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80年的历程.为了在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记历史传统,实事求是;牢记历史经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牢记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人民政协事业历史渊源深厚、现实基础广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只有解决好人民政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才能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时俱进、更进一步。立足本来、礼敬政协,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政协自觉、坚定政协自信;面向未来、认知政协,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人民政协历史方位、性质定位、作用地位;继往开来、发展政协,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燕华 《传承》2012,(13):34-35
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学习历史知识,有助于提高领导干部的从政之德、人格魅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当前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知识存在着目的性差,随意性大;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别有用心,动机不纯等问题。为了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学习历史知识,提高决策的历史眼光,要充分利用党校教育培训、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参观历史古迹等渠道,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4.
<正> 一、历史分期的真正涵义历史研究借重时间和空间的二维性,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抽象,所以反反复复论证的结果,是为了取得一种清晰的历史轮廓。终究历史是复杂的,其序列程式没有目的,只有在认识深刻的梳理下走向条理,这样划分阶段性韵历史片断就在主观性的支配上出现了。当然历史研究并不是主观能动性的无限发挥,也不是任凭先入  相似文献   

5.
亚东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历史上是西藏与印度、不丹、锡金为邻的一个复杂的边境要道.多年来为了边疆的稳定,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统一,很多雪域的子女默默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了子孙后代创造着幸福。亚东历史上典型的反帝爱国人士米若加巴&#183;其美多吉的英勇事迹,让后代永记他们。  相似文献   

6.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历史,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回顾百年党史,我们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改革矢志不渝的根本目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宣传教育工作要引导成员用自己一点一滴书写的微历史去注解国家的改革开放史,认识改革与我的关系,认识"改革为了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深刻内涵,树立起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汇入改革的洪流。紧紧依靠人民,这是改革深入推进的力量源泉。"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全面深化改革需要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5)
<正>历史是事实的反思,所有对历史的诠释虽不免参揉着认识主体的价值判断,但不等同于任意性,必须以事实为前提,否则,必然要走到历史发展的对立面,否定了自己。过去20多年,从李登辉到蔡英文,台湾当局为了实现所谓的"台湾主体性"的价值建构,如火如荼地推行"去中国化",美其名"本土化",实际上是台湾的"再殖民  相似文献   

9.
鲍洋 《天津人大》2006,(11):41-42
今年是举世震惊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历史事件,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感悟革命来之不易,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弘扬光大红军长征所熔铸成的伟大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期盼。何时能实现,怎样实现?深入分析历史上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全面总结经验,可以为思考未来实现祖国统一问题带来有益启示。回顾台湾历史,台湾四次与祖国分离,三次回归或统一,每一次都有不同历史情况。一、郑成功收复台湾过程及运用的策略台湾被荷兰人长期占领,为了收回先人故土,结束荷兰人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同时也是为了开辟一个理想的抗清基地,郑成功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后,决定收复台湾。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4,(2)
<正>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司法人民性的根本体现。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强调:"人民司法事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司法为民的历史;人民司法事业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在司法为民上。"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并赋予新的内涵,是人民法院必须  相似文献   

12.
“当一种行为符合了人民的意愿,它必将成为行动的示范;当一种精神赢得了时代的呼唤,它必将凝聚起无穷的力量。”200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80多年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古城杭州     
<正> 建筑精美,经济发达,环境洁美,历史文化,是当代名城的构成要素。其中历史文化以其可遇不可求、毁坏不再生的特点而弥足珍贵,成为名城桂冠上的明珠。在国外,诸多古城在经历工业化社会的建设与保护的阵痛之后,依然“原汁原味”,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杭州,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多年“旧城改造”,高楼林立的代价是历史文化风貌迅速消失。为了明天不再悔恨,在新旧世纪交替之时,本文大声呼吁:抢救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刻不容缓,功在千秋。  相似文献   

14.
金大佛 《台声》2022,(24):106-107
<正>旅行人专程前往南投,或许是为了寻觅茶香,也许是祈求金鸡垂怜,更多的是贪恋日月潭的湖光山色;然而我一路向南,却只是为了看场电影。友人第一时间好奇是哪部电影让台湾唯一不靠海的县市独家上映,逼得台中人得舍近求远,真相揭晓后则直夸我为热血青年。电影其实并非重点,众多影城都能观赏,但若想在拥有百年历史的戏院看电影,全台仅存南投戏院。  相似文献   

15.
<正> 确认我国社会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提法概括了我国现阶段最本质的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为了深刻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特点,有必要用历史的观点,从中国革命的全局出发来评析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的曲折进程,研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诞生时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6.
赵瑞芳 《思想战线》2005,31(4):22-25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任何纪念活动都不仅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的辉煌,而是为了新的发展,为了超越。纪念郑和既要看他的历史功绩,弘扬其民族精神,更应扩宽眼界,分析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原因,从中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正> 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八中全会决定提出要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的是为了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加快奔小康的进程。前提是保证粮食不滑坡,而且还要保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八中全会还指出,没  相似文献   

18.
走进甲午,是为了更好地跳出甲午;殇思国耻,是为了屈辱历史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的期盼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价值逻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历史逻辑;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0.
道德究竟是内在于历史还是产生于历史叙事,这是历史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著名犹太裔女学者汉娜·阿伦特的名著《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在阿伦特看来,道德判断产生于历史叙事。为了能够形成关于纳粹屠杀犹太人历史的道德判断,确定行凶者的相对罪行和受害者的相对无辜是很重要的。如果把行凶者看作是根本的恶而把受害者看作是完全无辜的,那么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判断。阿伦特的报告是一次尝试,试图把关注从受害者转向行凶者和旁观者,这使她的叙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