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吕昕娱 《前沿》2011,(20):160-162
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考古发掘的有关红山文化玉器资料可知,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造型独特、雕琢工艺精湛,并且还有自成体系的用玉制度,地域和时代风格鲜明。本文以考古调查或发掘的红山文化玉器资料为基础,辅之以专家、学者的观点,将红山文化玉器类型进行初步分析,以便更进一步探讨红山文化不同类型玉器尤其是特殊类玉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内涵,也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玉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考古学观看,我国史前玉器分布广泛,各地区的玉器业在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既有交流,又有各自特点。至周代,各地区玉器型制差异减少,秦统一至汉代,各类玉雕几乎都已大同。中国古代玉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三大玉器产地之一,是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国人崇玉、尚玉、爱玉、藏玉的文化传统。玉器的珍稀及高贵品质,象征着贵族权力、地位、品德。唐朝以后,玉器进入民间,并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经久不衰。目  相似文献   

4.
故宫珍藏     
李明 《台声》2004,(6):72-75
在故宫的旧藏物品中,瓷器、玉器、竹木牙角雕刻、漆器、铜器、缂丝等各种珍玩是其大宗,其珍藏之丰、制作之精、品种之全是全世界其他博物馆所无法企及的。 故宫旧藏玉器的种类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有质地坚硬的青玉、白玉、碧玉、黄玉等。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夏商周三代,玉器成为敬天法祖、  相似文献   

5.
<正>1999年3月,时任中国玉器研究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玉器全集》作者杨伯达先生,在《收藏家》杂志发表《"血玉"与血竭染玉》,感叹:"从当今地质矿物学角度观察,‘赤如鸡冠’的红玉是根本不存在的。从近四十余年考古发掘出土的上万件玉器中,也从未见过红色玉器,更未见过鲜红如鸡冠的玉材。"文章提  相似文献   

6.
倪雯炜 《传承》2009,(22):152-153
明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重要时代,玉头饰的制作十分发达。其时,玉头饰的主要形制以簪为主,具有色彩绚丽、造型复杂、寓意深刻等特点,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明代玉器制作的杰出典范。  相似文献   

7.
明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重要时代.玉头饰的制作十分发达.其时,玉头饰的主要形制以簪为主,具有色彩绚丽、造型复杂、寓意深刻等特点,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明代玉器制作的杰出典范.  相似文献   

8.
李晓抒 《新东方》2007,(8):47-49
中国古代玉器制造悠久而辉煌,"是中国文物宝库中特有的明珠之一,并在艺术范围中又是一种高标准的美学对象。"虽然世界上有三个地方以玉器工艺著名——中国、中美洲的墨西哥、新西  相似文献   

9.
李小晟 《乡音》2014,(12):51-51
玉器是收藏市场中仪次于书画和瓷器的品种。经过了2007-2008年的消沉,2009年-2012年渐入佳境,价格大幅上升,市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2013年之后,尤其是今年,玉器市场进入冰冻期。到底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0.
黄彦娜 《今日上海》2010,(10):60-61
今年年初,上海世博会协调局正式授权“老洪祥”为世博会特许商品生产商和销售商。老洪祥面向观众展出的数十件玉器精品以“翡翠,让人生更多彩”为主题,与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吻合。玉器作品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题材新颖、精雕细琢、富有创意,博得各界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1.
夏都宝玉陈     
[简介]“夏都宝玉陈”肃属青海家立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采、加工、销售珠宝玉器为一体的专业公司。玉器产品大多选用青海省格尔木地区的上乘昆仑玉石坯为加工原料,聘请名扬海内外的扬州玉石能工巧匠精刻细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赏玩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夏都室玉陈”专  相似文献   

12.
韩剑军简介 韩剑军: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副主任、中藏网执行总裁、总版主。  相似文献   

13.
夏伟 《中国人大》2011,(10):46-47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高毅进看待玉雕站在了一个比旁人更高的高度上。他的眼界不仅仅局限在玉器工艺方面,更关注着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在中国工艺美术界,“和田玉、扬州工”无人不晓。高毅进就是“扬州工”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是扬州最年轻的中国美术大师,其作品以玉器器皿见长,传承了扬派玉雕“精巧,灵秀,儒雅,圆润,浑厚”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近在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提到:他发现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艺术里面有玉器,而西方没有。他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费老提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索。这里就个人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15.
李晶晶 《求索》2012,(5):74-76
本文从凌家滩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象生玉礼器入手,从立体造型和平面纹饰两大方面来分析凌家滩玉器所蕴含的审美特质,探讨新石器史前玉器形式之外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从而使考古器物与文艺美学有机结合起来,并为研究中国美学史和艺术审美意识的发展史提供有益的感性标本来源。  相似文献   

16.
徐万平 《协商论坛》2006,(11):44-45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把君子同美玉联想到一起,真是绝妙不过。玉的光华不像钻石、金银折射于外、喧哗夺目,也不像水晶一览无余、欠缺实质,而是内敛于身,既有光明和坚毅,又有温润与柔和。长期跟玉打交道,王全成身上也透射出几分玉的品质。靠着玉一样品质,河南人王全成在京城玩起了玉文化,一做就是20多年。他常说:先做人,后经商,功自心诚,利从义来。”助人为乐走进美玉世界20年前,王全成踌躇满志地扛着两箱大理石健身球和几件玉器,迎着料峭的寒风,走出了著名的玉雕之乡——河南省镇平县,辗转来到北京八达岭。玉器店的老师傅看着他带来的健…  相似文献   

17.
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  相似文献   

18.
拍出2.2亿元的“汉代玉凳”实为高仿工艺品 2011年1月9日,一件“汉代玉凳”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的“占玉雅集”古代玉器专场拍卖会上,以1.8亿元起拍,最终以2.2亿元成交,创下新的玉器拍卖纪录。玉凳全称为“汉代青黄玉龙风纹梳妆俞、坐凳(两件)”,重达168.7公斤,台桌南十扇刚屏拼合构成,罔屏梁上浮雕螭纹。  相似文献   

19.
玉之东西     
《上海支部生活》2014,(9):62-62
中国的玉器(饰)已伴随着华夏民族走过了漫漫8000余年的历程。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惟有中华民族将“玉”同“人品、人格、人性”和谐统一,把物质层面的玉提升至精神层面,进而影响并成为了东方哲学的载体,创造出了璀璨夺目、博大精深的中华玉文化。  相似文献   

20.
说来人们简直难以相信,被当作国宝珍藏于北京中国美术馆的玉雕工艺品《鹿鹤同春》,竟出自我省一位青年农民之手。他叫件海周,今年兀岁,是镇平县政协委员,王佛寺镇玉器厂的高级工艺美术师。讲海周出身于玉雕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琢玉的行家里手。l叨5年9月,他高中毕业后来到镇平县玉器厂,先后自学了《艺术概论》、《人物素描技法》等70余本美术专业书籍,自费参加厂河南省玉雕花鸟学习班,后又考入天津美院进修。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1150多件泥塑作品,收集了近千张艺术资料,仅临摹名家和自己创作用去的纸张就达150公斤。许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