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中央决定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旨在紧紧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好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关键是要代表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在,农村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农民群众新的利益要求与我们的工作产生了新矛盾。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出现了乡镇、村社收取提留统筹、计划生育超生罚款等款项,因缴款人的辩解、拒绝合作,而采取抱电视、牵猪羊、挑粮抬物等方式强行扣压缴款人财物,以此作抵的“强行抵扣财物”现象,由此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的群众信访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化解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中的这一矛盾,维护农村稳定局面,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基层干部,对发动群众、组织生产的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农村已经家庭承包,分户经营了,再提组织群众生产就是无的放矢,“多操心”,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由于这个认识问题未解决,不少干部对此口头上很少说,行动上不大胆,致使一些地方的乡、村工作处于被动、等待状态,这种现象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延缓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农民致富步伐。因此,强调乡、  相似文献   

4.
村支书的政治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关系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成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今年以来,衡阳县针对农村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抽调3000名干部,在全县开展以“转变作风、转变方法、转变风气;帮助群众多办实事、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帮助群众安居乐业”为主题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几个月来,全县面貌为之一新:农民情绪初步理顺;越级上访现象明显减少;治安刑事案件明显下降;财政税收明显增长。他们的基本作法是:一、贴近群众,进村入户察民情。教育引导农民,必须首先贴近农民、了解农民、研究农民,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思想特点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因此,在“三变三帮”活动中,衡阳县委、政府把进村入户调…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土地市场化流转,目前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农民“不愿种田”、“不会种田”、“种不好田”等问题,农村耕作出现了“断层”现象。这种现象,若长此以往,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更谈不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央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对于巩固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建设成果和“三讲”教育成果,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可以说,开展这次学习教育活动,是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和解决农村热点难点问题的“金钥匙”,抓住了做好新阶段农村各项工作的“牛鼻子”。各级党委一定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紧扣全党工作大局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提高干部素质这个关键,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这次学习教育活动。要通过开展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要加大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8.
农村“两委”班子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可以说,农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结构凋整的成效和农民增收问题,关系到农村能否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家庭承包制已经在农村推行了十多年,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却始终没有找到适合新的农村体制特点的路子。致使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与深化改革,发展农村经济格格不入的问题。1.集体活动稀少。一是村级出现“会荒”。近几年来,“上面会海、下面会荒”的现象相当突出。有的村一年不开一次村民会,甚至连正常的党、团组织生活会都不开。能正常召集村民大会的村仅占极少数。有的村用演戏、放电影引人开会。90%左右的村用大喇叭向群众“灌会”,也不管群众听到  相似文献   

10.
党“十五大理论与实践”征文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当前在绝大多数农村,农民群众已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正向小康生活迈进。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贫困的同时,也出现了“精神贫困”,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理解,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认识不全面,看不到脱贫的希望;二是农民群众围于以单家独户为单位的小生产模式之中,科技素质低下,生产效率不高;三是贫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生活贫乏。农民群众这种精神上的“…  相似文献   

11.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人口众多,涉及面广,毛泽东同志生前曾说过:“农村稳,天下安”。当前在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干群关系失睦、紧张的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笔者最近在农村调查发现,农村干群关系不睦有以下特点: 一、双方抵触情绪增加。乡村基层干部直接接触群众,是带领群众致富,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基层政权的中坚力量。过去由于乡村干部关心群众疾苦,尊重群众意愿,深得群众信任和支持,工作中的一些失误也能被群众理解。现在由于改革过程中诸多关系没理顺,政策不配套,法律不健全,干部为完成任务常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如强种强购,服务不落实,减负政策不兑现等原因,导致农民对完交公粮、计划生产,各种提留税费等软磨硬抗。遇此情况,干部便上门“拔钉子”,以至积怨加深,抵触情绪增大。农民编了一段顺口溜,足可说明:“干部下乡转一转,农民白供几餐饭。对上欺瞒对下骗,好事实事不愿办。”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一些地方相继组织了诸如“民心队”、“鱼水工程队”等工作组或工作小分队,动员县、乡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将其视为新时期转变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宣传小分队得到了街道、社区和群众的肯定,圆满完成了区委赋予的任务,在成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前沿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小分队。  相似文献   

14.
《正气》2000,(1)
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农村政策 ,规范农村干部的行为 ,化解干群矛盾 ,加快农村改革的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宁县纪委一班人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 ,从讲政治、讲团结、促稳定 ,服务中心工作的高度 ,十分重视解决农村信访问题。一是书记带头 ,实施信访“一把手”工程。县纪委书记王国平同志注重农村群众来访接待工作 ,亲自接待农村来访群众 ,及时批阅农村信访信件 ,对农村群众来人来信反映的问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二是严肃查处农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对农村干部违法违纪问题 ,县纪委不推、不托 ,迅速组织力量立案调查 ,力求及时给农民…  相似文献   

15.
《发展论坛》2000,(5):37-38
近年来,沂水县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加快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针对山区农村影响市场农业发展的思想障碍,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与农民切身利益最密切的问题入手,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把农民群众作为思想教育的主体,把组织群众走出“山门”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作为重要教育形式,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在全县开展了“万民思想大解放”活动,从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也逐渐趋向多元。许多农家书屋以其藏书科普性和实用性强,“农味”独特而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作为一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惠及民生的重大举措,农家书屋为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安全饮水不仅关乎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关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保障农村饮水的安全问题,才能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近年来,互助县水利局党组始终坚持把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等大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多方筹措资金,全力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全面巩固提升工程,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党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三农”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农业新闻工作者,要心系“三农”,关注“三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竭诚服务。这既…  相似文献   

19.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过程中,河北省高邑县人大常委会抓住农民关注的农村财务混乱问题,认真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1989年开始,在全县推行了“民主管理、村有乡存、经济审计”三位一体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使农村财务管理走上了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消除了农村诸多矛盾,出现了农民放心、干部顺心、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生动局面,促进了农村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前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也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问题。在农民增收难的新形势下,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助农增收的现实选择。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要把发展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作为维护农民权益的关键措施。一、把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影响着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