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姜维清所著《交织: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于2011年3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该书提出了"国家安全的第三种威胁"的概念。该书以"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具有交织关系"这一理论命题为基点,全面梳理了国家安全中的"交织"问题,提出了"交织安全"、"交织型安全"新概念。  相似文献   

2.
外交学院东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后郭延军所著《安全治理:非传统安全的国家能力建设》于2011年2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非传统安全的现实出发,全面讨论了关于非传统安全的国家能力建设问题。该书指出:非传统安全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的议题,并成为一个重要的安全话语。  相似文献   

3.
新疆石河子大学屯垦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张安福的《清代以来新疆屯垦与国家安全研究》于2011年5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清代以来的新疆屯垦与国家安全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屯垦戍边史的理论基础上,把国家安全理论与新疆屯垦的经济绩效、政治绩效、社会绩效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新疆屯垦与国家安全机制的理论体系,极大丰富了屯垦与国家安全的相关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据柳建平在《安全、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一文中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4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最先提出并界定了“人的安全”。该报告指出:“人的安全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免受诸如饥饿、疾病和压迫等长期性威胁的安全;其二是在家庭、工作或社区等日常生活中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骚扰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个典型的陆海复合型国家,这样的地缘因素要求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必须既要重视陆权又要重视海权。但近代以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却一直是以重视陆权的"塞防"为主。步入"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后,近代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也进行了大的调整:先是注重"塞防"的安全战略,后是"塞防"与"海防"并重的安全战略,最后到了侧重"海防"的安全战略。这种安全战略的调整,尤其是其越来越强调台湾岛在安全战略中的独特性这一特点,与近代中国遭遇日益严重的海疆危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国际安全"的概念是从"安全"扩展而来。安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价值内涵都是由国家赋予的。国际安全在价值内涵上可以说是安全、国家安全的进一步深化,包括实践价值和认知价值。国际安全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国家追求的国际安全是国家之间在客观上没有安全威胁,且必须借助物质条件和手段。国际安全的认知价值体现在,国家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等主流人士尤其是决策层对于国家、国际关系的认识和情感规定着国际安全的价值、政策与实践。要实现国际安全目标,需要宏观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保障性的安全政策。其关键是,认清安全的本质,超越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和国家权利观,以发展求安全、促安全,并将自利与利他结合起来;处理好内部发展问题,协调好外部关系,在应对安全问题时综合治理,并以对话求协调、促合作,增进人类和谐。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的安全文化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积淀的油田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浸融对人的生命的深度关切与保护,因其具有导向、激励、凝聚、认识等功能和人本性、实践性、目标性、前瞻性的特征,成为胜利油田实施"以人为本"、推进现代安全管理、保障油田持续安全发展的一把"亮剑"。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与相互影响问题凸显,其主要特点是:相互转化的速度加快,范围更大,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广泛;更易于发生在地理上毗邻,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经济体制、文化与意识形态相近的国家之间;往往会产生影响持续扩大的"蝴蝶效应";其产生的影响和后果具有因国家而异的非线性特征。国际安全问题与国内安全问题相互转化的传导机制包括: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背景下的经济传导机制;少数大国对于国际事务进行干涉与插手而形成的政治传导机制;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信息传导机制;示范效应机制等。国际安全问题国内化与国内安全问题国际化对于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对此,中国应当建立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目标,确定国家安全问题领域应当关注的重点和优先次序,并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
喻发胜所著《文化安全:基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与传播的视角》,2010年5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从社会核心价值观嬗变与利益博弈的视角考察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专著。作者认为,在全球化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段青编译的《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一书,2010年9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属余潇枫主编的"非传统安全与当代世界译丛"之一,是根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南国际问题研究院的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的《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n Asia:Dilemmas in Securitization》一书编译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动画创作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是让学员通过制作一个完整的动画短片、学习并实践动画创作的整个工艺流程,其整体策划是非常重要的。文中以"安全教育"为主题,从案例任务、课堂内容、实施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安全教育"动画创作案例教学的整体策划。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王伟光的《恐怖主义·国家安全与反恐战略》2011年7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一,该书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了恐怖主义与反恐问题。书中对恐怖主义的界定、恐怖主义的安全化、恐怖主义现状与特征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3.
群众安全工作是企业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实践。新形势下,要根据安全形势的要求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健全完善群众安全组织机构,发挥群监员的积极作用,不断强化群众监督检查效果,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健康权,努力实现"区队自主、班组自治、个人自律、岗位自控"的班组民主自治管理模式,建设本质安全型的矿井。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警务理念的变革。"安全被"与安全治理的警务思维是当代警务理念发展的新趋势。在"义乌公安经验"改革模式中,存在着符合当代警务理念发展趋势的一些做法,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安全被"式的多元化安全治理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爆炸威胁及其有关处置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包括:炸弹威胁与应急计划、防爆安全措施、炸弹威胁处警反应、人员疏散与防爆安全搜索以及爆炸可疑物品处置等内容。公安机关以及各单位只有适时认真研究当前爆炸威胁及其安全处置对策,方能有力地预防、遏止、打击这种涉爆犯罪活动,否则将难以摆脱被动挨炸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人的安全是人的发展之重要条件,它包括经济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人身安全、社区安全和政治安全等七个方面的内容。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人的不安全性,具体表现在全球性生产、人口迁徙、生产的新模式、传统领土安全与人的安全之间的资源竞争、相互依赖与领土主权原则之间的冲突,对人的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难以单独有效地应对人的安全的难题,在人的安全治理上不仅需要国家的治理结构,还需要一个以人的发展为原则的全球治理结构。面对人的安全,全球治理结构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以合作姿态来帮助相关国家解决人的安全问题,而不是作为超国家主体干预发展中国家;它是一种经济、社会的全面治理结构,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安全结构;治理的原则应该是以人为本。但是,目前由于全球治理中的"民主赤字"使得在全球范围内的治理效果不彰。要改善人的安全的治理结构必须首先在世界范围内减少"民主赤字"。  相似文献   

17.
学术信息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4年对“人的安全”的界定据柳建平在《安全、人的安全和国家安全》(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一文中介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4年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最先提出并界定了“人的安全”。该报告指出:“人的安全有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免受诸如饥饿、疾病和压迫等长期性威胁的安全;其二是在家庭、工作或社区等日常生活中对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骚扰的保护。”为了避免人的安全的定义过于宽泛,该报告把“人的安全”的要素具体划分为经济安全、食品安全、健康安全、环境安全、人身安全、社区安全和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使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所以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涉及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和经济安全等。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树立"新国家安全观",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本国"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警察价值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实践是人的一种特殊的价值活动。从哲学层面追究,秩序、正义、自由和安全应当是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警察价值,或曰终极警察价值。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是警察的首要职能。警察是依法"除暴安良"、"扶正压邪"的正义力量。警察作为社会的法治公器,其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依法限制少数人违法犯罪的非法自由和依法保护最大多数人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当代世界绝大多数文明的国家,都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作为警察的基本职责和任务通过法律加以规定,并授予其相应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美国战略东移的行动特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倾斜式整合全球战略资源以实现最大优化;构筑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集体安全体系;以"软实力"为优选,采取灵活手段扩展战略议题;在战略威慑层面采用"利比亚模式",重视非接触式高科技、新武器的使用和新媒体网络的作用。美国战略东移是过程而非结果,相互依赖和全球治理新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传统霸权国与新兴国权力消长过程中对抗冲突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