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越 《重庆行政》2014,(2):38-40
正"社会治理"是随着"治理"逐步在各个领域的拓展而出现的概念,并演化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管理"的全新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理论家将"治理"这个原本就存在的词赋予新含义,使之区别于"统治",因为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各国政府并不完全垄断一切合法的权力,政府而外,社会上还有一些其他机构和单位负责维持秩序,参加经济和社会调节。"[1]当"治理"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时,人们看到了在社会管理领域中出现了多元化的主体协同合作处理有关社会事务的新现象,于是"社会管理"也就  相似文献   

2.
"发展"与市民社会同时兴起,"发展"是指市民社会内部、一种内发的变化过程,它以"社会的经济"来探求宏观的社会组织整体的变革.然而,随着"发展"的变迁、"经济增长型"社会的形成,"发展"开始带有强烈的经济利益关系和政治企图,而强大的国家主义致使"社会的经济"几乎消失.联合国开发计划(UNDP)提出的"人的发展论",是各国政府对于"发展"所形成的共识."发展"与政府转型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禁止社会组织营利化是各国在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过程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社会组织营利禁止举措是:明确监管重点、提交报告与现场检查相结合、限制自我交易行为、限制行政性开支、明晰领导人的责任限度和组织的责任限度、限制和约束社会组织的经营活动。这些域外经验对我国社会组织"去营利化"、恪守非营利性原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鉴于世界各国发展史里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与表现,很多人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扩大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期望这一阶层在政治上的良知与理性能成为中国社会与民主转型的决定性力量;在经济上其富裕与消费能带动整个社会的富裕;在社会发展上能充当粘合社会分裂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社会治理领域加强了针对社会的管治力度,内容涉及社会矛盾应对、社会组织发展及互联网管控等,在社会管理制度创新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以权利与责任对等为原则调整民生制度改善民生,是防范和和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治理手段。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西欧和北欧各国纷纷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国民的"幸福"意识明显增强,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削减福利成为英美等国的基本政策取向,政府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别主流化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本文在对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中国协调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行了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7.
周敬之 《理论月刊》2009,(6):158-160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各国国内法调整,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的认可,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制已经从国内规制走向国际规制的阶段.虽然各国和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包含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共性.中国应该借鉴相关的国际经验,通过法律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伴随世界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各国循由不同的实践路径走向公平正义,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积极和有效应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凸显的弱势群体社会公平问题,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今后五年"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等战略构想,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往往强调中产阶级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器",形成了中产阶级"社会稳定器论".考察"社会稳定器论"产生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以及中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发现中产阶级并不总是具有稳定社会的正功能,中产阶级也会引发社会冲突,社会冲突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正功能;相对于社会稳定和冲突,社会和谐才是更高的社会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中国"为视角,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改革阶段、1980~1990年代的改革阶段、2002年以来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在社会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垄断",到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退却",再到"国家再临"的演变过程,从而使我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二元"社会中国"到三元"社会中国"再到"福利地区".在新世纪,面对经济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种种社会问题,中国开始强化国家在公共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出现了社会政策的急剧扩展,新的社会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但是,统一的"社会中国"的图景依然模糊,"省域公民社会身份"的形成或是破题之处.  相似文献   

11.
孙波 《桂海论丛》2008,24(2):91-93
当今时代,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也正在成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教育政策和发展战略。文章分析了终身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其构成体系和实现途径,对学习型社会的个体构建和社会构建作了概括。提出了当前构建和发展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友声》2012,(3):10-11
<正>(2012年5月第十届全国理事会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性的人民团体,名称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简称"全国友协"。英译名为THE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简称"CPAFFC"。第二条本会作为民间外交组织,代表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广交深交朋友,奠定和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的社会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争取广泛的国际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住房制度是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 住房制度包括有关住房的建设、分配、交换、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是用来调整有关各方关系并约束其行为的规范.住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进步.自古以来,"住"就和"衣食行"一起被列为人类的四大基本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住房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而住房政策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龙玉其 《前沿》2012,(11):128-131
养老保障是各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各国养老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纵观世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基本规律: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养老是各国养老保障制度发展的共性,不同养老保障模式下的政府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各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追求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加强经济保障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国际组织在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是各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温州的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非常明显。温州政府高度重视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为其发展创建了较好的条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求,针对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规划,提升社会组织人才吸纳魅力;建立多形式融资渠道,提升社会组织资金筹集能力;采取商业经营模式,提升社会组织品牌知名程度;形成利益链圈,构建社会组织多元发展格局等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扶持培育机制,为社会组织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日益充足的发展空间,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接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6.
社会企业展现了从"经济人"向"社会经济人"转换的社会责任以及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欧美社会企业的经验充分体现了财富资本与社会治理同步发展的过程。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负责帮助社会实现一系列范围广泛的社会目标,这是社会治理的使命。本文基于营利性、生态性和社会性的三大原则的分设与制衡来探索企业的社会存在、企业的"公共利益"和"利他主义"理念如何向社区渗透以及社会责任投资内含着的协同治理的路径。"社会企业"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性别主流化"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倍受世界各国重视和运用的就是编制社会性别预算.社会性别预算并不是为妇女制定出的单独预算,其目的也不是仅仅增加针对妇女项目的预算.目前,全世界有六十多个国家开展了社会性别预算工作,在促进性别平等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国应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加强政府部门对社会性别预算工作的重视,将性别意识纳入部门预算体系,并作为每年人大会议审议财政预算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沿着两个方向飞速前进,一是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二是社会结构的屡次重大调整.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的生产力潜能带来了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同时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近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递进式"特点,现代科技革命在总体上突破了以往"递进式"特点,呈现出对社会结构"跨越式"影响的新特征,并发展成为当代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刘玉安 《人民论坛》2012,(27):70-71
目前的西方社会,社会民主主义仍然是一支重要的、进步的社会力量,尽管它已经蜕变为"补救主义"从整体说来,西欧各国目前还没有摆脱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仍萦绕在整个欧元区,各国经济增长仍非常缓慢,失业率居高不  相似文献   

20.
李铁 《同舟共进》2010,(1):31-33
鉴于世界各国发展史里中产阶级的社会功能与表现,很多人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扩大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期望这一阶层在政治上的良知与理性能成为中国社会与民主转型的决定性力量;在经济上其富裕与消费能带动整个社会的富裕;在社会发展上能充当粘合社会分裂的“社会稳定器”;在文化上,成为健康、文明的生活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