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006年10月15日至11月4日,中国公证协会组织公证员、公证管理人员培训团赴德国接受为期20天培训并进行实地考察活动。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德国司法制度和公证管理体制,学习德国公证制度和实务的有益经验及公证业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5日至11月6日,中国公证协会组织公证员、公证管理人员培训团赴德国接受为期21天学习培训及实地考察。本人有幸随团赴德培训,对德国公证制度有所了解,并比较我国公证现状也有所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德国公证制度考察感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7年9月9日至9月30日,中国公证协会秘书长江晓亮率来自东北、西部地区公证管理干部和公证员一行18人赴德国进行了培训考察。在德期间,培训考察团听取了德国公证同行就德国公证制度进行的专题讲座:先后拜访了德国公证人协会、法兰克福地区公证人协会、图林根州公证人协会、巴伐利亚州公证人联合会、巴伐利亚州司法部和高等法院(司法官)、  相似文献   

4.
陈平 《中国司法》2009,(3):100-101
2008年底,笔者在德国培训学习期间,先后考察了法兰克福地方法院、法兰克福公证员联合会、维尔兹堡公证员研究所、波鸿市公证软件研究所、巴伐利亚州司法部和公证员联合会、慕尼黑地籍局、巴登一弗腾堡州公证员联合会,从而对德国公证制度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段伟  李全息 《中国公证》2013,(10):21-25
公证民事法律责任制度是公证制度价值得以发挥的重要法律机制。研究公证民事法律责任制度必须要认真理清其机理.使公证不仅仅是前置的法律审查手续,也使其能真正发挥后续的救济作用。办理完公证手续并非公证活动的结束而仅仅是其开始,公证民事法律责任制度就是这样的后续公证活动。本文拟对公证民事法律责任的性质、作用、特征、构成要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赵林 《中国司法》2002,(8):49-50
去年底,我随司法部赴德国公证培训考察团在德国进行了为期20天的公证培训和考察。我们听取了来自德国公证界、商界、学者的授课。内容主要有:德国的公证制度,德国公证人任务、职业职能、作用及历史沿革和发展。德国市场经济下合同形式和合同内容自由度界限、德国的税法、税制等等。  相似文献   

7.
侯瑞 《中国公证》2012,(2):29-31
公证的公信力是指社会对公证制度的信任度.主要表现为对公证活动以及公证活动的成果一公证文书的评价、认可和接受程度,它是公证制度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从总体上看.在我国公证行业的公平、正义的形象日渐深入人心.成为了促进和保障社会诚信的重要力量;但也应该看到.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的公证制度经历了初创、发展、停顿和恢复建设、快速发展的历程。逐步建立了以公证法和公证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的职业法学学科。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公证法制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在公证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公证员权利救济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公证实践中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市公证协会会长李梅同志率团赴欧洲考察公证制度。考察团先后到达德国和意大利,考察了德国莱茵公证人协会和意大利罗马法律协会,分别听取了Bischoff博士和Avv.Fioravante Carletti博士关于德国和意大利公证制度和实务的介绍,并走访了部分公证人事务所。此次考察,虽然时间短暂、行程紧凑,但大家普遍感到收获颇丰,并对目前深圳公证的现状和今后的改革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公证制度的建立问题 和德国相比,影响我国公证制度建立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王京 《中国公证》2010,(10):23-28
2010年6月28日至7月15日,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常密菊率来自京津、内蒙、黑龙江、新疆、山陕、川贵、鄂豫的公证管理机关、公证协会、公证处的21名代表赴德国进行公证培训和考察。代表团先后在法兰克福、科隆、柏林、莱比锡、慕尼黑等城市接受培训,走访了当地的公证人协会、公证人联合会、州公证收费保险协会、公证法研究所、地方登记法院、州高等法院、德国洪堡大学、律师公证人事务所等机构。通过培训、考察,团员们对德国公证制度以州为本位的多元化特质有了初步认识;对德国公证在国家信息登记体系、诚信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公证咨询和告知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真实保障和德国公证人的职业教育与选拔高素质人才机制等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
金红 《中国公证》2008,(8):23-25
公证档案是公证机构依法进行公证活动和当事人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真实、完整的记录.是法律效力存在的重要基石.是公证制度建设和社会制度建设的宝贵资料.深圳经济特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公证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公证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新的公证项目不断涌现.公证业务和档案数量迅猛增长.公证档案的管理问题日益重要.本文就新时期深圳经济特区公证档案管理谈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证》2011,(6):20-23
2011年3月10日,北京市公证协会组织培训团赴法国巴黎进行了为期20天的公证培训。期间,培训团考察了法国司法部、高等法院、国家信托局、国家档案馆等11家与公证制度相关的机构,重点考察并学习了法国公证行业在公证执业理念、公证职能作用、业务监管体系、行业组织结构、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本刊摘取了该团在法期间相关的学习交流内容,以期广大读者对法国公证制度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1月5日至11月24日,以司法部律师公证司副司长邓甲明同志为团长的中国公证人员培训团一行23人、赴德国进行了为期20日的培训。这是由中国公证员协会申请、司法部批准、国家外国专家局立项并给予资助的一次专业活动。培训团由司法部、中国公证员协会以及各省(市、区)的公证管理人员和公证员组成。培训团在德国的全部活动,由外专局委托的汉堡中国培训中心负责组织。  相似文献   

15.
公证回避制度.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有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形时.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制度。公证回避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维护公证机构的尊严信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维护公证员的中立性以实现法律正义.同时也有利于个案的解决以及公证公信力的树立。虽然我国法律对公证回避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公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引言] 关于中国古代公证,理论界有三种观点:一、不承认中国古代有公证活动,认为“我国的公证制度是新兴的法律制度”.二、借口办理“红契”业务机构的行政性,而否认其国家公证性质.三、认……  相似文献   

17.
公证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它通过发挥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等方面作用,有效地规范民商事活动,预防矛盾纠纷发生,促进经济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公证的独特职能优势,决定了它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能够大有作为,应该成为预防矛盾纠纷的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18.
张霞  陈勇 《中国公证》2006,(12):42-43
司法部召开全国公证岗位培训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后,安徽省司法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习培训,认真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全省公证岗位培训活动,做到了政治理论知识培训与法律业务知识培训相结合,知识培训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培训要求与岗位职责相结合,岗位培训与具体工作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公证质量建设是公证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最关键的支柱,是公证职能作用和公证社会价值的载体。公证的职能作用是预防纠纷、减少和保障诉讼,这一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法律的支撑,更需要公证活动本身具有严谨的办证程序和良好的监管体系。我们常说公信力是公证制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公证质量就是公信力得以维系和提高的最为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开展2006年全国公证岗位训练活动实施方案》,北京市司法局联系实际,制定方案,及时组织公管处和公证协会人员集中学习,扎实推进公证岗位训练活动。在实施阶段,组织全市公证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开展了公证知识竞赛,充分激发了公证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公证岗位培训活动的深入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