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泰国的第六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泰国开始执行第六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以下简称第六个五年计划),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的,有那些特点?一从1961年到1986年期间泰国共实施了五个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十八倍,从1961年的549亿铢增加到1985年的10,475亿铢,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制造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到1965年已达19.8%,超过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90,(2)
近40年来,泰国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循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面向出口的农业和制造业,大力拓展对外贸易,使其外向型经济得到较迅速的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00美元提高到1988年的1056美元,可望在90年代成为亚洲又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本文拟就泰国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泰国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体,农业收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泰国整个国民经济;泰国的出口收入有80%来自大米、橡胶、玉米、木薯和蔗糖等初级产品。80年代以后,泰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才开始逐渐减少。1986年,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第一次被工业超过(农业的比重是22.3%,工业仅制造业就占21.4%左右)。近10年来,  相似文献   

4.
李小青 《东南亚》2007,(1):21-25
泰国的纺织服装业是十分重要的产业部门。泰国每年纺织服装出口额达60多亿美元,是泰国第二大出口行业。其中服装出口占55%,在世界服装出口国中位居第13位,纺织品出口位居全球第14位。一、泰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历程泰国的纺织品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其现代纺织服装业的建立相对较迟。1936年,泰国国防部首次从德国进口纺织机器用于军事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纺织品短缺,私人纺织作坊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泰国纺织业获得迅速发展,后来由于来自巴基斯坦低成本棉纺织品的竞争,泰国的纺织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泰国政…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泰国制造工业非常落后,外国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也就微不足道:投资规模小,1954年制造业仅占外资额的7%左右。投资行业也很有限,不外是若干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投资者也几乎为英国所囊括,1954年占外资额的80%以上。六十年代以来,泰国制造工业迅速发展,同时泰国政府也实施了奖励外国投资的法令,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国对制造业投资的规模明显扩大,1986年泰国投资局批准的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申请额为28.84亿铢,占外国直接投  相似文献   

6.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东盟国家,战后陆续走上了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道路,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它们的国民经济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1966—1978年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25亿美元增加到1070亿美元,经济规模扩大了3.7倍。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制造业的年平  相似文献   

7.
泰国在第一和第二个发展计划期间(1961—1971)着重发展代替进口工业,第三个发展计划(1972—1976)则着重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第四个发展计划(1977—1981)除继续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外,还着重发展劳动集约型工业、甚础工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过去2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8%。按当年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539.84亿铢增加到1970年的1,360.6亿铢、1980年的6,849.3亿铢和1981年的8,031.61亿铢,与此同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89铢增加到3,751铢、1,425.5铢和16,312铢。其中,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39.8%逐步下降到1970年  相似文献   

8.
在六十年代期间,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当中经历了最快增长率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达10%以上,实际生产量每年增长大约8%。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61—1966)“成功地完成了”,其实际增长率超过了计划指标;第二个计划(1967—1971)的生产增长率估计已达7.2%——相当接近于原订每年实际增长8.5%的颇有雄心的计划指标。泰国政府已于最近公布第三个计划,要求在1972年到1976  相似文献   

9.
汽车是泰国重要的运输工具。它对国家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61年至1966年泰国实施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泰国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泰国政府投资修筑了多条公路,其中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公路,从而促进了汽车装配和制造业的兴旺。加上泰国的地理条件和交通特点,汽车运输比火车、轮船等其它方式的运输方便、迅速、及时、服务范围广,并可以直接运到目的地,无须作多次搬运,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泰国经济发展较快,不仅在东南亚地区表现突出,而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也令人瞩目。泰国从1961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起,到1985年的25年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100美元增加到1987年的900多美元。按世界银行1980年规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1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泰国在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12%提高到1986年的22%,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988年第一次超过农业(19%)。按联合国的标准,制造业的比重超过20%为“半工业化”。这意味着,泰国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进入80年代以来,尽管世界经济连续几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90,(2)
本文分析了促进泰国工业化发展的若干因素,认为近年来泰国的工业发展速度之所以这样快,是泰国政府积极推行以农业为基础、外贸为先导、外资为依托、旅游业和劳务出口为补充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60年代以来,泰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1960年到197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5%;从70年代到80年代初,年平均增长率降为7%。由于西方经济萎缩,从1982年起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猛跌和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泰国经济也经历了三年痛苦的萧条期。1984年底,泰国政府调整了泰铢币值,将20铢兑换1美元的比值下调为27铢1美元。此外,泰国政府还提出24项振兴泰国经济的措施以及10项促进商品出口的政策。为了促进经济起飞,泰国政府还拔出15亿铢作为奖励出口之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与泰国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东南亚》2000,(1):45-48
1997年7月初,泰国爆发了金融危机,继而迅速波及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及东亚的韩国、日本。这次金融危机来势凶猛,破坏力强,给泰国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本文重点阐述金融危机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泰国政府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以及泰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一、金融危机对泰国旅游业的影响泰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70年代的发展,到80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游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经过70年代的发展,到80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1982年开始,泰国旅游业的外汇收入超过了居十大出口产品之首的大米出口值,成为泰…  相似文献   

14.
战后泰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当迅速,贸易额从1951年的106.24亿铢扩大1983年的3830.81亿铢,32年中增加了36倍,平均每年以11.8%的速度增长。其中出口额年均增长10.5%,从1951年的59.72亿铢增加到1983年的1464.72亿铢;同期进口额从46.48亿铢增加到2366.09亿铢,年平均增长13%。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贸易商品和贸易地区也发生了变化,并对工农业生产产生重大的影响。一、贸易商品的变化(一)出口商品的变化泰国是一个正在致力于工业化的农业国家。粮食不仅是农业的主要部门,也是首要的出口项目,占出口创汇的1/3至1/2。在世界粮食出口贸易中,泰国历来占有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5.
泰国是一个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比较低廉的国家,对于发展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有着优越条件。 (一)对外贸易泰国出口值的年平均增长率,1973—1978年达到24.8%,虽然在1979—1984年的萧条期,出口值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为13.2%,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较还是比较高的。 1985年出口值增长9.5%,这主要是由于按美元计算的出口价格降低了9%。此外,由于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了出口竞争的加剧,世界贸易量也下降了。在泰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中,玉米、大米、木薯制品和橡胶的  相似文献   

16.
泰国农业泰国主要經济是农业,84.8%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和漁业,2.3%从事工业(1947年統計)。1953年泰国政府与远东农业粮食机构完成了一項1936年以来第一次的农业調查。公佈調查所得如下:所有土地持有者的平均土地面积为10英亩,其中75%是耕地。87%的农埸(亞洲的最高数字)屬于农民所有。每塊土地平均出产价值:3,924銖,其中2,149是現金,农場債务仅佔农場总資产1.79%。米是主要的产品。泰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米国。 1957年米总出口数:1,544,800吨。 1957年米的出口(單位:千吨)如下:  相似文献   

17.
泰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必祥 《东南亚》2002,(1):21-25
近年来 ,泰国在信息产业方面虽发展迅速 ,但在国际竞争中不仅远远落后于软件大国印度 ,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邻国相比也存在不小差距。为扭转这种局面 ,泰国政府最近提出了系列计划和措施 ,积极扶植信息产业发展。一、泰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一 )信息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几年来 ,泰国的信息产业市场增长很快。根据泰国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分析显示 ,1999年泰国信息产业市场较上一年增长 8% ,市场总值达到 8 0亿美元 ,2 0 0 0年较 1999年又增长 12 %。信息产业市场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泰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 ,以及企业对电脑资讯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从华人认同看泰国华文教育的复苏与发展(1992~20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教育起源于海外华人社会,泰国的华文教育亦是如此。1992年,泰国政府放宽华文教育的限制,泰国华文教育复苏并迅速发展,目前泰国有超过80万人学习汉语。虽然泰国华人被高度同化,但是他们多元的政治、文化和族群认同反而促进了泰国华文教育的复苏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泰国经济发展的成功之路泰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令世界瞩目。1954—1986年,泰国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1倍,人均国民收入增加13倍。近4年泰国经济更是加速发展。1987,1988、1989、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8.4%、11%、10.8%、9.8%。1988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  相似文献   

20.
除新加坡之外,其他四个东盟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都是农业国家。战后,由于制造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在东盟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才开始下降,在1960至1980年间,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75%降为58%,泰国从84%降为76%,菲律宾从61%降为45%,马来西亚从63%降为50%;同期,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54%降为26%,泰国从40%降为25%,菲律宾从26%降为23%,马来西亚从37%降为24%,而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印尼从8%上升为9%,泰国从13%上升为20%,菲律宾从20%上升为26%,马来西亚从9%上升为23%。诚然,农业在东盟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已趋下降,但是,农业目前仍是东盟国家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约有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仍来自农业,各国劳动力的一半甚至四分之三继续集中在这个部门。1979年农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菲律宾为58%,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