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点。毛泽东同志从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概括,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59页)可见,所谓实事求是的根本内容,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从事物自身寻求  相似文献   

2.
李国昌 《唯实》2000,(9):36-38
1942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首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实事求是”这一词语,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吴传毅 《新湘评论》2023,(20):29-30
<正>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是这一传统的创立者。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调查研究。关于调查研究,毛泽东有许多经典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毛泽东还多次指出:“我的经验历来如此,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看见周恩来停住了脚步,上下打量他,问:‘是不是嫌我穿得太洋气?’ 毛泽东对警卫员说:‘这次我们去重庆,可能被扣押,坐大牢,甚至杀头……’ 毛泽东出席完蒋介石的晚宴后,正在翻阅报纸。突然,蒋介石的卫士进来说:‘你们三人出去,把毛先生留在这里’ 毛泽东对美国包瑞德说:‘捆住手脚的官不好做,我们不做。要做,就得放开手放开脚,自由自在地做,……’  相似文献   

5.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其中谈到了学习历史的问题。他说:“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今,等于牛马穿了衣裳一样。什么叫‘古’?‘古’就是‘历史’,过去的都叫‘古’……‘今’就是现在。我们单通现在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6.
契尔沃年科走后,毛泽东要去厕所,他从床上下来连鞋也没穿,就向东北角的卫生间奔去。 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说:‘昨天把你们吓得屁滚尿流吧?’ 毛泽东向车内在座的人们说:‘你们也不可怜可怜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在我国传播以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  相似文献   

8.
<正>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在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使用过的"实事求是"古语作了新的界定和阐释,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就须不凭主观想象和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指导下,从客观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同年底,他为中央党校确定的校训就是"实事求是"。这实际上  相似文献   

9.
《学习导报》2011,(14):10-10
据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说,这个“新”字,是毛泽东同志加上去的:“那是1950年,有一天毛泽东的女儿在院子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听到了,立即给她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相似文献   

10.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说:“当前,在我们的干部中,存在着学习理论不够的问题,也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问题,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还解决得不那么好。”而党校主要是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员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学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对党校来说尤其重要。党校必须充分发挥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这一特有的优势。那么.党校教学怎样理论联系实际呢?我们认为,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关键是要克服片面性,坚持两面观。 第一,我们对理论联系实际本身必须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五十多年前,毛泽东曾要求我们的同志:“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  相似文献   

12.
1942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首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实事求是”这一词语,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概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①今天,“实事求是”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日益成为不证自明的范畴。笔者经过反思,发现实事求是本身恰恰是需要证明的。问题就是实事求是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有畏有无畏     
季羡林先生在谈人生的系列随笔中,有一篇短文叫《有为有不为》。文章开宗明义:“‘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紧接着指出:“在这里,关键是‘应该’二字。”  相似文献   

14.
艰苦奋斗与“周期率”抗战时期,黄炎培去延安,与毛泽东谈及中国漫长历史的发展演变,他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初兴后亡的“周期率’。……希望找出一条...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班固的《汉书》,它的本义是指研究学问要以事实做根据,要依据事实做出真实的结论。毛泽东借用这个词语简明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党的思想路线。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找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件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是达到主观客观相统一的根本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实事求是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一生对调查研究极其重视,认为“调查研究极为重要”,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如:“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凡是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要有正确的措施,就要做调查研究工作”“没有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在周恩来等陪同下,亲赴重庆与蒋进行和平谈判。一天,陪都文艺界名流邀请毛泽东去作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从容回答:“国共两党的矛盾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讲到这里,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烟,接着慢条斯理地说:“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颗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说完,他发出一阵豪爽的笑。“那毛字又作……”不等那人问完,毛泽东便风趣地说:“我的‘毛’字可不是…  相似文献   

18.
正《党史博览》在2014年第2期的《"文革"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文第一节的小标题中说"1967年5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这在‘文革’高潮中是不可思议的主张"。这个小标题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可思议?作者在这里加了一个条件——"‘文革’高潮中"。为什么在"文革"高潮中提出"刘邓可以分开"就是不可思议的呢?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让人难以理解。我们撇开这个问题,直奔主题——毛泽东是不是1967年5月才首次提出"刘邓可以分开"?笔者认为不是,绝对不是——不要光看有没有"刘邓可以分开"这几个字。  相似文献   

19.
正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在敌人的"围剿"和反"围剿"中艰难行进的,有时候为了摆脱困境,连吃饭的铁锅都要丢掉,更不要说带书了。为了每天有书看,毛泽东只能东借西借。有一天,红军队伍经过一个村庄,毛泽东命令队伍在村外扎好营地,然后派警卫员去村里借书。毛泽东对身边的警卫员说:"小王,你去村里看看有没有读书人,想办法帮我弄‘水浒’和‘三国’来。"警卫员找到一个私塾先生,私塾先生听说红军首长需要"水壶"和"三锅"用,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毛泽东在一封信中写道:‘自从六月十五日离开武林以后,在西方的一个山洞里住了十几天,消息不太灵通……’。‘西方的一个山洞’,指的就是韶山滴水洞。滴水洞是地名,实际并无洞。滴水洞内寓所,建于一九六一年。毛泽东一九六六年六月十八日至二十八日在此居住过,其他领导同志也来这里居住或参观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