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题记:从长征的第一天起,毛泽东等人就与党内“左”倾错误路线展开了斗争,在遵义会议上,双方展开了全面的较量。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毛泽东以大无畏的勇气,坚决批判“左”倾错误路线,争取了中央政治局大多数同志的支持,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2.
过去,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走出了一条中国独有的革命道路,并取得革命的胜利。这胜利来自无数艰辛的探索,包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于失败中扭转乾坤。遵义会议之所以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就因为它是我党在自身错误中的自我反省,在痛苦经验中的自纠自查,它是正确理论形成中的一块基石,是我们党和革命从黯淡走向辉煌的起点,是党和革命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同独立自主的政治要求的有机结合,是真理性认识的显现。  相似文献   

3.
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甘肃省通渭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正式作出了将中国革命大本营和红军长征落脚点放置到陕甘苏区的重大决策,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长征以来始终困扰党和红军的战略目的地问题,而且在政治上彻底肃清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党和红军的消极影响,事实上确立了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的政治路线和行动纲领,为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和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形成,在思想、政治和军事上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4.
6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在攻克黔北重镇遵义之后,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改组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从而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为1949年…  相似文献   

5.
长征的胜利,不仅仅折射出国共两党势不两立的刀光剑影,不仅仅伴随着工农红军与蒋家王朝你死我活的腥风血雨,更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工农红军与天斗、与地斗、与形形色色的错误路线斗的惊心动魄的激越华章;与其说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了敌人的层层封锁,围追堵截,不如说毛泽东运用正确、科学、精湛的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6.
孙明光 《党史文苑》2006,(10):22-24
长征的胜利,不仅仅折射出国共两党势不两立的刀光剑影,不仅仅伴随着工农红军与蒋家王朝你死我活的腥风血雨,更体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工农红军与天斗、与地斗、与形形色色的错误路线斗的惊心动魄的激越华章;与其说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战胜了敌人的层层封锁,围追堵截,不如说毛泽东运用正确、科学、精湛的斗争策略和斗争艺术,使党和红军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7.
正在历时两年的长征中,作为党中央负总责的张闻天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认识到毛泽东军事路线的正确性后,坚定地转变立场,脱离"左"的阵营,并在中央负总责期间与毛泽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维护了党和红军的统一,为长征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一、在领导革命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左"倾路线的危害,自觉转向并支持毛泽东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为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军队内的领导地位发挥了重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是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锻炼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心系党和红军的安危,即使是在"靠边站"时期,也总是为党和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剿"建言献策。长征中,他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及其军事策略、张国焘分裂党的严重错误作了坚决的斗争,带领中共中央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自然界各种困难,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相似文献   

9.
罗重一  杜领军 《世纪桥》2008,(19):14-17
中共六大虽然正确地认识到建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但却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中心"革命道路取得民主革命最终胜利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80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成功召开,与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集中大家的智慧,最终战胜"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是分不开的。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本身就是毛泽东坚持和运用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六大虽然正确地认识到建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极端重要性,但却错误地认为中国革命必须走"城市中心"的道路.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农村中心"革命道路取得民主革命最终胜利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注重团结人,十分善于团结人.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人间罕见的艰难历程中,毛泽东不仅展示了杰出的战略指导与军事指挥才能,而且表现了非凡的团结斗争艺术.其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给后人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一)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其历史意义是人所共知的.它是长征、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然而,遵义会议是怎样召开的呢?考察历史,固然可以看到种种因素,但是必须着重指出,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与毛泽东坚毅不拔,耐心等待,苦口婆心说服教育,启发、帮助领导层中大多数人认清错误路线的危害,是分不开的.长征伊始,中国革命事业处于严峻历史关头.此时的毛泽东本人也处于政治上最困难的时候.王明“左”倾路线尽管使党和红军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但是,由于其错误及危害性暴露得还不够,尚为许多人盲从.因此,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依然受到冷落,不但地位遭排挤,权力被剥夺,意见主张也一再被拒之门外,人们甚至于“不同他说法”,①处境堪称孤立.此时此境怎样挽救中国革命?对“左”倾错误与危害洞若观火的毛泽东,虽然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心急如焚,但没有悲观泄气,也没有鲁莽行事,而是采取了被历史证明唯一可以挽救党和红军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3.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毛泽东的思想为全党全军所接受;实现党的领导核心的转变,开始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中国革命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程;实现了政治方向的转变,为人民军队的胜利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人民军队走向胜利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在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中,曾三次被错误路线打倒,但每次被打倒之后他都能奇迹般地复出,并一次比一次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取得更伟大的成就。深入思考邓小平“三落三起”的经历,从中我们可吸取极其宝贵的经验教训。一、必须坚持党的正确路线无产阶级及政党要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必须要有一条正确的路线。坚持正确路线,革命和建设事业就胜利,就前进,就充满生机与活力;否则,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失败,就倒退,人民就要遭殃。正确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要同错误路线进行尖锐复杂的斗争,并…  相似文献   

15.
"左"倾教条主义者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损失。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张国焘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走上分裂党和红军、另立"中央"的道路,党中央责令他停止一切反党活动。红军各军团灵活机动地开展政治工作,确保党的方针部署的贯彻执行和重大战役、行动任务的完成。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会师后,实现了党对军队的集中统一领导指挥,开启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新局面。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取得的,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共提出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的革命战略,鄂豫皖苏区的地缘优势适应了这一战略。但是从形成之初,鄂豫皖苏区就为粮食问题所困扰,李立三"左"倾错误更加剧了粮食危机。在严重困境面前,鄂豫皖中央分局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缓解了粮食危机。形势稍有好转,受王明"左"倾错误影响,鄂豫皖中央分局盲目执行威吓武汉计划,红四方面军作战失利被迫撤离苏区,粮食问题再次趋于紧张。共产国际、中共中央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继续要求执行进攻路线。由于粮食短缺,红二十五军围攻七里坪未果,其军事行动逐渐为粮食所支配,最终也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他不但大搞“五湖四海”,广集人才,而且还善于发现人才,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组织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早在红军时期,由于李立三、王明、张国焘等人的错误路线,使红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到达陕北时仅剩3万人。面对当时中国革命的严...  相似文献   

18.
正八七会议与党的自我革命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认真检讨党的工作,总结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思想。会议着重批评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所犯的右倾错误,改组中央领导机构。会议发布的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  相似文献   

19.
遵义会议是长征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般认为,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起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长征的主持筹划工作是由“三人团”负责的,作为“三人团”成员之一,周恩来在党和红军中的身份和地位重要而特殊。周恩来以其实际参与领导红军长征和直接指挥作战的核心领导人的身分和地位,对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给敌人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扩大了党和工农革命的政治影响,教育团结了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川东游击军、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分武装起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川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