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曾随蒋介石“出生入死”的一名南桥机工,82岁的李大林,回首话当年,透露蒋介石一次到缅甸视察军情时,差点遭日机炸死的“秘闻。李老伯说:“那次,蒋介石一到缅甸的第二天,日本军便似乎得到了情报,迅速调派轰炸机空袭,几乎夷平了整条街,可是,落在蒋介石投宿的那栋洋房附近的一颗炸弹,竟然没有爆炸。因此,蒋介石和我都侥幸保住了性命。”李老伯说,因为他是南侨机工队精英组的一名成员,那次才奉派当蒋介石的修车员,随侍在蒋介石身旁,一起在战区出生入死。“不过,经此轰炸惊魂后,蒋介石连忙改乘火车回返云南昆明。从此,我再也…  相似文献   

2.
被蒋介石任命为“西北剿总”副司令的张学良暨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于1935年12月12日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为了进一步顾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之民族大义,进而向世人说明兵谏蒋公,既非“叛国”,亦非“赤化”,断然决定陪同蒋介石乘飞机途经洛阳返回南京。  相似文献   

3.
1939年末,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蒋介石振胡宗南部包围了延安。国民党绥德警备区的反共专家、“摩擦专员”何绍南也趁机暗中大搞反共反人民的活动,在各县组织了暗杀队、石头队、棒子队,对我边区和驻军搞暗杀和破坏活动。这是一些暗藏的直接从事破坏活动的敌人,非常凶狠残暴。  相似文献   

4.
1931年11月,在国民党“四大”召开前夕,国民党内的实力派胡汉民、汪精卫联合逼迫蒋介石下野,重组新政府。迫于压力,蒋介石以退为进,宣布下野。蒋介石下野后,谁来取代蒋介石出任国民政府主席一职,就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立法院院长林森成为各派都可以接受的人选。1931年12月28日,林森正式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被释放回到南京,立即背信弃义,对张学良将军则以“劫持统帅”罪名,公开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交由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负责看管……被囚禁在蒋介石家乡奉化县的雪窦寺。(沈醉:《军统内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将军即被幽禁,首先来到蒋...  相似文献   

6.
旧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帮会青帮(亦称安清帮)的大头目,在中国,他的势力之大、触角之广、名声之高,竟连蒋介石也要让他三分。蒋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中夺取政权,如果没有杜月笙及流氓帮会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杜月笙在那次事变中起了异常关键的作用,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都是他的“杰作”。这一“杰作”致使上海总工会80万会员群龙无首,数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蒋介石杀害。杜月笙的“杰作”极多,但也不是完全漆黑一团。他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不少有益的慈善事业。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日本之间围绕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矛盾,从日本角度看是因为日本政界存在“亲台派”.日本“亲台派”源于反共意识形态和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感恩”情结,伴随着日本对自身的安全战略考量而不断强调重视“台湾的安全”,而不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存在.其间,台湾的民进党实力壮大之后,日本“亲台派”逐渐蜕化为支持“台独”的政治势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其家族传承、所属政治派阀以及自身政治理念来说,都属于“亲台派”.日本“亲台派”的主政意味着右翼势力会寻机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扩大踩踏中日关系底线的活动,通过打“台湾牌”来牵制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8.
臭名昭著的亲日派汉奸汪精卫于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因长期患糖尿病和心脏病加之“枪伤”发作一命呜呼后,国民党第一号铁腕人物蒋介石指使在国府成立“哀典委员会”,可谓一副“悼念”之情。  相似文献   

9.
保持爱国心游离于蒋、日之间宋哲元到平津后,日本策划华北“自治”更加紧锣密鼓,欲迫宋就范。日军发表声明:“日军以武力驱逐国民党及蒋介石政权”,实行“华北五省自  相似文献   

10.
不可否认,作为“中国的希姆莱”(罗斯福语),戴笠和军统特务组织为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在十多年反共活动中干了不少罪恶勾当。戴笠到死都认为,反共是军统第一大业,尽管军统主要业务并不是反共,但他跟着蒋介石的调门,大喊:其它只是肌肤之患(包括日本侵华),只是共产党才是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11.
蒋老师     
高三刚开学时要换许多新老师。第一堂语文课,我们都很兴奋,铃声响了,进来的是一位男老师。我看着面熟,忽然想起来,中考时他监过我们的考场。班长喊起立,而后我们正想习惯地坐下,他突然说:“同学们好!”我们一怔,旋即还礼:“老师好!”声音参差不齐。“我姓蒋,”他自我介绍道,“草头蒋。”“蒋介石的蒋,”有的同学开始发挥想像力。“对,就是蒋介石的‘蒋’。”他没有一点愠色,亲切感就在那时产生,而后再也未消失过。他开始给我们分析高考形势,然后提出上语文课的要求,最后话题落在作文上。他要我们选出几名同学带领全班批改作文。我知道毫无悬…  相似文献   

12.
在溪口,与蒋介石有关的建筑物和陵园都保存得很好。 当地人说:“文革”时期周恩来曾下令保护这些建筑物和陵园。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延安学习、工作、生活了七年,听过毛泽东同志大小报告六、七次,印象最深的有两次。1939年底,我在延安马列学院学习。那时,国民党正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国民党蒋介石从抗战初期的“抗日第一,反共第二”,改变为“反共第一,抗日第二”,虎视眈眈企图进犯延安,日寇气焰也十分嚣张,中国向何处去是全国人民面临的关键问题。马列学院院长张闻天同志请毛主席去讲演。当时,中国青年西北联合会为活跃青年的思想,对中国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模拟国统区参议会进行辩论。以马列学院为反方,代表国民党顽固派,以抗日军政大学为正方代表中…  相似文献   

14.
1947年,旅美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先生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曾在南京见面。那时,司徒雷登正要同蒋介石订立中美条约。司徒雷登请美堂先生吃饭,并话以“半个中国人”的资格来欢迎“半个美国人”(美堂先生旅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事变”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通力合作,派人潜往骊山,于1936年12月12日凌晨抓住了蒋介石,这等于是抓住了政治主齿轮的把柄,命令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西安古城强行拐弯,让整个民族僵而复苏,起死回生。由此,张、杨二位将军也一下子成为世所公认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当年,实施扣蒋方案,具体抓蒋介石者是谁呢?事过60年后,社会上出现了好几个自称是亲自抓蒋者。杨虎城早就不在了,张学良远在美国,年事已高,中国的自称抓蒋者各执一词,言之凿凿,在舆论界狠狠地搅…  相似文献   

16.
1940年夏天,攻陷宜昌的日寇派飞机频频轰炸成都、重庆、万县。身在“陪都”重庆的蒋介石,为了巩固重庆外围阵地,防止日军入川,来到长江三峡峡口视察。  相似文献   

17.
那是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千上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倒在血泊中,武汉三镇也乌云密布。  相似文献   

18.
汉奸的下场     
汪伪政权覆灭之后,军统又开始“肃奸”行动,曾逃脱于军统杀手子弹的汉奸们,仍逃脱不了正义的审判。因为军统在抗战中对汉奸予以坚决清除,所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把肃奸和接收伪产交予军统局执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蒋介石与戴笠策反汉奸有重要内幕,不能外泄,只能交军统办理。  相似文献   

19.
受降没有先例,临时抱佛脚观看纪录片中国的对日受降,从“最高领袖”蒋介石到何应钦及军事幕僚们,都无一个成熟方案。除了听从美国的意见外,并无深谋远虑的通盘计划。  相似文献   

20.
1 得知莫筱禾没有嫁给林之双这个消息后,我的整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都被摧毁了.林之双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当时,他是和莫筱禾一起来我们高中代课的,我们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 林之双刚进我们班时全体女生"哇"的一声差点把天花板震掉——帅,不得不承认很帅.他明显地成了女生的偶像,男生的公敌.其实也不算是公敌,因为下课后各种八卦袭来"他怎么那么年轻?""他毕业了吗?""对了,他有女朋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