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体现了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以及经济哲学的意蕴,体现了人本学和价值哲学意蕴,在发展的价值导向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导向,并在理论上重新缝合了一度被割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体向度"和"主体向度".在对科学发展观进行理论诠释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即科学发展观与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区别、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民本"意识的本质区别问题.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精神的绝好体现.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当前,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必须同时致力于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实践主题的转换为最和谐思维的意义.和谐思维具有建设性的内涵,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理论具有内在联系,构成其哲学基础.构建以和谐思维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现实路径.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哲学地位,肯定了思想观念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理顺了观念与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紧紧相连。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弘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批判、实践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在批判中创新,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党刊文摘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掌握方法李崇富在《党政干部学刊》(辽宁)2005年第12期撰文指出,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最切近的哲学基础。首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发展观。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第三,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论领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一是要关注其全面发展的哲学思考。提“全面发展”是针对、防止和克服“片面发展”而言的。所谓全…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显著特点是连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战略思想或战略思维,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张力的重要环节,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域看战略思想,我们可以更加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时革命或建设问题的认识与理论创新成果看,既是锁定在战略层次与视域,也是特殊时代问题的哲学形态化;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在战略思想层次与平台上更是彰显着经济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战略,过程哲学则正成为参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本文从过程论、有机论、整体论、创造论等方面简述了过程哲学与科学发展现及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契合之处.就中国而言,自觉地了解过程哲学的基本思想,将有助于从"他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促进其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对于我们学习、理解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为本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实现了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夏文斌 《前线》2010,(8):18-19
<正>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内在精神,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樊晶 《世纪桥》2012,(3):45-46
发展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运用学理分析的方法,从发展哲学建立背景、研究内容、发展哲学的使命及发展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行分析,以期为发展哲学研究做一点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现、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陈琳 《湘潮》2007,(10)
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姜喜咏 《求实》2008,1(1):29-32
作为哲学问题的科学发展观主要探讨科学发展观在什么意义上是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念的合乎内在逻辑的发展和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念体现为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内在逻辑的批判中彰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历史性的批判中凸显科学的发展理想.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理想,其哲学内涵主要表现为这样一种全新的现实发展观念,即以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原则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以扬弃"物化"为运动过程,实现物(包括社会关系)的人性与人的物性的和谐交融,体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包括其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基本特征与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直接构成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当代演绎和现代阐释,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光辉典范.本文试从价值主体、实现路径和目标诉求三个方面入手,探析“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现在当代的具体展开。研究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既有助于我们深化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义,也有助于全面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王东  林锋 《理论学刊》2006,(9):53-58
2005年国内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围绕创新这一主题,形成了五个重要的哲学创新生长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研究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路径、全球化与唯物史观创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