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洪瑜 《工会论坛》2013,(6):15-17
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新生代农民工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能力、意愿、价值追求、社会环境方面更为有利,同时也面临一系列困难,因此,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加大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权益保障等政策和工作的实施,使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其生存状态不同,具有与老一辈农民工不同的特质,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有其必要性,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遭遇诸多问题,必须选择相应的路径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建构不同社会阶层的平等协调融洽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内蕴和基础。庞大的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群体的生力军和主体,其城市融入状况直接影响到自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因此以维护社会稳定为视角,探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阐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现状及困境,进而对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提出对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教育既是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们首当其冲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程度。从政策层面看,随迁子女的教育体制设计基本游离于城市和社区之外,教育部门在给予他们同等的入学、升学等教育机会方面作为甚少。政府和社会必须联动起来,从政策、资金投入以及社会关怀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扶。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中的生力军,他们在城市社会融入程度将影响着整个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和家庭稳定。从社区工作的角度介入,采用优势视角的思维模式,可以从社区管理、社区组织、社区教育、社区保障、社区工作者、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六个方面出发,逐步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过程。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国内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一研究综合了纵向和横向两种分化视角。从整体上来说,"空间融合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情况要好于"空间隔离型"新生代农民工。为了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必须要改变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在居住空间上与城市居民相互隔离的现状,使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居住空间上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融入城市社会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梦想与诉求,本研究立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角度,认为在遭遇制度性社会融入障碍后,新生代农民工并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是采取力所能及的方式“自下而上”进行社会融入的行为建构,主要表现为以智能手机为媒介,实现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精神需求的满足以及社会关系网的重建,意图缩小梦想与现实生活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巨大的困境。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包括: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落实公民平等权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新观念,消除认识障碍;促进就业,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和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北京地区调查数据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与未来预期"项目数据,目前北京的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农民工整体的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面临较大的婚育压力。在城市融入意愿方面,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积极评价北京的变化,具有强烈的融入意愿;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障碍,有户籍制度等制度性因素,市场能力等经济性因素,以及社会参与不足、人际交往狭窄、居住空间隔离等社会和心理因素。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正确认识与处理控制北京市人口规模与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的关系;创新社区管理体制,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服务、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区融入;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营造一个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和谐宽容的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10年行将离去,诸多的温暖让我们无法忘怀:备受各方瞩目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剑指"国民共富",于深谋远虑中彰显执政智慧";十二五"力谋"农民工市民化"的主基调,着意于让"农民工成为历史";长期以来,颇受各方诟病的中国户籍制度的藩篱也在各地"破冰"新政的改革进程中逐渐消融……可以说,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农民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模式,重点解决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捉民工融入城市是劳动力价值的内在要求;是政策关怀的具体化;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城市公共管理的客观要求。然而,目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仍然面临诸多障碍。一方面是户籍身份制度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社会排斥的影响。因此,实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重要的是使农民工逐步融入社区服务体系,并阶段性解决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防止出现“蜂窝效应”。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较之第一代农民工在务工行业、职业规划、消费观念、婚恋维权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文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出现的新特征以及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现状,进而结合内外环境因素,从社会转型震荡、相关制度缺失、外部环境习染、自身素养欠缺以及城乡文化冲突等五个方面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透视,最后立足于认同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践行机制和熏染机制等,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提升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第二代农民工积极参加针对性强、有效度高的培训,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良方,国家的建设、经济的繁荣,特别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需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农民工。接受良好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使之更多、更好的给力于社会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群体内部正发生着代际转移,第二代农民工已开始进入“城市舞台”成为农民工的主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和生存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试图在已有的调查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适应和融入中所遇到的双重困境,希望介入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方式,为缓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适应问题提供一定的策略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人数众多,但他们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却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其原因有:农民工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传统的户籍制度,政府的失位,法制建设的落后等。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政府责任以及建立代表农民工利益的工会都是提高农民工待遇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市民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市民化倾向。为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满足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他们的素质,培育他们的"新市民意识",为他们的市民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