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孔芬 《检察风云》2011,(15):86-87
作为改革开放后接受学院教育而渐渐成长起来的青年画家。王辅民所走的路子有着一定的代表性。由严谨的素描造型训练到写实人物画的创作,从对传统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再认识,到在自身创作中注重笔墨的写意性,追求绘画精神表现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宪政的中国语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人博 《法学研究》2001,(2):133-147
宪政在西方文化传统中有自己的原始涵义,中国近代先进思想家在接受宪政观念时作了新的理解,这就使得西方的宪政观念在中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人追求的是宪政自身的价值,而在中国,宪政则变成了人们在追求国家富强时的一个工具。这种语境的置换消解了宪政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年画家王宏喜创作的历史题材水墨人物画,以其准确的造型结构、精湛的笔墨技艺、丰厚的历史知识积淀,特别是在对历史感和时代感的把握上,显示出其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在群英荟萃的上海画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写意"在环境设计的运用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中对自然之理的追求,它与绘画在表现艺术内涵上是灵犀相通的。"写意"手法将现代生活理念和民族传统文化完美的融合并散发永恒的艺术魅力。"写意"手法的探索和应用对我们所面临的设计空间学、装饰材料学、施工工程学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理念下的无讼与和解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音莉 《政治与法律》2008,1(6):111-114
立足于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天人合一"的认识论,无讼与和解制度是其最高境界与理想追求.从现代诉讼制度的发畏来看,无讼与和解思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西方国家所接受.在加快推动法治进程的中国,保留并完善传统诉讼文化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废名诗歌观念的"传统"与"现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名的诗歌观念既"传统"又"现代",代表了1930年代中国新诗艺术尝试的一个方向.与模仿西方诗学的思路不同,废名是将寻求新诗"现代"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认同晚唐诗所表现出的"诗的内容"和"诗的感觉",从而在观念上超越了胡适等人偏重于从语言形式上划分诗之新旧的思路.同时,废名在创作中实践了晚唐诗深幽婉曲的艺术风格,并将之与其个人独特的禅宗意趣结合起来.废名的诗歌观念承袭了周作人的"文艺复兴"的文学观念,是以"现代"眼光重释和取舍"传统",打破了"传统"与"现代"非此即彼的割裂关系,表现出鲜活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滥觞时期的海外华文文学既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在境外最早的文学分支与文学流脉,又开始具备自己独特的人文品格和文学特点.其面对西方文学的姿态,尤其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它不仅像其母体(中国五四新文学)那样,大量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学的先进经验与艺术养分,而且在吸收借鉴的时效性、前沿性、目的性等方面,都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并从中孕育形成了自己新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程琪 《法制与社会》2010,(19):191-191
剪纸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本文从剪纸的起源、纸质、花纹以及其文化内涵、剪纸的符号意义、剪纸的造型规律等方面讲述了这个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9.
华逸龙 《检察风云》2011,(12):90-91
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文化包括艺术带了进来,进而促使一些学画之人远赴欧洲、日本求学。如傅抱石、张大千、高剑父、高奇峰、高剑僧、陈师曾、丰子恺等人留学日本,从日人那里间接地学习西画及日本画;徐悲鸿、林风眠等人留学欧洲直接接受西画教育。他们将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西画造型技法带回了国。这如同在中国古老绘画的深潭里扔进了西方绘画这样一块石头,从而使传统绘画这两千多年来的平静水面产生了阵阵涟漪,一时各种观点互现、各种流派纷争,最后形成了中国美术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晚清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嬗变的转型期.这个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于是,西学大量涌入中国,西方的影响笼罩中国.在这种背景下,清末的小说批评同样深受西学及其在中国形成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清末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来自西方的新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来解读中国的传统小说,正是这种影响的表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诗画理论历来存在着诗评与画评标准的不一致性,但中国诗画理论又在美学精神上达到了对诗画共同艺术本质揭示的高度.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命题就是对中国诗画艺术创作经验和理论的一次高度总结和归纳.在苏轼的这个命题中,前者揭示了中国传统诗歌追求"画境"的形下取向,而后者则揭示了中国传统绘画追求"诗意"的形上取向.中国诗画理论特别是苏轼诗画命题与中国哲学道器观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哲学道器观为中国诗画理论提供了哲学背景和言说语境.  相似文献   

12.
1960年代,台湾"健康写实电影"所追求的只是有限度、不完整和不彻底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1980年代,台湾新电影才为台湾电影真正建构了写实主义关学精神.在后新电影时代,台湾电影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空前高涨.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文艺观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当代台湾电影不断地张扬写实主义美学精神,本质上是在颠覆这种传统的文艺观,并致力于追求关与真的统一.这在中国文艺观念的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画家胡胜炉     
《法治与社会》2006,(7):73-73
胡胜炉,陕西省西乡县人。自幼酷爱书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国画的追求更是锲而不舍。为提高画技,拜访过众多的书画名家。不唯如此,还大量临摹名画,从中吸取众家之长,以丰富个人的绘久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笔墨考究,造型生动,尤以人物画见长。  相似文献   

14.
张衔峰 《北方法学》2013,(6):135-146
现代司法作为西方法治的舶来品对中国固有的司法传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现代司法与中国传统的接触更多地表现在当下的农村社会。设置在乡镇中的人民法庭代表着司法权在基层社会中的渗透,作为一种权利救济途径的司法救济将民众与人民法庭联系到一起,将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与现代司法联系到一起。在这个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的时代,我们应当关注于司法救济如何落实抑或人民法庭如何在基层扎根。  相似文献   

15.
浅谈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促使更多的企业追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与国际接轨,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工具被大量引进,却忽视了传统的中国人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与西方的差异,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本文试在分析中国文化及人性上,融合西方科学、成熟的管理方法,找出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解决企业中的管理文化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清末著名法学家、变法修律大臣沈家本生活在一个风云激荡、世事多舛的时代.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处于深重的危机之中.西方列强在以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在神州大地上横行的同时,也挟携着西方文化以如潮之势涌入中国.在中国传统法律行将分崩离析,而西方法律还不为国人了解的情况下,沈家本受命修律.  相似文献   

17.
在中晚唐诗歌史上,姚、贾虽以苦吟并称,但思想境界的不同、时代士风的变迁,已使二人的诗歌精神产生巨大差异.从孟郊、贾岛到姚合,随着苦吟的内蕴变化,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姚合上承王维及大历诗人,融汇张籍、贾岛等诸家之长,成为苦吟诗人的集大成者.他所追求和倡导的"清峭"诗风,代表了晚唐苦吟诗人共同的审美趋向.这是他们在艺术旨趣上最终选择姚合,远离贾岛,形成情感平和、风格雅正创作格局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教育理论的“失语”与原创性诉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理论通常在两个方面表现出“失语”:一是相对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学科,理论教育学成为基础学科的演绎,丧失其独立性,表现出“学科失语”;二是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教育理论在西方话语中丧失本土性,表现出“本土失语”。针对这两种失语,教育理论要追求原创性,只能指向本土的实践理论,研究本土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9.
白银时代是俄罗斯文化史上由近代向现代转换的大时代,也是一个创作大繁荣的时代.这种转换与繁荣的原因和动力之一,在于俄罗斯本土文化传统和西方文化的撞击、磨合与融汇,其结果则是造成了那个时代人文科学和艺术各领域精神文化创造的密集型高涨.这一文化现象是两种异质文化发生碰撞之后产生新质文化的一个生动范例.  相似文献   

20.
曹培 《河北法学》2008,26(6):62-65
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精神上的启蒙和推动多元社会机制形成两个方面。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的自然法是以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为基础的,也是以基督教会与世俗权力做斗争的历史中所形成的多元政治为基础的。理解和研究基督教法学中的智慧,追求神学的超验正义、普世博爱和超越人性弱点的精神境界,建立来自心灵深处的法律感情与社会公德,并将之与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道德的精华相结合,铺设好支撑现代法治文明大厦的社会—文化基础,构建一个具有东方特色的、多元的和谐的社会,应该成为我们所追求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中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