而舒乙先生今年1月在台北看望重病中的她,她“依然是把自己收拾得非常漂亮,毫无衰退迹象”。所以,她一生都容颜亮丽,光采照人,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她的心很美。心地善良,重亲情、乡情和友情,很有…  相似文献   

6.
醉读海迪     
海迪大姐和我是好朋友。她是作家,我是编辑·她在济南,我在沈阳,我们有时会在网上通信,聊写作,聊绘画,聊音乐,却从不曾聊过喝酒。知道海迪大姐的第一次喝酒,还是看她的散文集《生命的追问》,其中有一篇《初一到十五》,海迪大姐在文中记载了自己少女时代的一次醉酒,也是人生的第一次醉酒。那是在鲁西的乡下尚楼村过年时,被一位叫“春青姑”的“长辈”拽去“干酒”,与众姐妹们“干”了一通下来,“从初一昏昏沉沉到初五”,酒的神秘和壮烈,酒的妙处和苦涩第一次被15岁的海迪  相似文献   

7.
亲情永恒     
中央电视台播出题为《两岸髓缘》的“对话”节目: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术的小姑娘庄妍与拯救她生命的恩人骨髓捐献者台湾青年黄煜儒、台湾慈济骨髓库的创建人李政道博士及浙江省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河教授等一一见面。一个血浓于水的真实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对我来说,观感或许比一般的观众要特殊得多,因为我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姐姐。大姐是医生,大姐夫和我一样,是一名清贫的警察。大姐的病是1999年7月发现的,这对全家不啻是个可怕的噩梦。从此,上海、北京、哈尔滨……求医之路是艰难而令人失望的。西药、中成药、民间的土方草…  相似文献   

8.
覃晓清 《政协天地》2008,(Z1):30-30
成为省政协委员是我多年的愿望,如今终于实现了,这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三年前,当我筹备福建广电集团少儿频道时,中央电视台青少部老主任就曾经跟我说,做少儿电视是很艰苦的,你得放下自己的面子,到处呼吁,给孩子们争取权益。你不要怕,你是为孩子们!我想我比她幸运,不用像她当年那样奔  相似文献   

9.
让座     
1955年7月的一天早晨七时,我从北京前门一座小客店出来,匆匆赶到开往中国人民大学的电车,车上人很多,我勉强挤上车,歪歪扭扭地站在车门口。昨晚为准备考试只睡了一个多小时。参军前只读了一年初中的我,进城后利用业余时间千辛万苦地补习了初中和高中课程,考取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向往。而今天的考试就是我能否实现宿愿的关键一搏。我默默地想着,假若有个座位休息一会养养神该多好。也许是我太疲惫了,脸色可能非常难看,以致令人怜悯,坐在门口座位上的一位大姐看了我一眼急促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不容分说地拉住我硬是把我摁在她坐的位子上,可能是…  相似文献   

10.
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大姐身边,向她深深地行三鞠躬告别礼。在党旗覆盖下,大姐安卧在鲜花丛中,她那慈祥的面容我是多么熟悉!回想从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期,我曾多次有机会见到邓大姐,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期间还亲聆她讲话,她那和蔼可亲的态度和亲切睿智的言谈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这次见到她的面是最后一次了,真令我无限悲痛! 我清楚记得,历年来在与疾病(虽然都  相似文献   

11.
小纽学车     
小纽和男友一起去学车,男友学得比她快多了。小纽很要强,一心想着要超过男友。可是她心越急,脚下却越是不听话,怎么办,眼看着男友越开越好,小纽却连倒车都还没学会。这个时候,同学的一个大姐给小纽开导了一下。小纽一听,学车技术迅速提高。大姐说,学车的时候,师傅喜欢说的话是某某人接受能力强,学得快。但是有些人看起来蛮聪明的,但是却学得很慢,尤其是女孩子。所以,女孩子要笨鸟先飞。首先,应该克服心理障碍,对自己有信心。既不要害怕开车,又不能过于  相似文献   

12.
<正>这个女人,个子不高、气场不小,社区大爷大妈叫她干闺女,同龄人称她为大姐,她评价自己:"女人性别、男人性格"。她,就是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亚琴。她被孤寡老人亲切地称为"闺女"、她被孤残儿童真诚地唤作"妈妈",她是家长里短的调解员、社区发展的引领者、居民心里的当家人。  相似文献   

13.
“我的梦是什么?我的梦就是很想有一天能用自己的钱去帮助他人。可是当今天发现为了救助别人,自己却陷入了泥潭,并且陷得是那么地深。当我筋疲力尽、很难继续再往前走时,才感到那么恐怖。难道我这一生就此完了?我还没走上自己最想走的路!我实在是不甘心哪!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继续拼搏,继续挣扎下去……”这是一位叫赵灵的女子,在2000年8月的某一天,在她的40余万字的自传中写下的一段文字。当时,她正处于一种非常危急的时刻——为了救助别人,自己却因此负债累累,甚至将要疲惫不堪地倒下……赵灵是谁?为什么时年33岁的她会在如此风华正茂的年纪,有着这么深的痛苦与矛盾?她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而6年的时间过去了,她又是在怎样的一种境况中继续着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在济南市槐荫区开展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年”活动走访中,76岁的朱兰英老人激动地说:“她就像亲闺女一样帮着俺。”盲人韩义珍感激地说:“她像大姐似地帮着我。”她,就是济南市槐荫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纬十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吴连荣。在近十年的居委会工作中,吴主任扎根社区,心系居民,履职尽责,有关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在社区居民中传诵着。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2,(6):39-39
她是一位率先垂范、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的优秀女领导;更是一位关心关爱女员工、维护女员工权益的"贴心大姐"。多年来,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严谨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带领女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半边天"作用,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叫陈红,现任中国电信广西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广西区电信工会二届女职工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一直叫她高太太,叫了很多年了。直到最近我见到她时才忽然想起来问她姓什么,叫什么。当时她也愣住了,老熟人怎么还问姓氏?想了想,才一拍脑瓜子说:“我叫李奉英呀,怎么忘了告诉你呢!李奉英从台湾是第几十次来安徽省马鞍山,我已记不清了,只觉得她来来回回像走大路,像我们节假日逛个商场、进个影院那样简单、随便。我们台办的小李子曾替她算了一笔帐,说她和老公一年回来三四趟,光路费就得三四万,她能吃得住吗?驾驶员小胡说,台湾人有钱,三两万的不算什么。刘幼卿主任则摇摇头,说哪里的话,台湾人也不是人人都有钱,我们接…  相似文献   

17.
代表之最     
年龄最大的代表八大特邀代表、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罗琼今年已经是87岁高龄了。因身体不好,医生不同意她参加大会,但罗琼大姐执意前往,“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妇代会了”。说起她一生从事的妇女工作,罗琼大姐感慨万千,她衷心祝愿大会为妇女的发展与...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4):64-64
支票兑现 作为一名打字员,我经常帮作家录入书稿,他们则以支票的方式给我报酬,每次拿到支票,我都会把书名写在上面,以免混淆。一次,我拿着支票去银行兑现。女出纳看过支票后,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这时我才意识到,那本书的名字是《要钱,还是要命》。樵夫想变富樵夫突然富了,有个人去问他经验,樵夫说:"那天我经过一个湖,  相似文献   

19.
康大姐至今仍穿补丁衣不止一个冬天,不止一个场合,人们经常看见康克清大姐穿着一件褪色的蓝棉大衣。那大衣显出大姐特有的风格。德高望重的康大姐到今年已经入党整整60年了。作为全国妇联名誉主席,我国著名妇女运动领袖,大姐念念不忘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她常列周围的工作人员说,咱们是做群众工作的,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大姐日常粗茶淡饭,对饮食从不挑剔。工作人员总想让她多吃点,吃好一点,她却常嘱咐:“我吃不了多少,可别做多了,剩下就浪费了。”大姐的衣着非常朴素,常年穿用的布衬衣  相似文献   

20.
韩石山 《前进》2014,(5):63-63
题名中的老师,是不得已而为之,实际上,我最愿意称呼杏绵的,是大姐。大嫂也行,只是连带的将马烽老师的辈份也降低了。叫大姐的好处是,婆家归婆家,娘家归娘家,我愿意做她个娘家的弟弟,不愿意做她婆家的侄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