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7年《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对于单位犯罪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刑法理论界存在着诸多争议,尤其是关于单位共同犯罪问题,理论界争议颇大。本文仅就单位共同犯罪的形态与认定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单位共同犯罪存在单位与单位共同犯罪、单位与其成员之外的自然人共同犯罪两种形态;单位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其独特之处,在认定单位共同犯罪时应当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单位体制下的单位本位现象,主要指由单位体制的总体性和单位组织的封闭性、保障综合性而衍生出的单位成员的价值和行为以单位利益为核心,违背制度规则,导致腐败寻租,对国家及单位外社会造成损害的现象。而所谓单位衰减则是指因单位争夺社会资源的能力逐渐压倒了自身扩充社会资源的能力,最终导致了单位制生命力的衰减。从历史上看,民主革命时期军事共产主义背景下的"小公"制度和传统家族本位观是单位本位现象发生的背景条件。而单位本位现象对单位纵向联系的破坏,对单位组织间横向联系的阻滞,以及对单位领导和单位人的腐蚀,都直接影响到单位自身扩充社会资源的能力,从而导致单位制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减。理清单位本位现象与单位衰减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加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防范单位腐败犯罪,实现组织体制改革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3.
论单位犯罪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单位犯罪既处罚单位本身同时又处罚单位内部的有关自然人。在单位犯罪中,单位内部的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是实现刑罚目的、预防单位犯罪的需要,这一需要是单位内部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单位内部自然人作为单位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单位犯罪行为所具有的自然人属性,分别为单位内部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提供了法律上和伦理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单位累犯     
新刑法虽然规定了单位犯罪及其处罚的一般原则 ,但并没有设置单位累犯制度 ,文章认为有必要创设单位累犯制度 ,并就单位累犯的三个构成条件及单位累犯制度的一些特殊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肇始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制度形塑了传统的"单位社会",在单位制度变革的过程中,单位人通过社会交往创造了基于正式制度之上的"社会空间"——单位"社会"。在"人情"与"面子"的交织中,单位"社会"呈现出了"制度"与"关系"相互作用下的权力"私"化运作逻辑。单位"社会"的关系有着并联的私密性与串联的单向性的运作特征。进一步反思单位"社会"的运作机制,有助于重新认识单位体制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转型空间。  相似文献   

6.
论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刑法人格与单位刑事责任能力的关系,其实质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单位的刑事责任能力是单位犯罪能力和刑罚适应能力的有机统一。单位具有独立的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表明单位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单位应当具有一定的经费和财产,即为单位刑罚适应能力的保证。筹建中单位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终结后的单位,其刑事责任能力不复存在。对于变更后的单位,如果其在变更前实施了单位犯罪,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但罚金刑的执行范围以变更后的单位所承受变更前单位财产为限。对于单位内设机构,如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行为能力,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单位分支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财产,可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单位犯罪专题调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江西省单位犯罪的现状和特点,阐明了单位犯罪的诱发因素及其活动规律。提出运用法律等手段,有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预防单位犯罪。  相似文献   

8.
我国1997年颁布实施的新刑法首次在总则中专设两条对单位犯罪的定罪和处罚作了概括性规定,在分则条款中又作了一系列具体规定。由于刑法理论学界尚对单位犯罪存有很多争论,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远未形成共识,加之新刑法对单位犯罪的概念规定过于原则,甚至回避了矛盾,使得单位犯罪的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相脱节,也使得立法规定的实际可操作性大大降底,不利于指导司法实践,由此引发了关于单位犯罪的激烈争论。本文试图围绕单位犯罪的最基本问题作一探讨。 一 从理论上讲,单位犯罪是自然人犯罪的对称。自然人犯罪,是指以自然人为主体的犯罪,单位犯罪,是指以单位为主体的犯罪,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从刑法第13  相似文献   

9.
现行刑法在立法上确立了单位与自然人同为我国刑事法律主体的二元机制。但基于传统刑事理论对单位犯罪的否定 ,导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单位犯罪辩护权规定的相应阙如。程序立法的失缺 ,必阻碍实体法的实施。鉴于此 ,本文对单位犯罪辩护权理论作了些尝试性探讨 ,并对单位犯罪辩护权的保障提出了建言。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刑法在立法上确实了单位与自然人同为我国刑事法律主体的二元机制。但基于传统刑事理论对单位犯罪的否定,导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单位犯罪辩护权规定的相应阙如。程序立法的失缺,必阻碍实体法的实施。鉴于此,本文对单位犯罪辩护权理论作了些尝试性探讨,并对单位犯罪辩护权的保障提出了建言。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逐步确立的过程中 ,单位犯罪行为激增 ,其中也包括单位过失犯罪行为 ,这决定了单位过失犯罪的客观可能性和刑法价值性。单位意志深层次的因素是违法性意识 ,违法性意识说应作为肯定论的理论基础。以单位过失犯罪的主体特征、主观特征、行为特征来界定单位过失犯罪范围 ,一定范围内的单位过失行为应予犯罪化。单位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由单罚制过渡到双罚制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随着理论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肯定单位在犯罪后也可以成立单位自首,我国刑法对犯罪单位的处罚只是笼统的规定了可以判处罚金,导致在对成立自首的单位判处刑罚时没有明确的标准对单位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也无法适用。要使单位自首的适用与刑法相协调,应增设限额罚金制,对犯罪单位增加资格刑等。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就业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84年到2010年,城镇单位以外的其他就业人员占城镇就业的比重从3%增加到62%;在城镇各类单位就业人员中,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港澳台商投资单位、外商投资单位、私营企业、个  相似文献   

14.
单位犯罪主体的出现,使以自然人为中心的刑法理论开始了分化和嬗变。从单位自首的逻辑起点、单位自首制度的功利动因、单位自首法律的依据等角度探讨单位自首客观存在的根由,对单位自首成立之要件中的投案主体二元性及投案意志二元性及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等问题进行分析,单位犯罪自首与自然人犯罪自首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在今后的刑法修改时应对单位自首作出单独规定为宜。  相似文献   

15.
新刑法确立了单位犯罪的主体地位,对于单位犯罪理论中的自首认定和处罚问题并没有具体涉及,单位犯罪后自首认定理论界尚存分歧,这就给司法实践的具体操作带来困难,需要对单位犯罪中的自首情形进行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明确单位犯罪自首与单位自首的理论区别,探讨单位自首后的处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单位累犯之否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明确规定了单位可以作为犯罪主体,那么单位是否可以成立累犯呢?学界对此讨论颇多,多数意见都认为应该设立单位累犯,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但是,实然的法律规定和应然的理论分析表明,设立单位累犯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形势与现实需求出发,分析了基层航标单位公共服务现状以及国外航标单位公共服务经验,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基层航标单位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适应了当前打击单位犯罪的实际需要。然而,纵观新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尚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新刑法中的单位累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位累犯是刑法理论上特别是刑事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新刑法公布施行后 ,刑法界对于单位能否构成累犯认识不一。本文依据我国宪法与新刑法的有关规定 ,论述了单位累犯存在的法律根据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单位累犯认定与处罚原则的刑法适用。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自首制度仅运用于自然人犯罪 ,随着我国单位犯罪制度的确立 ,自首制度适用于单位犯罪也有了现实的迫切性。鉴于我国目前单位犯罪发案率较高的情况 ,建立单位自首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