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气节     
王晓勇  若雨 《党风建设》2000,(12):14-14
气节,《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我们通常说的国有国格,人要有骨气,就是指要有气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气节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人格品质;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就是国格。作为一个革命的党,一支革命军队,必须有气节,有一股浩然正气,这是支撑我们国家、民族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它,就有了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有了它,就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有了它,革命就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一、本年度党史研究概况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七大召开60周年、陈云诞辰100周年,本年度的党史研究以这些纪念活动为重点展开。从公开出版的著作看,下列成果大致反映本年度党史研究的概况:(一)在抗日战争研究方面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上惟一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这场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战争,对民族、国家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弘扬民族精神,不仅是反击日本右翼、开展国际斗争的需要,也是共产党执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  相似文献   

3.
金一南 《新湘评论》2012,(19):25-25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金一南 《学习导报》2012,(19):25-25
一个民族,没有苦难,就没有坚忍、没有积聚。一个民族,没有胜利,就没有激情、没有尊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挫折、太多的失败,最缺乏的就是胜利。而为中华民族带来胜利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张万杰 《世纪桥》2004,(4):43-4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对东北人民施行残酷、野蛮的殖民统治,东北人民饱受欺凌与蹂躏。但是不甘屈服的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领导下武装起来,始终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武装抗战,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历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形成了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忧后乐,爱国如家等为核心内容的优秀民族精神。这些精神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得到极大的弘扬和发展,成为抗战胜利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对民族精神整合提升、融汇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正>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时刻如同恒久不灭的灯塔,照亮一个民族未来的航向。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以一场盛大的庆典重温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彰显一个国家的和平追求。铿锵的步履、雄壮的乐曲,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家国破碎、山河喋血的岁月。6年局部抗战、8年全面抗战,神州大地烽火连绵,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正>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时刻如同恒久不灭的灯塔,照亮一个民族未来的航向。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以一场盛大的庆典重温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彰显一个国家的和平追求。  相似文献   

9.
<正>在历史的长河里,总有一些时刻如同恒久不灭的灯塔,照亮一个民族未来的航向。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们以一场盛大的庆典重温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彰显一个国家的和平追求。铿锵的步履、雄壮的乐曲,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段家国破碎、山河喋血的岁月。6年局部抗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与探究,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提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胜利的观点。从“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和“自强不息”三个方面阐述民族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作的贡献,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着力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展现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英勇无畏的民族气概。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捍卫民族独立所取得的第一次彻底胜利,是中华民族高奏爱国主义的一曲凯歌。在民族的发展史上,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伟大力量。抗日战争唤起了上海人民的觉醒,这种觉醒的共同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  相似文献   

12.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所到之处激起一片欢腾。这是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这一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给予中国人民极大的民族自信心,彰显了我们民族崇高的价值与信念,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中国人心凋敝,其势万不能有  相似文献   

13.
《党史纵横》2012,(12):1-1
2012年11月15日,时间在这一刻,蕴含着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特殊意义。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全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面伟大旗帜被更高地举起,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此展开,一段迈向民族  相似文献   

14.
1933年4月,东北抗日前线诞生了一个特殊的抗日政权,称“华东共和国”。《百年潮》刊文介绍说:当时“只是因日军严密封锁。南京国民政府又对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冷漠对待,置若罔闻,华东共和国鲜为人知”。今天,尽管抗战胜利已过去了近七十年,人们在享受胜利带来的果实后,那“在民族灾难惨烈,民众拼死抗争”时的历史,我们仍然不应该遗忘。  相似文献   

15.
胡绳在《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中曾这样阐述说:"中国革命为什么能胜利?一个当然是靠武装斗争,再一个就是靠统一战线。大批中间的力量参加过来,政治力量的对比就变了。这就是人心向背起了决定作用。"的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抗战胜利后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取得解放战争的根本胜利,根本原因是其代表了人民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人心所向。而中共在  相似文献   

16.
张顺昌 《当代贵州》2022,(Z3):90-91
<正>团结是工作方法,团结是智慧与精神。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高地上,“团结奋斗”是最显著的标识。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生产力,团结奋斗蕴藏着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贵州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靠团结奋斗创造了“黄金十年”,还将凭借团结奋斗再造一个高质量发展“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气势磅礴而又绚丽多彩,蕴涵了极其深刻的历史启示,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95年来,我们党能够领导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探索形成了正确的道路。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很不容易。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革命和建设理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60年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我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人民近代史上抗击外敌侵略的第一次全面的胜利。作为一个抗战老战士,我已到了耄耋之年,但回忆起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往事依然历历在目。在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我党毅然捐弃前嫌,与国民党携手合作,共同抗敌。经国共两党谈判,继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后改称八路军)后,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是北伐名将叶挺。我们坚持在闽西南、闽赣边和闽中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  相似文献   

19.
50年前胜利结束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族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不仅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第一个举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旗帜,并在打败日本法西斯的全过程中起了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年代是中国近代以来最壮烈而辉煌的一个历史时代。在中华民族处于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倡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血肉之躯筑成反侵略的长城,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开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