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个月来,日元对美元的兑率涨势很猛,最近突破了一百八十日元兑换一美元的大关,达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以来的新高峰,而且行市仍在看涨。然而,日元升值难以使美国想缩小对日贸易逆差的愿望实现,美日贸易摩擦仍会继续。 去年九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在五国财长会议后,在外汇市场上采取了联合干预行动,致使美元汇价频频下跌,西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贸易的战略态势 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国际经济贸易的战略态势,正在促发新的变化,新战略态势正在加速地代替旧的战略态势,首先是: 一、旧的不平衡引起新的不平衡——以美国经济为主导的国际经贸战略结构,正向西欧以联邦德国为主导的、亚洲以日本为主导的多  相似文献   

3.
继日本首相宫泽与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中旬在华盛顿举行首次会谈之后,美国商务部长布朗和日本通产大臣森喜朗接着于4月23日在东京举行会谈,双方就制定并实施一项新的“日美促进贸易合作计划”达成共识,旨在缓解日美贸易的不平衡。据报道,这项为期3年的计划包括5项内容;(1) 为美国企业进入日本市场交换有关资料和信息;(2) 向美国出口企业提供日本市场调查结果;(3) 举办贸易展销会,交换信息;(4) 利用“商业支援中心”,支援美国人的商业活动;(5) 充实日本的促进进口地区制度和促进进口金融制度等。或许有人会认为,此举也许将对缓和日美  相似文献   

4.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七国首脑会议将于五月四日至六日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这是西方七国首脑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要议题的第十二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西方国家汇率激烈波动、石油价格暴跌和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放慢的背景下举行的。据日本官方透露。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与会国家协调经济政策以保持西方经济继续增长。具体将讨论货币政策、举行新的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和石油价格走势及其影响。 这几年,美国的高利率和美元高汇率,引起大多  相似文献   

5.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七国首脑会议将于6月8日至10日在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举行,这是西方七国首脑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要议题的第13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西方国家贸易摩擦加剧和西欧对美苏军备谈判众说纷坛的背景下举行的。美国官方人士和一些经济学家最近认为,这次会议将主要讨论三个问题:避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抵制日益扩展的贸易保护主义;防止债务危机进一步危害世界经济。但是,国际观察家们认为,协调美国同苏联进行军备谈判的立场也将是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 自1982年底西方经济摆脱衰退  相似文献   

6.
油价在深刻地影响了今年国际贸易增速的同时,也成为明年全球贸易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有所放缓, 贸易不平衡性在石油价格的影响下进 一步加剧。明年全球贸易与今年将大 体持平,增速在6%-7%左右。 WTO预计,今年全球贸易增速 约为6.5%,与去年9%的增速相比有 所放缓,其主要受回落的世界经济影 响。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原因,则源于 油价持续攀升、美元汇价由疲转强、 发达国家间利差扩大以及贸易发展不 平衡等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专电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已于5月1日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但日美两国间的贸易摩擦尚未趋平息。 中曾根在华盛顿的两天会谈,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要求美国取消对日贸易制裁,未获结果,缩小贸易不平衡问题,缺乏有力措施;国会山上对日本的不满情绪,仍然高涨;日本作为美国军事盟国的作用,受到重视。 就在中曾根来访前两个星期,里根总统以日本违反半导体贸易协议继续在第  相似文献   

8.
美元和日元大战谁受害李长久去年以来,美元汇价在波动中节节下跌,而日元汇价则步步攀升。美元和日元大战谁受害?这个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从美国经济现状看,还没有发现促使美元暴跌的近期因素。但是,美日经济的实力消长变化则决定了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9.
近来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汇价明显回升.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美元反弹将对西方经济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今年年初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汇价几度跌破战后最低记录.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曾于3月2日和4月5日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都未能阻止美元汇率下降.以纽约外汇市场收盘价为例,美元对日元的汇价4月18日降到1比80.63的历史最低点,美元对德国马克的汇价于3月7日降到1比1.3702的战后最低记录.此后,主要西方国  相似文献   

10.
纽约专电 今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增长缓慢,金融市场风波迭起,大有危机临头之势。美元对日元和联邦德国马克的比值两度下降,达到战后最低水平;巴西宣布停止偿还所欠商业银行债务利息;美国要对日本“不公平贸易”进行报复,加倍征收进口税;股票市场疯涨疯跌,创下历史上罕见的记录。美国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种现象同30年代大萧条前夕的情况颇为相似。一些国家政府也在重新调整政策,制定战略,以防不测。 各国当前所关注的焦点是美元对其他货币比值的变化,因为它既反映出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中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东京专电 进入90年代的头几个月中,连续三年处于景气阶段的日本经济形势犹如坠入五里雾中,令人捉摸不定:日元急剧贬值、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美国不断威胁日本要实行经济制裁……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经济将如何发展,令人注目。 日前,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日本通产省原事务次官、现顾问福川伸次先生。他对日本经济形势颇为乐观,认为险象环生的局面已过,今后一段时间问题不大。 首先,他认为日元汇价将在目前的水平上下浮动,不会再有大幅度下跌。这位在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产业研究所、地球产业文化研究所和国际研修交流协会都兼任顾问的日本经济专家说,今年以来,日  相似文献   

12.
国际社会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注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扩大的市场。一项调查表明,被询访的美国企业中98%把中国列为最理想的投资和合作场所。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一个分析家小组认为,中国将是“今后十年最有利可图的地方”。 中国是世界上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的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之一。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380亿元,按世界银行方法折算为5398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进出口总额达1958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榜上跃居第11位;实际流入中国的直接投资达257亿美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期以来,在欧洲共同体加快建设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明显加快。这种趋势将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世界经济区域化主要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进入80年代,西方经济在世界经济中仍处于主导地位,但战后形成的美国经济霸权地位逐步被美国、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三种力量所代替。美国对日贸易连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正处于关键节点;举措得当可望由此逐步走出困境,否则将拖累全球经济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到0至0.25%区间,创历史最低。这预示着美国事实上已进入零利率时代,美联储也已失去运用利率进行宏观调控的传统手段;要拯救美国经济,美联储就必须采用非传统手段,并取得美国其他政府部门的配合。受此影响,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汇率跌至新低,美元指数也呈现阶段性见顶走势。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强大推动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大有后起直追之势。 今年伊始,在泰国举行的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大会呼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会议通过的报告说,大会一致同意,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应有助于在该地区实现一个开放性的贸易体系及本地区平衡的经济增长。与会代表认为,拥有大量资金盈余的发达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转让技术,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国际要闻     
《瞭望》1994,(43)
南非和欧盟签署合作协议 南非与欧洲联盟10月10日在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亚签署的一项合作协议规定,将根据欧盟普遍优惠制给予南非4.48亿美元贸易优惠,还将通过欧洲投资银行提供2.8亿美元。欧盟是南非的最大贸易伙伴,其进口商品额占南非出口总额的大约40%,其出口商品约33%销往南非,双方贸易额达17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美国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之间存在"金融恐怖平衡",这种状态不仅限定了其债权国的行动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美国的经济手脚,使双方都为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美元体系承担责任。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尝试采取多种方式降低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其长远后果是美国对美元体系的脆弱性依赖将降低,使美国在"金融恐怖平衡"中保持更大优势,获得更高的行动灵活性,进而削减对美元的国际责任,而中国等国则被动承担更多额外的责任,令"平衡"向"失衡"发展。同时,美国超越市场机制,将美元作为其推行对外政治政策手段的可能性将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能为美国带来什 么好处呢?目前国内流行的理解是,汇率之争的实质是贸易问题,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时也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商品供应商。于是,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制造业今年频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有意压低人民币汇价来促进出口,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且抢走了大量美国工人的饭碗。 此外,由于中国低成本的…  相似文献   

19.
波(?)专电 美元同欧溯各国货币的汇价近来扶摇直上,已成为欧洲人,当然也包括德国人的热门话题。波恩的报纸经常用“狂热的汇价波动”来形容美元行情的变化。 两个国家货币之间汇价的变动,是以两种货币的购买力为基础的。西德的通货膨胀率属西方国家的最低之列,马克的购买力一直稳定,但是马克同美元的比价,近两年中下跌了八十四芬尼。在普通德国人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一位房地产经纪人忿忿不平地说:“一美元最多值二点五马克。”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86,(43)
今年头八个月,中国对外贸易在严峻外部环境下取得了好成绩,原因有三:一是对生产企业实行了进一步的鼓励政策,同时调整了人民币的汇价。二是适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三是探索改革途径,发展了横向经济联合。 美元贬值、日元升值有利于中国扩大出口,同时也给中国进口带来不利影响。针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严重的情况,中国要采取一些措施。 中国不要求双边贸易绝对平衡或减少进口,而是希望通过扩大中国商品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取得积极平衡。 中国正在抓紧解决出口货源紧张问题,大力提高商品质量,加强外贸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外经贸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