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增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研究成为中国工商界、知识界和决策者共同的诉求。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区域国别研究在中国发展迅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那么,什么是区域国别研究?当前,区域国别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现状如何?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有何成就与不足?如何看待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异同?如何优化区域国别研究的人才培养机制以进一步促进学科深入发展?围绕这些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本刊特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孙志强就上述问题对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任晓教授进行专访。任晓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政治理论、东亚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代表性著述包括《走向世界共生》(2019年)、《中国对外援助: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五种权力》(2015年)、《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论地区研究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的追求》(2008年)等。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国的美国研究发展历程贠晓(以下简称贠):朱教授您好,您可否先简要地介绍一下美国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特点?朱文莉(以下简称朱):你好!很高兴有机会在《国际政治研究》的平台上和大家分享我对中国美国研究的了解和认识。从国际关系学科的视角来看,美国研究的定位非常明确,它是区域和国别研究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课题,其学术成果为世界政治、国际关系和全球政治经济研究提供支持。当然,相对于此类聚焦式的精度研究,还有讲求广度和厚度的美国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新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肇始于区域国别政治研究。1960年代初,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三所院校国际政治系的设置及其专业研究和教学分工便基本是按照亚非拉、苏联东欧和西欧北美而划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际片"除了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为综合研究外,其他大致也是按照美国、日本、欧洲、亚太、俄罗斯东欧中亚、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主要国家和区域划分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的国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安全、财富、自由、公正、信仰,是自古以来世界政治的永恒主题、基本价值和终极目标。权力、国家、民主、法治等等,都是达到这五大终极目标的过程、手段和方式。研究五大目标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理解区域国别政治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缩小比较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学术分野,明确国家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深入了解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11月23—24日,第十二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论坛主题是"区域与国别研究和比较政治学:新问题、新方法"。本次论坛共收到境内外19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在读博士研究生论文80篇,最终共有30篇论文通过学术委员会的匿名评审并获得参会资格。经论坛学术委员会的评审和再次匿名投票,有六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进一步加强各国学者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和组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承办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对1949年后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拉美研究的缘起与发展刘建华(以下简称"刘"):作为国际问题研究或区域和国别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拉美研究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江时学(以下简称"江"):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报纸和大众刊物有时也发表一些关于拉美的文章,但那些文章很难说是学术研究成果。1959年古巴革命的成功使世界上的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欢欣鼓舞。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的一些老同志回忆,毛泽东曾在一次会议指着世界地图上的拉美和非洲两个地区,对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给予了较多关注。目前,对这一议题的国内研究已超越初期的译介与评述,正进一步深化,并尝试结合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实践及思想资源进行创新思考。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相关研究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例如,"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在中国的兴起背景是怎样的?国内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不同侧重点有哪些?已有研究存在哪些不足?如何看待此研究的发展前景?为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刘毅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小明教授。张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美国与东亚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等,著有《国际关系英国学派:历史、理论与中国观》《美国与东亚关系导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等;译有《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中的秩序研究》《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历史与理论》等。  相似文献   

9.
1943—1953年间,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领导了美国地区研究创生运动。这一运动不仅致力于填补当时美国海外知识的空缺,而且着眼于对美国社会科学的总体改造,并饱含对美国文化和公共智识生活的关切和反思。美国的地区研究以"跨学科"和"全世界覆盖"为核心理念和目标,具有改造美国社会科学、对现有学术专业化格局予以深化和拓展的深远意图;而其推行和倡导的"跨文化理解"和"文化相对主义",则构成美国社会科学家和智识精英克服美国中心主义和西方文化偏狭性的自觉和重大努力。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16)
正巴西的国际关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中国也有这样的原则,即不要依赖任何一个国家,要坚持独立自主。Danielly Silva Ramos Becard是巴西的巴西利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副教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亚洲研究中心的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她的专业是国际政治科学,重点研究国际双边和多边关系,目前主要研究巴西外交政策,中国对外政策,中巴关系以及中国与拉美关系。南风窗特约记者在美国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访学期间,恰好Becard也在该院的亚洲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借此机会,我们就中国崛起、中  相似文献   

11.
克拉拉·蔡特金,这个名字在中国并不陌生,每当我们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时,都会想起这位"国际妇女运动之母。"但是,人们又不了解蔡特金,缺乏对她生平和思想全面、深入的研究,几十年来,我国关于她的学术文章是凤毛麟角。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从蔡特金与无产阶级国际妇女运动的关系角度,揭示出蔡特金不平凡的革命生涯一个重要侧面。抛砖引玉,促进对蔡特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共同价值"思想是习近平审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结合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和国际治理的新趋势,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生发出的新理论,具有丰厚的现实基础和深远的理论渊源,它是人类共同利益在价值观上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的延展和升华,是其外交观在价值维度的凝炼与表述。"共同价值"思想蕴含了生存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兼顾性、包容性和共建性,对于建构新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国际关系、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推进国际治理和世界长久和平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2016,(26)
正颁奖词在越来越商业化同时又科层化越来越严重的学术领域,作为一名转折时代的历史学者,杨念群秉持对学术本身的追求、一直坚持从理论上有所创见,长期致力于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探究中国史研究的新途径。在一个大变局的时代,如何认识自身的历史,对一个国家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历史叙述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思想厚度。杨念群,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代表性历史学者,与一批学者一起在学界力倡"新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16—17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耐马克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十四届世界史教科书国际研讨会上提交了关于美国"世界史"的教学与研究的论文,认为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世界史的研究和教学经历了一个逐渐淡出的过程,世界史、全球史、国际史、跨国史在美国此消彼长,这可以被看作是美国和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于学科整合的要求,文章也探讨了美国"世界史"研究和教学中的新动向。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国际政治研究》2006,27(1):F0003-F0003
《国际政治研究》(季刊)系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国际政治类学术刊物。自1980年创刊以来,《国际政治研究》以推动学科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为己任,刊发了国内外大量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问题研究成果,其思想和学术影响日渐扩大,现已成为国内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国际政治研究》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政治研究》主要刊发国…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国际战略学和国际事务的西方学者开始以极大的兴趣关注一部中国古代兵书。这就是号称中国"兵家圣典"的《孙子兵法》。本文作者系美国密执安大学政治系博士研究生,曾于1983年和1990年两度来北大进修,对中国古代战略思想作过比较细致的研究。这篇文章在探索《孙子兵法》有关学术问题方面反映出西方人独特的思维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我们汲取我国古人的战略智慧,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政治理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政治研究》2002,(1):146-147
一、本刊是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内容涵盖国 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组织与国际法、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际战略、国别和地区研究、世 界社会主义运动、比较政治、台港澳研究、口述外交等方面,欢迎投稿。二、来稿请用A4纸单面隔行打印,字体为5号字,同时提交Word格式的软盘。一般不收手写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的崛起,根本上是思想的崛起,特别是理论的发展完善程度,对于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崛起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最初,美国对崛起的理论准备,是紧紧围绕美国面临的现实政策问题而展开的。围绕“如何处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美国提出了与国内政治哲学相一致的国际政治哲学,确立了推动建立以自由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新美利坚帝国外交大战略,形成了一个内部充满竞争又有机统一的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尤其是美国战略界关于国际管制模式的现实主义理论设计,以摩根索、凯南、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国际战略家敢于直面美国国际政治现实,从美国大战略的高度为美国规划未来,为美国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同时,美国将理论研究纳入制度化轨道,先后建立了公共智库制度、情报制度和政策顾问制度,为美国理论的战略与政策转化提供了可靠的支点。因此,美国的经验在于一个大国崛起,必须在国内和国际问题上确立一个内在价值和外在制度相一致的大战略理论及其制度体系,使之成为世界强国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19.
葛汉文 《国际展望》2015,(2):68-84,148
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低潮后,地缘政治研究在冷战后实现了世界性复兴。除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传统学术中心外,当前地缘政治研究的重心向非西方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冷战后,地缘政治研究出现经典思路与后现代主义并立的局面,前者对特定国家的对外战略实施及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演进影响颇大,后者则在本体论、方法论、研究领域等学理思辨方面进展较多。中国地缘政治理论体系的建构既要汲取古代传统思想的优秀成果,也要吸收西方地缘政治理论精华,关键是要以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国家利益为目标,将营造周边和平发展环境作为要务,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丰富和拓展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要处理好国际问题研究中学术性和政策性的关系,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发现某些有助于政策制定的知识类型。欧内斯特·梅、亚历山大·乔治和白鲁恂三位学者分别在历史案例研究、中层理论,以及国别和地区研究等领域有突出的表现,这三种知识类型有助于缩小国际问题研究中学术和政策之间的距离,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循环。通过提供和运用这些类型的知识,学者可以对政策的制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