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斐将军生于1898年10月,19岁投身于桂系白崇禧部。因聪明精干、有文化有抱负,刘斐深受李宗仁、白崇禧赏识,屡受提拔,不久就成为桂系的骨干。1926年,他东渡日本留学考察。1934年春回国,帮助李宗仁、白崇禧从事抗日反蒋活动,促成“两广事变”。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共党史和军史上,邓小平等人于1929年、1930年领导的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起义后的红七军和红八军的结局,尤其是两军被迫转战贵州的征程却鲜为人知。笔者收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当事人回忆录,以再现这段历史。保存实力,兵退桂黔边区1929年,蒋介石与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因争夺国民政府领导权爆发了"蒋桂战争"。蒋介石利用新桂系的内部矛盾,成功策反李明瑞和俞作柏。后来新桂系被击败,李宗仁、白崇禧等逃往国外。随后,蒋介石任命俞作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记下了刘斐将军一段光辉的历史.刘斐生于1898年10月,19岁投于桂系白崇禧手下当兵,此后,他投身于打倒旧桂系和北伐战争.1926年东渡日本留学考察,1934年春回国后,帮李宗仁、白崇禧从事抗日反蒋活动,多次劝陈济棠反蒋并最终促成“两广事变”爆发.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任对日“作战组”中将组长,他坚持抗日,主张国共团结,亲自参与组织指挥了淞沪、南京、徐州、武汉等会战.抗战胜利之初,他不满于蒋独裁内战政策,多次提出辞职.1948年12月初,这位桂系出身的爱国将领,在抗战胜利后第八次递上辞呈时获准辞职.他返回湖南,秘密策动和帮助程潜起义.1949年4月,他积极投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人民、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团体团结抗战的结果。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是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桂系作为其中实力较强的一支,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站在爱国的立场上,从反蒋反共转向逼蒋拥蒋联共抗日,从内战战场走上抗日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反对妥协,坚持抗战到底,桂系做出了重大贡献。一、大生抗战,联共逼蒋抗日,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l、力主对日抵抗,实行焦立抗战佳系国民党地方实力派脱胎于…  相似文献   

5.
李海 《党史纵览》2006,(8):54-56
一 七七事变后,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广西各地和全国一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热潮.许多爱国青年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纷纷要求参军参战.为形势所逼,桂系当局以第五路军总司令名义招收了300名大、中学男女学生,组成广西学生军,开赴第五战区所辖的鄂豫皖苏前线,从事部队政治工作和战地服务工作.那时,正在广西大学附中高三读书的我,也通过考试参加了学生军,随军来到安徽,当时的名字叫李荣康.  相似文献   

6.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从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1949年后,国民党的反共内战遭到了惨重失败。以李宗仁为首的桂系把部队向南京移动,上演了"逼宫"一幕。蒋介石于无可奈何之际,被迫第三次宣布下野,李宗仁当上了南京政府的代总统。作为国民党内最大的地方势力,桂系一直是蒋介石所要打击和排挤的对象。这就注定了军统、中统在历史上便与桂系仇隙颇深。在国民党内历次斗争中,桂系也一贯把蒋介石的特务系统当作攻击的对象。军统改组为保密局后,毛人凤出任局长,为改变戴笠时期树敌过多的局面,他曾一度有意与桂系三巨头李宗  相似文献   

8.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  相似文献   

9.
说起“文革”中被江青迫害致死的王莹,许多人都知道,那是因为她是我国电影界的早期明星,且因江青与她竞演《赛金花》一剧主角失败而怀恨在心,最终导致在“文革”年间惨遭江青毒手.可是要说起谢和赓来,知道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而且怎么也不会将他与电影明星王莹联系起来.其实,他们不仅是一对情深意笃的夫妻,还都是我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1 谢和赓1912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是清代举人,书法功底很厚,曾为苏小小建墓立碑;父亲谢顺慈是晚清秀才.广西大学堂的高材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他很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由于二哥谢铁民是我党的早期党员.在哥哥的影响下.1930年他在北平中国大学学习经济时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3年他遵照党的措示,去察哈尔冯玉祥部,担任了抗日同盟军吉鸿昌军长的上尉秘书.9月,抗日同盟军失败.谢和赓这时十分响往革命根据地瑞金.向组织上提出了去中央苏区工作的要求.但中共北方局党组织却派他与宣侠父一道回广西,利用广西同乡这一关系去做桂系军阀上层人物的工作.当时南汉宸代表北方局交待他的任务是:站稳脚跟,调查研究桂系上层军政情况;设法争取接近李宗仁、白崇禧;秘密进行发动全国抗日宣传鼓动工作.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蒋介石的几次下野大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桂系首领李宗仁之间向来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自较量.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亲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取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从此埋下了祸根.尤其在1948年至1949年1月间,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道.而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更是“趁火打劫”.急调自己的谪系桂军迅速聚集到南京附近,又命桂系将领白崇禧布防长江沿岸.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直逼蒋介石将总统宝座让出.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阴险狠毒的念头:秘密干掉李宗仁.他很快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召至官邸,向毛人凤亮出底牌,要他尽快除掉李宗仁.并再三叮嘱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一切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询问毛人凤:“准备叫谁直接负责这次行动?”  相似文献   

11.
季米特洛夫曾任共产国际总书记并直接负责处理中国事务,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定关系密切。中共对蒋方针在统战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三次重要转变:从最初的"反蒋抗日"转到"逼蒋抗日",西安事变之初又短暂转向"除蒋抗日",继而再转为"联蒋抗日"。季米特洛夫在其中发挥过重要影响。中共一方面积极参考了季米特洛夫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自身也大有创见。他在指导中共统战方面存在一定的左右偏向问题,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谷雨 《广东党史》2007,(6):18-22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调停下,蒋介石基本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停止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于是张学良亲自"送蒋"回南京。表面看,张学良从接替他父亲张作霖的帅印以来,从"拥蒋易帜"到"逼蒋抗日"到"送蒋回京",处处都体现了其对蒋的"赤诚之心"。尽管在"逼蒋抗日"中的那份"赤诚之心"蒋难以接受,但以事件本身来看,张学良还是要拥蒋成为领导全国军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真正"领袖"的,但实际上,张学良对"领袖"的"非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王明起草一系列的"宣言""指示",发表了许多的"文章""谈话",阐释抗日主张。王明受共产国际影响较早提出"联蒋抗日"的主张,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王明抗日主张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和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经历了由"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的几次下野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向来都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暗较量。自从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傀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面对有蒋介石支持的孙科,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制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也从此埋下了祸根。 尤其在1948年、1949年间,蒋介石的一百多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  相似文献   

16.
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前,中共抗日话语叙述在不同时期发挥的政治功能也呈现差异。长城抗战前,中共"反帝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政治导向功能;长城抗战到红军长征前,中共"反蒋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动员功能;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共"北上抗日"话语主要发挥对红军长征的激励功能;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中共"联合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统战功能。中共抗日话语叙述演进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话语主要反映出先抗日与先安内主张的差别,而国民党"安内攘外"话语最后让位于中共的"联合抗日"话语,并形成国共合作和全国联合抗日格局,显示出中共抗日话语具有激发和推动全国民众抗日浪潮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从1941年5月开始,至抗日战争胜利,邓子恢一直担任淮北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重要领导职务,领导与指挥淮北抗日军民,成功击退了日军和伪军发动的各种"扫荡"和"蚕食",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挑起的各种进攻和摩擦,并在根据地开展了各项建设。在此过程中,邓子恢十分重视宣传工作。他通过各种途径,阐发其宣传思想,以指导根据地的宣传工作,服务于抗日、反顽和根据地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5,(10)
共产国际从1936年提出"三五草案"直至发出给中共中央的"八一五"指示电,最终确立了"联蒋抗日"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共提出了"逼蒋抗日"方针,并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此后,国共两党开始展开谈判,促成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瓦窑堡会议"抗日反蒋"的提法不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抗日反蒋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互相矛盾、难以统一的。之所以在瓦窑堡会议上坚持"抗日反蒋"方针,主要原因是阶级对抗,对蒋介石的仇视心态难以化解;信息闭塞,对外界形势的变化缺乏了解;阶级斗争的思维仍起着主导的作用,难以立即适应发展了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
厦门大学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薛谋成编著.全书分9章,记述了李宗仁、唐生智之战、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蒋唐战争、蒋阎冯中原大战、察哈尔事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和失败、福建事变——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失败、两广事变——西南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