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把实施公务员制度列为今年主要工作抓紧抓好──程连昌谈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本刊讯人事部副部长程连昌同志最近指出,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人事部门今年的一项主要工作。他还就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中的有关问题发表了意见。程连昌说,确定公务员制度范围必...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为帮助广大读者重点了解公务员制度、 准确理解《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从本期开始,本刊 新辟《国家公务员制度知识问答》拦目,以期对实行 国家公务员制度起到促进作用。 1、我国公务员的范围是如何界定的? 我国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 以外的工作人员,在范围上相当于我们过去所说的“国 家行政机关干部。”这是根据我国国情,结合建立公 务员制度的目的考虑的,与日本、法国及英国等西方 国家的公务员不同。  相似文献   

3.
考试录用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起点和基础。与最传统的公务员制度相比,当今世界各国的公务员制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有些甚至还是革命性的。纵观各国考录制度的变迁,我们会发现这项制度经历了由方法、范围到管理等技术性层面不断改进而基本精神始终如一的有趣现象,也...  相似文献   

4.
地方公务员培训:在深圳的一个探索过程傅小随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是近至1993年才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非全面性实施的。大面积的公务员培训自然也是自此以后逐渐展开的。但是,在此以前,作为中央政府确定的公务员制度试验地区之一,深圳市已经就地方推行公务员制度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和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湖南省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意见》,省人事厅制定了《湖南省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向国家公务员过渡实施办法》,就现有国家行政机关干部如何向国家公务员过渡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实施办法》规定过渡对象是指已经列入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范围的单位中  相似文献   

6.
最近,人事部程连昌副部长和部政策法规司徐颂陶司长就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工作的一些问题发表谈话。部分内容如下: 一、关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 国务院已经下发了《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其中包括实施范围和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这些都是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规定,各地区、各部门负责人事工作的同志要很好地领会精神实质,按实施方案的规定认真地、严格地组织实施,按照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方  ;李国军 《群众》2014,(10):79-80
<正>公务员制度是世界通行的制度,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也有许多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公务员管理越来越规范,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有一些问题正在浮出水面,需要关注并解决。前年,我们到德国和法国进行了访问考察,专门了解了两国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并从两国的经验中得到了若干启示,感到对于我国完善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德法两国公务员管理的特点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法国是单一制国家,但两国公务员的范围大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聘任制应仅限于部分职务崔俊习,朱永扬国家公务员职务实行聘任制的范围我们认为,推行公务员制度后对领导职务和行政职能较明显的一般行政职务应实行委任制,不宜实行聘任制,也不能有的单位实行委任制,有的单位实行聘任制。其理由是:公务员制度中的委任制,已不...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其公务员定义比较宽泛,政府各部门和独立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教师都属于公务员范畴,但各部正副部长、独立机构的正副首长和公共服务委员会的委员都不是公务员。新加坡按工作性质可将公务员分为行政管理类、职业类和部门类,其管理机构有两个:一是公共服务委员会、一是财政部公共服务署。新加坡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属于混合型的养老保险模式,即公务员可以选择参加两种以上的养老保险制度(退休金制度和中央公积金制度)。一、退休金计划(一)实施范围新加坡公务员退休金计划建立于1943年,由新加坡中央政府统一…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以来,我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坚持以改革为导向,认真探索,勇于实践,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稳妥地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截至9月底止,省直首批纳入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范围的57个国家行政机关,已基本完成了职位设置、人员配备等项工作,原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经过渡培训考试、年度考核合格的绝大多数已经办理向国家公务员过渡的登记审批手续,并陆续颁发了国家公务员证书。全省14个地州市和124个县市区,除个别地市县外,过渡入轨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我省乡镇机关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也已作了统一部署,现正在全面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对违法命令是否具有服从义务,行政法上有绝对服从说、绝对不服从说、相对服从说和陈述意见说四种观点。现代公务员立法多采相对服从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突破了《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意见陈述说,以相对服从说作为其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该法第54条规范结构包括规范对象、规范主体、服从与不服从的范围、界限及责任等内容。通过规范考察和比较分析,公务员对违法命令不服从制度还需在报告义务的规定、明显违法范围之明确以及上级决定或命令的书面形式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5月下旬,我随湖南省友好访问团到日本滋贺县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重点了解了该县地方公务员制度的情况,现就有关问题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公务员的分类及管理体制 滋贺县地方公务员包括的范围比较广,类似我国现在的“干部”概念。分“一般公务员”和“特别公务员”两类。“一般公务员”包括政府、议会、各委员会的机关工作人员,警务人员等。中小学教师、医务人员也属于一般公务员范畴。“特别公务员”包括由选民选举产生或者由议会任命的公务员,担任非专业职务的公务员,地方公营企业的管理者等。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制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 ,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推行。在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初创阶段 ,考察其他发展中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 ,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对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发展中国家早期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动力、参照体系和制度框架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 ,作出客观评价 ,并从中得出了对我国发展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颁布本刊讯继职位分类和考核的两个暂行规定之后,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又一重要配套法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于日前正式颁布。《规定》(全文另发)共九章、三十九条,对于公务员录用的目的、原则、范围、程序、监督与管理等,都作了明...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公务员制度的转型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1年开始至今,布什政府进一步对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后续性变革,其目标是推动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转型,形成一种以人力资本战略管理为特征的新型公务员制度。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与转型,反映了当今时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某些普遍要求及公务员制度发展的某些趋势,因此,对于完善与发展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公务员制度转型的背景随着时代条件、政府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5,(3):119-119
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法律。与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公务员法有四大变化:一是调整了公务员的范围。明确公务员包括依法履行公职、纳人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二是对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任职的试用期及领导引咎辞职等作出明确规定。三是完善了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具有重要支撑地位,它是保障公务员基本权利、稳定公务员队伍的基础,也是衡量整个国家行政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务员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其健全和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整个公务员制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确保公务员队伍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时刻保持高质量、高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务员制度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文中分别介绍了我国和韩国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对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从学历要求、笔试环节、面试环节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并在比较中看到两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差异,在差异中看到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不足。最后,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我国应当及时认识到现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短板,积极吸取韩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在今后的制度改进和不断发展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董纯金 《传承》2008,(8):104-105
当前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行,向我们提出了研究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课题。南京国民政府创设的公务员制度,虽不可避免有所缺陷,但却对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探究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的得失教训,可以为我国当前的公务员制度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构公务员财产公开制度,在确定公开主体时,要以职级为基本考虑要素,职务为特殊衡量要素,同时要兼顾制度的终极价值和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和谐。公开的财产范围宜采用概括式规定和列举式规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财产申报受理机关可以考虑归属“国家公务员管理局”条口,审查机关比较可取的是在人大系统中设置一个专门委员会,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法律责任应以人们无所谓避重就轻为原则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