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曹克颖 《传承》2007,(7):95-96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中"颠覆"与"抑制"是两个相对的关键词。"颠覆"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小说《亮剑》体现了对既定话语的颠覆与自我抑制。  相似文献   

2.
当个性、时尚、前卫、出位比比皆是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我们真正需要什么,于是不断尝试着破茧而出,解放自缚,打翻世俗,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追求一次又一次的离经叛道,开始了我们内心的起义与挣脱——颠覆。颠覆原有的,颠覆我们所有质疑的,颠覆所有我们曾经望而却步的。颠覆告诉我们,人性的字典里面没有“不能”这个词,没有“应该”的概念,有的只是“快乐”,而且我们也应该越来越尊重快乐,游戏规则可以修改,游戏伙伴可以进行新的组合,快乐人性成为了我们秉承颠覆的核心内容。没有太多的叛逆,只是想给自已更多,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3.
正14天,131家P2P平台遭遇暴雷潮,这个在2016年被认为最具颠覆性的行业瞬间纷纷倒闭、跑路。暂不诓论有多少投资者深陷危机,单就这一昨天还看似辉煌的颠覆式行业,今天就让人望而却步,唯恐避之不及,不得不让今天的创业者提起百倍的警惕心,认真思考一下颠覆之路何在。企业的颠覆之路尚且如此,个人的颠覆之路更不用说。不管是娱乐圈的C位抢  相似文献   

4.
新书架     
<正>《致命倾诉》鲍鹏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致命倾诉》是鲍鹏山惟一的一本诗集。鲍鹏山是《百家讲坛》主讲人中惟一的诗人。全书收录76首诗歌,是鲍鹏山的颠覆之作——颠覆了他原先给人的既  相似文献   

5.
高培勇 《小康》2013,(12):19-19
有人说,正在推行当中的营改增已经颠覆了地方政府原有的税收体系格局,但是我想说的是,迄今为止它所颠覆的主要是财权层面的事项,而对财力方面的事项并没有触及。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别研究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反思、质疑、颠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这本身便是对多元的性别气质的包容与支持。但是,仅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反思仍然不足以实现对性别平等的追求。"性别多元"正在成为西方性别研究的新热点,它颠覆了男性和女性的二元性别划分,致力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性别平等",而不仅是"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7.
“鲁迅活着会如何?” 按照现在有些时髦的“颠覆主义”立场,这样的设问,本身就带有神化鲁迅的倾向,显示鲁迅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话语霸权”。倘非如此,为什么不假设别的什么人,而偏要假设鲁迅活着会如何呢? 从这“颠覆”的立场上看,我读到了颠覆者无可奈何的心态。鲁迅的存在,强大到这个地步,以至于“颠覆”者自身也无法取而代之。现代中国人无可改变地被投射了鲁迅的影子,鲁迅成了知识分子无法回避的思维起点。阿Q、闰土、祥林嫂等形象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即使想“努力排斥”掉,也无法收效。 假如硬要对知识…  相似文献   

8.
女书:我们的终结,抑或我们的开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在女书中以“我们”的身份言说并存在,藉此放逐父权制。书写与被书写同样危险,我们没有聋,可是我们却哑了。文本意图受到了女书本身表述的破坏,女性在使用女书时掺入男性异质,削弱了女书自身构建的权威,在与男性争夺话语权时显得力不从心。放逐最终遭到放逐。颠覆父权制必须动用男性话语的概念,在其文本内寻找颠覆模式。女书的终结是消除二元对立的必然要求,标志着两性对话进入了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社区的觉醒     
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灾难,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灾难同时也颠覆着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有的观念,成为社会更加文明的推手。  相似文献   

10.
妙语     
《时事报告》2011,(7):5-5
中国是一辆大货车,它看着很危险,但一个障碍能颠覆一辆小车,却被大货车撞碎了。  相似文献   

11.
推行社区警务必须正确认识五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社区警务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对社区建设的重视是推进社区警务的前提 ;二是社区警务与我国现实的关系 ,推行社区警务战略是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需要 ;三是社区警务与警务机制改革的关系 ,警务机制改革是社区警务得以正常推进的“发动机” ;四是社区警务与群众工作的关系 ,开展群众工作是成功推行社区警务的依托 ;五是社区警务与公安教育的关系 ,高素质的社区警察队伍是成功推行社区警务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社区警务的含义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警务的实质是一种以警民合作为核心的警察哲学和由此衍生出来的以预防为主、以民为本的警务策略。其特点在于在重视打击的同时也重视防范 ;强调与社会公众合作 ;强调以社区服务为基本形式 ;组织策略是充分授权的 ;重视警民关系。社区警务最根本之处在于深入社区、警民合作、依靠群众。  相似文献   

13.
刘钢飞 《桂海论丛》2004,20(6):26-28
我国权力制约乏力的历史成因是国家权力获取方式;制度成因是权力过分集中;现实成因是监督信息传递不畅;法治成因是法制不健全和执法无力;组织成因是监督制约机构独立权威性不强。权力制约有效的首要条件是保证权力监督信息渠道自由通畅;必需条件是保证权力制裁权的科学合理配置;必要条件是保证权力运行在法制轨道上。  相似文献   

14.
善与恶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明 《思想战线》2001,27(6):29-33
善是客体对于主体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客体有利于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符合主体目的的属性善就是欲望的满足.所以,孟子日"可欲之谓善."善分为道德善与非道德善.道德善是行为主体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符合道德目的的行为.反之,非道德善则是行为主体对于非道德的需要、欲望、目的的效用性,是符合个人目的的属性.  相似文献   

15.
李萍 《桂海论丛》2013,29(5):73-76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总要过群居的生活,结社、组团就是人的本质的现实化行动,故民间社团的产生具有先在的合理性。社会管理的实质是维护社会自身的秩序,开放民间社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社会管理创新的任务在于激发社会内部的活力,减少外部干扰,这些都涉及政府行政理念的转变和行政职能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警察文化是一个行业文化。是警察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反映警察特色、体现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体系,是历史精神与时代思想的融合。警察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警察价值观为核心而构筑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恐怖主义如果仅仅是犯罪活动,那么反恐怖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收集犯罪证据,指控犯罪行为,缉捕犯罪嫌疑人;恐怖主义如果仅仅是战争行为,那么反恐怖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确认敌人身份,宣布战争状态,发动攻击行动。然而事实上,严密的恐怖组织往往使得侦查活动几乎无法开展,对恐怖主义的犯罪行为自然无法指控。同时,有些恐怖组织目的不明、组织不清,甚至名称从未披露,又使得战争目标无法锁定。因此,单纯将恐怖主义作为犯罪活动或战争行为的观点带来的是反恐怖工作"死角"。本文认为:恐怖主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单纯的司法措施、军事行动或政治策略都不足以揭示恐怖主义的变化特征,更无法契应恐怖活动的权变;反恐怖工作的范围要清晰界定,否则全社会的反恐怖动员会过多地影响其他人群的正常生活,甚至还可能助长恐怖主义气氛的蔓延;反恐怖工作情报是国家行动的前提,对恐怖组织的确定、目标搜寻与锁定需要精准的情报,这往往决定了反恐怖工作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深入理解青年志愿精神的内涵既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也是社会现实的紧迫需要。自愿、无偿是青年志愿精神最基本的内在品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根本宗旨;发展、进步是青年志愿事业的生存主题,是青年志愿精神的理想意愿;奉献、共赢是青年志愿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高尚、崇高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恒久风貌。  相似文献   

19.
生态安全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无论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做出怎样的考察,问题要在人类实践中才能获得根本的解决。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是人们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浅层生态实践活动,而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则是当前人类经济发展必要的实践转向。实践的生态学转向是当代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市资源空间组合的互补性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 《中国发展》2004,2(3):38-43
现有的城市空间的经济学分析,大多是通过地租变化与聚集效应的相关性来建立城市空间均衡理论的.笔者认为,不存在地租收益增加导致聚集经济也增加的因果关系,因而建立上述理论的路径存在逻辑错误.聚集效应主要决定于城市资源之间的互补性.互补性越强,聚集经济越大,资源空间布局越有效率.因此,本文主要提出了城市资源组合互补性的概念,并由此深入分析聚集效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均衡理论和发展城市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