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税收占GDP比重可望再升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9,(Z1)
目前我国税收总额占GDP比重为11%,在世界上属于税收比重最低的国家之一。我国税收工作能否在经济增长率和在税种、税率、税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税收在GDP的比重?我们认为,只要强化税收片管,强化税收系统的现代化和信息建设,不公能够使税收增长率超过0GDP增长率,而且有很大的潜力使这一比重由11%提高至16-17%。第一、全国实际增值税率比率大大低于潜在税收比率,且在不断下降。从理论上看,名义增值总经率应为工业附加值的15-17%之间,可以称为潜在增值税比率或税收潜力。但从实际增值税比率来看,1994年为12%,1995年为10。5…  相似文献   

2.
李利 《瞭望》1997,(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税务制度的完善与加强,作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个人所得税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在1997年刚刚过去的税收宣传月中,个人所得税作为宣传重点再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据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自80年代正式开征的个人所得税获得了巨大发展,收入由1981年的500万发展到1996年的193.06亿,1996年增幅超过GDP和工商税收的增幅,达到46.8%,是继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又一个快速增长年。个人所得税占工商税收的比重上升到了3%,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为主要税种,如在北京地方税收中个人所得税收入已达到了第二位。据行内人士预测,1997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将会再上一个台阶,突破200亿。  相似文献   

3.
提高税收占GDP比重的若干思考王国清1994年税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总体偏低,表现为税源结构的偏差,税收制度设计有不合理之处,税收优惠设计存在漏洞和税收征管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等。本文拟就完善税制,提高税收占GDP的比重谈...  相似文献   

4.
信息博览     
《侨园》2001,(3)
去年我国外贸世界排名上升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统计显示,200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额世界排名继续上升,其中出口额上升至第7位,进口额上升至第8位。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1999年的3.4%上升至2000年的3.9%。与1999年相比,居出口前6位的国家排名没有变化,而原居第9位的我国,2000年出口额超过意大利、荷兰跃升至第7位;原居第11位的中国香港的出口额超过比利时,进入十强。  相似文献   

5.
减 中国税收的总体负担和国外比较,究竟处在一个怎样的水平上?这个问题挺复杂的。我觉得,中国税收总的负担是不轻的。但是,中国税收的特点是比例并不高,大概今年税收占GDP的比重在20%,或者略多一点儿,这个比重是不高的。美国、日本都在30%以上,北欧一些国家更是超过40%。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珠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形势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就。据(珠江三角洲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统计,1994年珠江三角洲的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为384.6亿美元,是1980年6.24亿美元的62倍、1990年81.4亿美元的4.7倍。1993年150.71亿美元的2.5倍。从1981-1994年,平均每年递增33.5%。1994年珠江三角洲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81%。按1994年底总人口2386.9万人计算,人均出口值达1600美元,为全国之冠。出口贸易占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9年的13%上升到1…  相似文献   

7.
上海的聚财。上海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第三产业的财政收入。1992年至1994年3年中,第三产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36%、43%。(二)涉外税收。1992年至1994年3年中,上海涉外税收金额分别为16.88亿元、37.20亿元、67.46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10%、15.30%、18.01%。(三)工业的财源。汽车制造、治金、电气、石化和电子正在成为第二产业中财源新的增长点。五大行业财政收入,1992年为47亿元,1993年为66亿元,1994年达到85亿元。(四)新区的财政收入。1994年浦东新区的财政…  相似文献   

8.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五个有利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新生 《团结》2005,(1):18-19
据统计,到2000年,全国个人所得税上缴600多亿元,其中90%来自工薪阶层、个体工商户。2003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为1418亿元,占全年国家税收的6.5%。但是,和美国相比,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比重仍然较轻。美国在税收制度上实行联邦税、州税和地方税分别征收的体制。其中联邦税占到70%。在联邦税中,个人所得税占一半左右。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税种。所以,美国的税收制度设计紧紧围绕着个人所得税展开,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个人所得税征收和监管的制度。譬如,在纳税环节上,美国规定,每年的4月15日为纳税最后期限。为了保证美国公民…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总体趋势是减税,以此为发展营造一个好的宏观税负环境已上报国务院的涉及1500亿元的增值税转型方案,如无意外将于2009年1月1日实施,这是继两税合并后,我国税制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从税制结构看,中国的税收是以增值税为主的结构。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也就是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税,这跟在最终产品环节征收的消费税和在工资等方面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不同,前者是一种间接税,后者是一种直接税。就全国而言,间接税的收入在税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过大,超  相似文献   

10.
经济特区下一步朝什么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将根据经济特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经济学研究者和政府决策部门来共同讨论。一、外资引进中的技术因素中国经济特区采用引进外资和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特区经济取得成功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到1994年底,5个经济特区实际引进外资达168亿美元,约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8.4%,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超过SO%。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从1978年占出口总额的约50%上升…  相似文献   

11.
截至9月底,河南省地税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170亿元,占年计划200亿元的85%,同比增长32.4%,增收41.62亿元,呈现税收增幅较高、税款入库均衡、税种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其中煤炭行业税收12.22亿元,增收6.15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主体税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26%、50.1%、32.3%;小  相似文献   

12.
关于税收分配数量界限的几个问题○叶子荣自第二步利改税改革以来,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税收分配与国民收入分配相互作用,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形成了新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引发了新矛盾。1985—1993年间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年份各项税收收...  相似文献   

13.
姜冰雨 《行政论坛》2009,16(6):86-88
在分税制体制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为地方税收努力提供足够的激励强度,但这同时也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家提出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其目的就是实现财政资源的平等,这意味着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平衡将成为未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针对当前转移支付体制改革的建议是:控制税收返还规模,完善税收返还公式设计;逐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控制并逐步减少专项支付比重。  相似文献   

14.
上海这一国际特大城市,近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浦东的开发,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而市郊农村经济所处的经济地位也更为显赫.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财政收入和外贸直接收购额,在全市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成为上海经济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上海的农业虽然在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中只占3.3%,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也仅占14.5%,但其作用和意义重大,为满足上海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和社会的安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黄菊市长在市十届人大政府  相似文献   

15.
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环境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2000,(40)
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以及联合国开发署等机构的环境合作取得很大发展,中国环保国际合作方兴未艾。用于环保项目引进的外资贷款在全国利用国外贷款总额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仅北京、上海、辽宁等地正在实施的11个世行贷款项目和陕西、安徽等5个亚行贷款项目,贷款总额就达2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深圳信息     
我市一季度利用外资势头良好1至3月份,我市利用外资逐月增长,实际利用外资额达3.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38%。一季度利用外资的特点有四:1.全部为外商直接投资。2.发达国家投资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协议投资额所占比重,由去年同期的7.8%上升到12.7%。3.工业项目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外商投资工业项目241项,占94.1%(去年同期73.3%),协议投资额2.42亿美元,占78.5%(去年同期54.2%)。4.新批项目平均规模比去年同期扩大。新批项目平均投资总额167万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21万美…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这其中 ,沿海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 ,2 0余年来 ,中国的经济最闪光的地方就出现在沿海地区。跨入新世纪 ,中国的经济仍将需要沿海经济增长的支撑 ,沿海地区的发展对于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优势进入上世纪 90年代以后 ,沿海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虽然有所波动 ,但上升的势头却是显而易见的。1992年 ,沿海地区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 5 6 .5 5 % ,1995年增加到 5 8.33 % ,1999年进一步上升到 5 8.72 %。从未来的发展走势看 ,沿海…  相似文献   

18.
王毅 《民主》2014,(1):29-30
<正>我国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从2000年1.12%增加到2010年1.95%,总额有所提高。但与西方国家污染治理高峰期以及中国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相比,我国环保投入还有很大差距,是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本原因。要实现我国的环境保护目标,关键是要确保环保投入到位。过去10年我国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在1%-2%之间,有效抑制了环境污染急剧蔓延,SO2(二氧化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国家股构成概况截止92年底,上海本地的上市公司有6l家,股本金总额119.29亿元,其中:国家股71.49亿元,占股本总额59.88%,法人股26.7亿元,占22.34%,个人股8.55亿元,占7.19%;外资股12.65亿元,占10.57%.6l家公司中,有国家股的36家.这36家上市公司股本金总额为102.12亿元,国家股71.49亿元,占70.Ol%.国家股比重最高的是"轻工机械",达93.7%;比例最低的是"南洋国际",占8.2%.国家股本金最大的是"申能",达24亿元,"陆家嘴"6.7亿元,"氯碱"5.0538亿元;国家股本金最小的是"复华",仅431.6万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银行商业化的推进以及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逐步展开,信贷风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根据资料统计,1996年底,全国逾期、呆滞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0%以上;银行信贷资产中能够周转使用的资金已不到全部信贷资产的30%。特别是一些企业对银行贷款“敢借敢用敢不还”的现象普遍存在,使不良信贷资产的比重还在逐年上升。因此,客观分析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研究规避信贷风险的方法,对于促进国家银行商业化运作机制的规范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