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13,(16):24-25
7月12日,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新闻频道播出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简称《正道沧桑》)最后一集。至此,从5月6日起播出的总长750分钟的50集电视片全部播完。该片创造了两个纪录:一是出手快、制作精、反响大、影响好,是一部以影视形式展现社会主义历史的简明教科书;二是报纸、电视、网站互动,是一部以全媒体形态展示理论大众化的电视专题片。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前线》2013,(6):81-82
“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伴随着那充满激情、响遏行云的歌声,我们沉浸在5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3.
《北京支部生活》2013,(7):32-32
通州区法院:我院将观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作为开展“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要求全院干警积极收看,并撰写心得体会。党员群众在收看后的交流探讨中纷纷表示,《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一片深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有助于增强我们广大党员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4.
于永军 《前线》2013,(6):82-83
50集电视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强盛之路,人民幸福之路”为鲜明主题,以回眸历史、洞察真谛的大视野,以开辟未来、拥抱未来的大信心,系列综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再现了在社会主义500年的追梦过程中产生的若干脍炙人口的故事,浓墨重彩地讴歌众多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昭示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高精尖的东西大众化了,人民大众才能接受,才能用得上。电脑虽然很复杂,或它的功能集中在鼠标上,谁都可以学会.这样就大众化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于丹讲《论语》,曲黎敏讲《皇帝内经》,虽然内容本身比较深奥,但她们讲得通俗,谁都爱听,也就大众化了。  相似文献   

6.
陈勇军 《党史文苑》2012,(10):51-52
延安《解放日报》得以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是:坚持"全党办报"的组织方法、"上天入地一线穿"的工作方法、"五新"的文风、"情理交融"的语言。这些经验对当前的党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160年前,《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部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著作公开发表。《宣言》进入中国,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程。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重温《宣言》的基本精神,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永放光芒,并使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转换成亿万中国人民的政治信仰和理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事关重大,《共产党宣言》文本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原则精髓。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泉;通俗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归宿。重温《共产党宣言》文本,建构“五位一体”的逻辑理路,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海飞 《唯实》2010,(6):25-29
《毛主席语录》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语录》本身包含了许多为实践检验了的正确的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毛主席语录》的编发有学习异化、教条化、庸俗化的消极作用,但也有武装全党、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因而无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考察《毛主席语录》的编发对于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很强的实践性、群众性和科学性。某种意义土说,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族思想的解放,时代潮流的追赶,社会的与时俱进和人民的观念更新。党的十七大将构建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义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这个思想特别需要广大干部和群众理解、掌握和实行。党的理论创新前进一步,理论武装也应该跟进一步。但是实际情况是,党的理论创新普及得很不够,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得很不够。原因有很多方面,重要的一条是我们这理论武装的方法过于陈旧。当前的干部和群众不是不需要理论,而是希望更简明更便捷更通俗地了解理论。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21):4-5
推进理论大众化,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新形势下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紧迫要求。当前,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充分发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统一思想、推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课题的研究领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兆雪教授主编的《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新视野》一书的出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月5月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成果。该书从创新马克思理论教学的新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论、模式和方法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等问题作了深入系统的可贵探索,突破了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只重视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忽视其创新思维培养功能的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见解,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 中共16大召开前夕 ,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江泽民总书记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献摘编 ,系统向人们介绍1989年6月至2002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件 ,它不仅给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阎真先生的小说《沧浪之水》已再版18次了,我这些年已不大爱读小说,拿到它却一口气读了个通遍。我不仅被小说流畅的语言所感染,而且被小说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相似文献   

15.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应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新"国学".只有这样的新"国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国广大群众的心中,才能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6.
张国 《实事求是》2013,(1):20-23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不难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与深刻批判、他们对人民群众利益的表达与捍卫、他们的社会担当意识、对自身理论完善的孜孜追求以及翻译出版等多方面的因素才促使这部光辉著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进而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无疑,这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共创建时期的《新青年》,经历过一个思想转变的历程,这一历程在其书报广告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通过统计、分析这一时期内的《新青年》书报广告,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新青年》书报广告的演变表明了其作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阵地对广告的选择标准;真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难历程;展现了当时国人的思想演变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和新载体。  相似文献   

18.
《大众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之作,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成功范例,成为革命进步人士的指路明灯,有力地批判和反击了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和文化专制。《大众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和历史的必然,是各种社会思潮相互角逐的结果,是中国革命实际的需要。《大众哲学》产生深远影响,和它的广泛传播是分不开的。正是通过书籍报刊、民间社团及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的人际和群众间的宣传推广等多种传播途径,《大众哲学》才普遍走进人民大众的视野之中,为群众所接受。《大众哲学》的成功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读物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突出实践特色;同时,也必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采用通俗浅显的语言、生动鲜明的事例和独具匠心的结构体例安排写作,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读了吴官正同志《民贵泰山》一书,深感这是作者继《汉水横冲》和《正道直行》之后,又一本凝结着改革发展稳定理论与实践丰硕成果的著作。3部著作发行后,笔者在第一时间拜读。书中那一句句饱含哲理、充满真情的话语,一项项雷厉风行、富有胆略的决策,一幕幕夙兴夜寐、忘身为民的场景,时时浮现于脑海,  相似文献   

20.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才能推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理论创新成果,《实践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等方面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