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恩来同志以他朴实崇高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钦佩。他廉洁自律,细微之处见精神,给我们党和人民留下了无尽的宝贵财富,堪为我们共产党人学习效法的一代楷模。笔者在周恩来同志一生无数的事迹  相似文献   

2.
在手机都可以拍照的今天,照相已是很普遍的事了。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照相技术还未传到淮安,因此,周恩来最早的一张戴瓜皮帽的童年照还是1910年他离家到东北才拍下的。之后,由于他的活动地域扩大,社会经济、文化逐渐发达,照相留影也就渐渐多了起  相似文献   

3.
纪念,是我们对伟人的一种感怀;纪念,是我们透过历史对现实的梳理。但伟人浩博的人生,无法用文字一一表达。我们只能浓缩历史,撷取片段,去感悟沧桑,品味高尚。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总理诞辰90周年时,李先念写过一篇怀念周总理的文章。文中引用林则徐的诗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然后指出:"恩来同志确实胸如海洋,容量极大。"这代表了我们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人对周总理博大胸怀的评价。从"文革"中过来的中国老百姓都知道,周总理是什么委屈都能受的,是有着"我不入虎穴谁入虎穴,我不进地狱谁进地狱"的奉献精神的。他们也都是敬佩周总理  相似文献   

5.
我是1949年从石家庄调到北京中共中央华北局薄一波同志处做秘书工作的,当时薄老是华北局第一书记(代号九0二)、华北军区政委、政务院政务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我做秘书工作一直到1963年。后来虽然不做秘书工作了,但因为种种原因,有时离开有时又回到他老人家身边工作,联系一直未断。  相似文献   

6.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整整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陪伴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并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  相似文献   

7.
李虹 《先锋队》2013,(16):34-38
周恩来总理是做工作最多也最忙的人。他为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日夜操劳,呕心沥血,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12小时,有时在16小时以上,一生如此。被外国人称为"全天候周恩来"。他白天忙于开会,接待外宾,有时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带些简单的饮食,在驱车途中用餐。深夜才是他回到  相似文献   

8.
在采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画家兼记者罗继五时,年已八旬的他轻抚着白发,向我们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在朝鲜6年,共2000余个日日夜夜那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张兵 《党史纵横》2008,(4):22-24
周总理亲自饯行 1957年6月6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正式任命王国权为中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就在王国权夫妇赴任的前一天晚上,忽然接到外交部办公厅通知:周恩来总理要亲自接见他们。王国权和夫人常玉林得知这个消息后,难掩心情的激动。他们赶快换上新衣服,驱车前往中南海。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最后一次签批文件1975年9月20日下午,是周恩来住院后的第四次大手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张春桥、李先念和汪东兴都来到了医院,以便随时知道手术进展情况,了解手术结果。万一发生意外,还可以代表毛泽东和党中央当场下决心。就在医生、护士们紧张地为手术做准备时,周恩来突然想起了什么,要在现场的工作人员赵炜回他的西花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11.
伟人周恩来毕生亲民、爱民。他在童年、少年如此,长大成人后如此,当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如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如此。台湾有位作家在周恩来逝世后不久,写了一本《永远的总理——周恩来》的书,他在解释书名时说:在大陆人民的心中,只要提到周恩来,无论是他生前还是去世后,总还习惯地称他“周总理”。这大概是唯一由亿万人民授予他“永远的总理”这一称号,也是世界上唯一获此称号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2.
1月的北京,总是天寒地冻。每年1月8日这天早上,就会有固定的一群人身着深色素服,顶着凛冽寒风,神情凝重地来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默默献上鲜花,献上水果。每个人怀着烙在心底永远抹不掉的记忆与哀思,绕着纪念碑转一转,在他们的心里有一个共同悼念的身影——开国总理周恩来。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因为那上面的碑文是周总理亲笔手书的。这群人中有很多与总理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他们是曾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秘书、警卫、司机、炊事员、医务人员…… 在这群人中,有一位年逾古稀而不失硬朗的老者,他就是曾在总理身边当过五年卫士的韩福裕。见到记者,韩老极不愿多谈自己,只是非常谦虚地说自己很普通,没有什么,并不时地说自己这辈子很幸福,能在伟人身边工作。言及悼念活动,这位70多岁的老人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13.
张彦 《红岩春秋》2013,(2):17-20
我今年91岁,从事新闻工作有大半辈子,接触过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其中,最让我永远怀念和无限崇敬的便是周恩来。我和他最长的三次零距离接触都是在重大历史时刻:1945年重庆国共谈判,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  相似文献   

14.
梁隆泰同志曾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担任经理科负责人,解放后历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北京市国际旅行社经理、北京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北京市医疗器械总厂党委书记、全国政协服务局副局长、秘书处副处长(局级)等职务。本文是梁隆泰的小女儿梁华云女士从家中找出的一篇父亲生前的发言稿(本文有所删节),为1976-1977医行器械总厂纪念周恩来同志的发言之一。发言场合已不详,时间大约是在周总理去世后、梁隆泰同志还未回到全国政协工作以前。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场轰动全球的红卫兵运动,带着红袖章的红卫兵在全国各地搞串连,“横扫四旧”。红卫兵运动的迅猛发展,与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毛主席八接见红卫兵不无关系,自1966年8月18日至11月底,在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毛主席八次十批接见了1200万红卫兵,消耗的财力、物力不计其数。本文作者当时在首都工作组工作,亲历了八次接见的全过程。他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毛主席对人民群众运动的支持和周总理卓越的指挥才能。  相似文献   

16.
被百姓亲切地称为"人民的好总理"的周恩来同志,一生都把自己定位成人民的"总勤务兵",切切实实、兢兢业业地践行着"为人民服务而死"的诺言。有人说,只有近距离感受到的伟大才可称其为真正的"伟大"——光环褪尽、还原为生活中的普通人后,他们所折射的人性光辉才是最震撼、最持久的一种力量。而赵炜同志  相似文献   

17.
张美蓉  于蓉 《共产党人》2005,(11):26-27
如今,“有困难找社区党支部”、“有事就找街道党工委”这两句话已成为银川市兴庆区解放西街居民的口头禅。因为那里有一支心系百姓为民解忧的党员干部队伍,他们在为人民群众站好岗、服好务,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工作中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断地谱写着一首首与群众血肉联系的赞歌。  相似文献   

18.
翁树杰 《党史文苑》2005,(12):46-47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中国政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来,周恩来遗留下的总理位子将由谁来替补."四人帮"的狗头军师张春桥对此位虎视眈眈已非一日;二来,周恩来的影响和人格魅力,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和环绕在邓小平周围的一大批老干部身上,对"四人帮"的篡党夺权是个巨大的障碍.但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给邓小平接任总理蒙上了浓重的阴影;三来,"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了将近十年,"四人帮"及其一伙的倒行逆施,越来越不得人心,毛泽东对他们一再提出警告,他们已到了狗急跳墙、孤注一掷的时候.因此,总理的位子由谁替补,对中国政局的走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正1998年3月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者,开国总理周恩来的百岁诞辰日。当时的邮电部为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这套纪念邮票共4枚。按面值分是:第一  相似文献   

20.
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张照片拍摄于1961年江西庐山,是20多年前笔者从北京美术馆东街郑淑芸女士那儿得到的。郑淑芸曾担任过周恩来总理的保健护士。20多年前,笔者第一次到她家时,她刚从中央文献研究室离休。郑淑芸指着照片上呈现着幸福笑容的邓颖超说:"大姐一辈子也没弄清楚,总理还会有心灵感应。"这是怎么回事呢?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