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学与民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五四科学思潮具有双重轨迹,一方面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为中国人的接受,另一方面本来是工具理性的科学又被上升到价值理性,科学主义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重要元素,不仅对中国科学的发展,对中国民主观念的变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80多年来 ,五四精神的内涵不断扩展 ,但其“民主与科学”的基本内核并没有根本改变。民主和科学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两翼。科学是人类在运用理智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形成的。五四期间 ,在“赛因斯”(science)的旗帜下 ,科学知识得到了空前的普及 ,各种刊物中刊载的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评论、介绍科学史和专著等文章不下千篇 ,原子结构放射现象、相对论、进化论、遗传学说、元素蜕变等西方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成就 ,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由此大大开阔了国人的视野 ,为中国近代科学的生存和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宗教长期以来都扮演着科学敌人的角色,认为宗教窒息、扼杀科学,与科学水火不容。辉格式对立冲突解释往往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但是就哥白尼、伽利略、波义耳、牛顿等对上帝怀有虔诚信仰,却仍有巨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而言,辉格式的对立冲突理论似乎显得过于苍白。本文通过重新梳理基督教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发现,宗教并不总是科学的敌人,甚至在某一段时期,宗教还为科学的发展提供过动力。  相似文献   

4.
文艺复兴时期以后产生的新教,在许多价值问题上与西方近代科学趋同甚至一致,极大地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新教对上帝信仰、教义的坚信成为科学产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教理性主义关于世界的秩序问题、自然法则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对近代科学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欧陆哲学的历史发展来看,哲学与自然科学在思维方式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理性的概念和范畴的意义在哲学与科学中又是不同的。当代,相对论和量子论等新兴科学对传统哲学的物质、宇宙等观念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存在、混沌这类概念的哲学意义进一步彰显了出来。现代科学对哲学的推进,说明了哲学应当向科学学习。哲学不能把科学新成果纳入自己固有的框框,成为自己的佐证,不能以自己的教条抑制科学的探索,也不能闭目塞听,故步自封;哲学须以科学的成果来启发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更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并使政治学理论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的形成是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政治学研究领域运用的必然结果。但行为主义政治学全盘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使其走向了新的形而上学。要使政治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关键在于确立真正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的有机统一。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应是 :生产力=人×(社会科学理论 +自然科学理论) +(生产工具 +生产对象)×技术。只有这样理解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才能避免重技术而忽视科学、重自然科学而忽视社会科学的偏向。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及其启蒙思想的激发,使得人们对自然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在这一时期取代了以往的希腊科学。这场科学革命使得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对近代科学进行了反思,从而使得近代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呈现出了新面貌。他们不仅吸收了近代科学知识而且也使哲学及其神学形成了形而上学上的范式。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发展与自然观的革新息息相关。自然科学的本质是人脑向规律的逼近体系,其创建的基石之一是模型的建构。自然观探讨自然界的一般存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作本体论上的规定,具有模型先导和方法指导的作用。自然观的革新是自然科学革命的理论先导,自然科学的革命验证自然观,拓展人类的认识宽度和深度,这导致自然科学在更高的水平上面临新的危机,并意味着自然观再一次面临革新。自然观和自然科学以交互作用的方式一起发展并向规律逐步逼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就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看,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动植物结构的统一性和发展的共同规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和绝对性;生物进化论的建立,揭示  相似文献   

11.
在理性与科技日益撕裂与异化人类情感与天性的当今时代,对人性的回归与天禀的呼唤成为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一种价值与文化诉求,人性的凸现与彰显也成为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思想的内在灵魂。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教师必须具备广博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并具备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高新技术学习和跟踪的能力,能驾驭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将美学和艺术教育有机融于教学之中,能科学预测知识演变趋势、对知识的动态发展反应灵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自然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法理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自近代以来就不断遭受实证法学者的责难,但要完全排除自然法的影响也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不可能性,实证法名家凯尔森、哈特在其著作中也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比如哈特在他的《法律的概念》中公开地宣称要保留"最小限度的自然法"。具有认识论意义的"休谟问题"的提出使我们更深入地接触到自然法的核心,通过"休谟问题"这一线索,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然法的历史变迁,因此,"休谟问题"是值得我们探索自然法理论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从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史看 ,自然法是一种“理性、正义和道德”的法律 ,其思想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人类不应遗忘它。文章提醒人们 :当今社会科技发达 ,财富涌流 ,地球环境却日益恶化 ,国家、民族间的武力冲突时有发生 ,恐怖活动频繁不断 ,网络犯罪异军突起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现代精致的法律思想和强大的法律制度为什么不能解决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也许延续了几千年的自然法精神宝库会给我们些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家必须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与科学的社会化密切相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科学家从事科研活动的原动力,也是维护科学道德的重要保证。科学精神体现了科学的人性价值,应努力实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科技革命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比第一、二次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体现出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其时间和空间大大缩短,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的新特点。但同时现代科技革命也容易诱发新的社会矛盾,例如收入差距的贫富分化、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转型以及对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冲击与自身的创新行为等。现代科技革命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至少具有以下意义:建设和谐社会是科技革命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有利于避免甚至消除现代科技革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现代科技革命向生产力转化环节中起到润滑剂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在同科技革命互动中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于早期人们从精神和物质的对立两极去追问世界本原,并把自身同对象分离,最终造成了主体逐渐同客体分化,从而促成了传统二分思维方式的形成。毫无疑问,这一思维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近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与此同时却也造成了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日益恶化。然而,不管是主张主客浑然的回避式做法,还是锐意解构中心的虚无式做法,对消解二分思维都始终无能为力。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思维的发展和对科学实践观的强调,马克思以圆融思维完成了对传统二分思维方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