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评刊     
贵刊有五个突出特点《当代贵州》2006年第一、二期体现了很强的创新意识,笔者认为有五个特点:一、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进一步体现了党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特色, 紧紧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心开展报道;三、报道面更广,信息量更大,尤其是还增加了综合副刊内容;四、知识性、趣味性更强,如“战略与管理”、“学习时空”等栏目都体现了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五、版式更加美观大方,体现了较高的审美情趣。《贵州交通》杂志责任编辑肖静  相似文献   

2.
读编往来     
<正>当代贵州杂志编辑部:作为贵州省委的机关刊物,《当代贵州》一直以来都是贵州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新年伊始,欣闻《当代贵州》全新改版,并有幸拜读了2015年01、02两期新刊,欣喜更甚,将感受与编者、读者分享。翻阅新刊,变化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目录当中,特别将"基层行·当代视线"栏目独立处理,配以与主题相关的图片,使之更加醒目,更具吸引力。而正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党刊质量,扩大党刊在读者中的影响,《江淮》杂志社以“大练兵”活动为契机,于5月24日召开了读者评刊座谈会,来自省直机关、企业和部分市县委组织部及乡镇的读者代表共20多人参加了座谈。大家认为,《江淮》杂志自创刊以来,盘活了原《党员生活》和《安徽工作》两家刊物的资源优势,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体现“三贴近”的原则,努力融时政性、思想性、综合性为一体,特别是今年以来,栏目内容、版面设计、图文搭配等方面都有了新改进,较好地发挥了“宣传阵地、决策参谋、工作指南、学习园地”作用。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我看《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不断创新从事政工工作30多年来,《共产党员》杂志始终伴我成长,伴我进步,伴我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我觉得,《共产党员》杂志最大的特色是创新,创新使《共产党员》杂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共产党员》杂志自去年改版后,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编辑工作创新,刊物活力增强。如今年第4期刊发的《整治商业贿赂:板子还得打在“权”上》,第5期《唱响“八荣八耻”》中的“荣辱榜”,第6期《书记面对面》等等,都很新颖、有创意,深受广大党员群众的好评,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国第十九冶…  相似文献   

5.
致读者     
《前线》2013,(1):32-32
尊敬的读者: 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前线》杂志全体编辑记者恭祝您在这新的一年里完成新任务、实现新期待,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做好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读了今年第7期《共产党员》,发现《“小金库”:吞噬国有资产的黑洞》一文又同期刊登在另一本杂志上。几家刊物同时刊登同一稿件,既浪费编辑大量的劳动,又会使读者感到厌烦。应当采取措施,治一治一稿多投问题。  相似文献   

7.
巨龙腾飞辞旧岁,金蛇狂舞贺新春。在伟大的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到来之际,我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名义,向《党建》杂志全体编辑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份好的精神食粮。从过去一年我阅读、学习《党建》杂志中体会到,这本杂志作为中宣部主办的国家一级期刊,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唱响了主旋律,体现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精神。杂志的《要文要论》、《宣传工作》、《党的建设》、《精神文明》、《读者园地》等五大板块,蕴含了20多个不同栏目,内容丰富多彩,读者看…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1999,(4)
《龙江党史》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更名为《世纪桥》,这是全国党支报刊界的喜事,也是我省期刊界的一件喜事,本刊陆续收到各兄弟报刊的来电、来信,对本刊表示祝贺并寄予了厚望。《中共党史研究》:“北国文苑新花挺秀众手浇灌香满神州”。《中共党史资料》:“愿《世纪桥》与新世纪同行。”《党支信息报》:“恭祝贵刊在全体编辑的奋发努力下,在跨向新世纪的历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北京党史》:“预祝《世纪桥》能站立时代的潮头,立足党支,创出更新成果。”《党史研究资料》:“祝愿《世纪桥》杂志立足本省,面向全国,…  相似文献   

9.
读者园地     
《党史博览》编辑部:从2004年3月份起,我成为贵刊的一名读者,从此就喜欢上这份杂志。她成为我教学、科研的良师益友。但因精力、时间有限,每一期只能选一部分文章来研读。当2004年第12期杂志拿到手时,看到了一年的总目录,这么多好文章的题目出现在眼前,作为一名新读者,真有许多出自肺腑的感激话要向编辑同志说。作为一名教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教师,我首先感到贵刊不愧为全国优秀党史期刊。从贵刊内容来看,确实做到了“回顾中共历程,披露决策内幕,追寻历史真相,展现名流风采”,既“回顾历史”又“关注现实”,总的特色“期期精彩,篇篇可读…  相似文献   

10.
在2002年9月出版的《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张荣生写的、题目很长的文章:《珍惜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历史——论更加公正客观地看待党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的失误》。该杂志的编辑在此文的“摘要”中,把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观点概括成这样一句话:“‘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党史、国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十年浩劫’这一寓意抹杀一切的不准确表述,不宜作为这一历史时期的代名词。”我认为.这篇文章所谈的内容,不仅是一个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涉及政治的重要问题,必须认真地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实践》2017,(6)
<正>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因工作关系,经常阅读《实践》杂志党的教育版。近年来,刊物根据读者需求,不断改进创新,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刊物的《特别策划》《本期关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度解读》《党课》《党务党史》等栏目,全面宣传、深入阐释党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是你们陌生的朋友 ,虽然我们未曾谋面 ,可《党史文汇》杂志早已成了沟通我们心灵的纽带和桥梁。你们可曾知道 ,在安徽黄山 ,有一群每天都渴望读到贵刊的读者。贵刊内容广博充实 ,形式生动活泼 ,风格清新怡人 ,读后让人耳目一新 ;而且图文并茂 ,栏目丰富 ,融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 ,看后让人长知识增阅历 ,受益匪浅。贵刊不媚俗 ,保持了高品位 ,没有官样文章 ,也没有大话、空话和虚话 ,更没有乏味的说教 ,比起一般刊物热衷的名星大腕艳闻秘史 ,耸人听闻的案例“纪实”,无病呻吟的文章来 ,《党史文汇》确实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8,(6):I0002-I0002
为了热烈庆祝《实践》杂志创刊50周年,我社于4月18日召开了“纪念《实践》杂志创刊50周年”读者、作者、编者座谈会。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孙炜东、宣传部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李冰、《实践》杂志三个版本的读者、作者代表,以及我社领导、业务部室编辑人员和离退休老干部代表出席了座谈会。与会同志畅谈了《实践》杂志50年的宣传成就,交流了读写编刊物和稿件的体会,并且对进一步办好《实践》杂志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实践》杂志三个版本分别刊登座谈会上的发言和画面。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提升《当代贵州》杂志的内容品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2010年本刊新增“有错必纠,纠正必奖”栏目,让读者的“火眼金睛”来为《当代贵州》纠错,使杂志更好地接受读者朋友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蔡栋 《学习导报》2013,(10):30-30
《新湘评论》自改版来,在注重思想性的同时,一直在加强可读性上下功夫。一本杂志,一本党刊,只有贴近读者,不断推出精品,文风生动活泼,才能真正吸引人。2013年第5期,《新湘评论》在“湘江论坛”就文风、学风、会风发了3篇文章,这套组合拳打得很漂亮。  相似文献   

16.
我是新《当代贵州》的忠实读者,过去,也是并刊前四家杂志的忠实读者。当获悉四刊合一的消息后,我心中常常在想:会不会并刊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一个令人生厌的“四不像”。所以,在真正拿到新《当代贵州》而且是认真拜读了三期后,我的这种顾虑和担心才真正彻底打消了——资源的四方重组换来了大于四倍的效益。必须承认:精品离不开同样精美的包装,这个包装的关键之一就体现在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0,(12):2-2
甘宣发[2010]14号各市、州委组织部、宣传部,省直各厅(局)党组、党委,中央在甘及省属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党委:《党的建设》是惟一由省委主管主办、覆盖到全省村级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党刊。近年来,《党的建设》杂志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读者的新需求全面改版,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版式更加新颖,为宣传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各项工作部署;为推进理论武装、引导社会舆论;为总结推广各地党建经验、教育党员干部、促进全省党建工  相似文献   

18.
约稿通知     
《世纪桥》2010,(13)
<正>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世纪桥》杂志的支持与关注。有了您的支持,《世纪桥》才能广受读者欢迎;有了您的关注,我们更加勤奋努力,每一期的《世纪桥》  相似文献   

19.
约稿通知     
《世纪桥》2010,(15)
<正>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感谢您长期以来对《世纪桥》杂志的支持与关注。有了您的支持,《世纪桥》才能广受读者欢迎;有了您的关注,我们更加勤奋努力,每  相似文献   

20.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放在四个“更加注重”的第一位,体现了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导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更加注重搞好宏观调控”的基本精神,对于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