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社科院周抗日前就毛泽东研究发表见解。他说,不了解毛泽东就不可能了解当代中国。然而要真正了解毛泽东,那就要研究他的建国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演变,还须探讨建国前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整个思想体系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周抗认为,研究毛泽东和当代中国,实际是对中国人民数十年来在毛泽东的思想指导下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出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一生都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行不懈努力,中国梦的构筑就始于毛泽东。本文从毛泽东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实现途径、精神支撑等三个方面回味了毛泽东执政后对中国梦的追求。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感叹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就由衷地怀念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所作的奠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三位历史巨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从而带来了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在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之中,毛泽东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上承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成果,下启邓小平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路,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阶段。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对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更好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陈晋 《新湘评论》2023,(24):22-25
<正>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毛泽东那一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基础性成就,“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与建设中,毛泽东同志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总体来看,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要包括了相互衔接的几个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实施调查研究,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强调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推进理论创新,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统一大业的开创者,“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7.
林容  花传国 《求实》2003,(11):11-13
毛泽东一生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渊源。毛泽东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批判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宏扬与光大。但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8—159页)邓小平如此鲜明地强调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重要依据就是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毛泽东思想之所以具有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毛泽东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中国经济建设实际情况,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独特见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思想。一、根据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2,(14):24-24
1958年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访问期间,赫鲁晓夫同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讨论了国际形势和中苏关系等问题,并发表了《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会谈公报》。在这以前,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于4月份致函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建议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其伟大的一生中,从青年时代开始直到辞世都在研究中国历史。这种研究是为了了解中国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和纯书斋式的研究是不同的。他说,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要进行科学的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2.
略论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二、三百年来人类历史的最基本主题.它自发端于西欧起,就以不可阻挡和不可逆转之势席卷全球,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股现代化的历史潮流.对于中国的历史而言,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长期追求的理想.对于中国的现实来说,实现现代化是今天乃至明天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曾经指出:社会革命的任务解决后,必须把将中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他认为:没有工业化,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那落后埃打的状态就不可避免。1953年,他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把工业化作为总路线的主体。1956年11月,他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的文章中又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  相似文献   

14.
李捷 《求是》1999,(19)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时期。在这七年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精竭虑,日理万机,做了大量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结束过去,开创未来。毛泽东在这两方面,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开创性贡献。他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中国人民崇敬的领袖彪炳千秋。为了中国的新生1949年,中国历史进人了一个转折点。中国人民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  相似文献   

15.
<正>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要有精神,它是国本;一个民族要有精神,它是脊梁。什么是中国精神?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始终关注着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经济建设的和平时期;无论是在政治风云变幻的气候下,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中,毛泽东总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大力组建科学技术队伍,积极部署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从而领导着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一、延安时期科技发展的曙光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对于中国来说,这是社会发生剧烈变动、人民奋起斗争并赢得巨大进步的世纪。100多年前,当20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中国人民正遭受着八国联军的野蛮侵略和残暴蹂躏;在20世纪的头一年,清政府又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中国人民过着世界上罕见的极端贫困和不自由的生活。而在100多年以后,当人们告别20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洗刷了以往的耻辱而光荣地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中国人民已经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而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极度贫弱的半殖民地半…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社会变迁过程,而自然农业社会的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必然经历一个曲折、漫长的艰难过程。本文简单梳理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认为:他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必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构筑一块历史的丰碑。  相似文献   

19.
正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的群众观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制建设产生过独特的影响。为新中国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很早就看到了国民政府法律对国民党政权的重要作用,深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为废除一切旧法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建国前夕,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三项外交基本方针。在建国后,主要制定新中国的建交原则;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号召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先进经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