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答询     
何谓“流动党员活动证”? 为什么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采用“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证”的适用范围有哪些?“流动党员活动证”如何发放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对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及时进行提醒,砀山县对不履行义务的党员实行“三卡”告诫制度。“党员履行义务提示卡”:对外出流动没有向党组织报告,没有办理“流动党员管理卡”的党员,向其发出“党员履行义务提示卡”,提示党员办理“流动党员管理卡”,与党组织取  相似文献   

3.
张建华 《共产党人》2009,(19):30-30
2009年,兴庆区在流动党员管理中实行“流动”堡垒工作,把流出流入党员的教育寓于平时的管理服务之中,广泛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活动,突出“流动党员就地管、当地党组织协助管”的“双向管理”新模式,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散、流而不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合江县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实施“引风还巢”工程,有效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 强化联系引导,增强创业意识。建立流动党员“一对一”跟踪联系制,镇、村两级党员于部每季度至少与外出流动党员进行一次“一对一”联系。在贵阳、厦门、慈溪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员支部,采取公选的方式选拔创业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通过实施流动党员“暖心管理”,建立“连暖心线、建暖心家、办暖心事”工作机制,把流动党员有效管理起来、组织起来,让他们发挥作用。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建立全旗流动党员信息库,每半年更新一次,精准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土默特右旗成立流动党员党工委,设在旗委组织部,负责全旗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工作和流动党员教育服务的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0,(5):23-24
灵武市为流动党员“建家”,让他们“想家、回家、当家” 近年来,灵武市把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作为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积极建立“管住、管好、管活”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了城乡互动、资源共享、齐抓共管、协调发展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7.
党建动态     
凤冈县: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管理流动党员凤冈县委组织部建成远程教育辅助网站——“凤冈党建网”以来,专门开设“流动党员”专栏,为凤冈县远程管理流动党员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载体。一是搭建学习平台。凤冈县远教办2006年7月对原有的“凤冈党建网”进行了升级改版,开辟了以“党员网上论坛”、“心得交流园地”、“异地党员网上组织生活”等栏目为主体的“网上党校”,为流动党员学习培训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申如龙 《党课》2008,(9):46-48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从健全流动党员党组织入手,不断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流动党员活动载体,通过“四个确保”,较好地发挥了流动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一是建立网络化组织模式。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大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6个,为流动党员在异地安“家”;在外出务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比较分散暂不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其他省市,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  相似文献   

10.
郭忠 《党课》2008,(9):48-51
近年来,拥有4100多名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湖北省裹樊市裹阳区,针对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不好管”、流入地党组织“管不着”、党员作用发挥差的状况,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两建三推双管”新模式,既为流动党员安了新“家”,又让他们在新“家”里“动”了起来,极大激发了流动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如。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肃南县在牧区开展了“双流动”活动,即指“牧区流动党校”和“党员流动活动室”这两项活动。“牧区流动党校”以区党校为主体,乡流动教学点为网络,以区、乡党委成员为教学骨干,根据牧区居住分散,集中困难,党员生产流动性大的实际,采取流动教育和流动活动的方法。“党员流动活动室”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办法,在居住相对集中的冬春季节,以村党支部固定党员活动室为阵地,开展活动。在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的夏秋季节,以“党员流动活动室”为阵地,党员持卡、册以片定点,在  相似文献   

12.
东丽区突破五个难点,着力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一是理清管理思路“亮”党员身份。党支部实行动态登记和定期登记相结合的方式,将流动党员详细情况登记人册,通过“三查三访”,努力与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做到党员流向清、工作状况清、思想状况清,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完善组织网络“建”党员家庭。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条件较成熟的地方采取单建、联建、挂靠等方式建立流动党组织.  相似文献   

13.
昭阳区针对农村流动党员分布特点,积极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和完善了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坚持“八个不”,切实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一是摸清流动党员情况不  相似文献   

14.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进城务工人员中党的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党的十七大对切实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富顺县着力“三个创新”,破解流动党员家难安、人难管、作用难发挥“三大难题”,探索建立起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肃南县针对牧区特点,积极探索,开展了“双流动”党员教育活动。“双流动”就是从牧区居住分散,难以集中,牧民党员流动性大的实际出发,各区设立流动党校,各村设立党员流动活动室,形成以区流动党校为主体,村流动活动室为网络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和活动机制。区流动党校轮流在各牧业点讲授党课,村流动活动室采取“大集中,小分散”  相似文献   

16.
党建动态     
青岛开发区开展流动党员“六个一”活动开通一部党员专线电话,构筑一方党员教育网络平台,开辟一处党员网上交流社区,建立一个流动党员信息管理数据库,设立一个“党员之家”活动园地,发放一封党员明白书,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搭建起了平台。(殷连刚·0532-86891776)诸城帮扶工  相似文献   

17.
毛建新 《党课》2009,(1):66-67
江两省吉水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经常性教育模式,在利用移动短信平台开通“红色短信”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流动党员“空中党教课堂”,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组织起来难、学得进去难、做出效果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特别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襄汾县针对流动党员呈现出的特点及趋势,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思路,进行了破题性的有益探索。加强制度规范,落实管理责任。县委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按照县、乡、村和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三级两地”齐抓共管的原则,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根据党员居住地、从事职业等变动情况,全县统一建立了流动党员登记表、流动党员花名册、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思想和工作汇报卡。按照流动范围、流动时间、从业或居住地点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党员队伍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流动党员存在着“登记确认难、活动开展难、发挥作用难”三难问题。朝阳区高碑店乡高井村党总支转变思路、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用“三招”办法,力争破解流动党员管理的“三难”问题,让辖区流动党员找到了“家”,为流动党员发挥先进性作用搭建了舞台。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加剧,绝大多数社区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成为流动党员,他们既未履行党员义务,也未享受党员权利。伴随着这些问题的衍生,毋庸讳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已显得捉襟见肘。“书信教育”、“电话教育”、“邮包教育”、“网络教育”、“异地建立临时党支部”、“流动党员活动证”以及“党员身份证”等手段应运而生。但是,这些做法局限性太大,一是主要依赖流出地,与流入地无法形成工作合力,鞭长莫及,难以及时、全面了解和评价党员活动情况;二是这些手段可在点上开花,难以面上结果,相对比较“短打”,缺乏长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