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乎全球治理的具有战略高度和世界情怀的宏大时代课题。从全球治理现实出发,"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含的全球治理理念表征着全球治理的多重挑战,其现实指向性是在全球治理中维护共同利益,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作为与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有着质的不同的治理方案,无论是从人类制度的多样性来看,还是从中国在国际体系内的发展目标、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定位来看,都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寻求替代现行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只是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治理方案的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化的社会大背景下,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导致了当今人类安全的新危机。共同维护人类健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与共同意识。各国需要开展国际卫生合作,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多种资源共享,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完善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有效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全球化这一安全因素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具体实践。这一共同体不仅是一个指导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理念,而且还蕴含着一套叙事逻辑,更是一项实践工程,体现了"理念—话语—行动"的逻辑统一。其中,"理念"是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软力量,"话语"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每个成员形成共识的基础,"行动"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运行和发展的保障,三者相互制约、互为条件,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逻辑整体。从理念、话语和行动三个维度研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可为有效打造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4.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着眼于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力解答"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构建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而提出的理念和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同,成为中国积极回应时代课题的科学答案。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效破解现有全球治理体系存在的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生态赤字等,努力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彰显了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一、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我一直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盖茨基金会很早就加入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支持盖茨基金会同中方有关机构的合作。我也期待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而一起努力。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后,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理念与实践而不断丰富,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表现出中国为全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大国担当。这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新全球化向前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世界格局,让人类更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脆弱性和相互依赖性。在这一危机时刻,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不仅是理性的呼声,更是人性的召唤。这一理念不仅包含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追求公平正义,以及维护人类健康安全共同责任的伦理蕴涵,也为促进全球团结抗疫并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伦理价值观指导。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治理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公共卫生外交是促进各国进行公共卫生合作、建立疫情全球防线的关键举措。通过开展公共卫生外交,一方面,中国争取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满足了中国抗击国内新冠疫情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凭借丰硕的抗疫成果在全球树立了典范,通过对国际社会进行疫情通报、经验沟通、技术合作和医疗援助,推动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守护了全球疫情防线。同时也应注意到,国家层面公共卫生安全战略的不完善、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国博弈旧思维,以及各国公共卫生治理理念与能力的差异等问题对中国当前的公共卫生外交提出了挑战。对此,中国应尽快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战略,秉承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大力推进全球公共卫生外交并积极贡献卫生公共产品,以巩固新冠疫情防控的全球战线。  相似文献   

9.
李宓 《半月谈》2005,(4):8-88
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可以说,既是人类反省自身活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结果。也是人类用于修正自我的开始。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气候异常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来应对。《京都议定书》为实现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真正全球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要完成好这一重大课题,就需要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提高认识水平。尤其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90年代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10年(IDNDR)。作为主要倡导国的日本、摩洛哥,提出了卫星减灾国际合作计划——国际地球环境、灾害监视系统计划(WEDOS),在1987年的第42届联合国大会上获得93个国家的一致赞同。国际地球环境、灾害监视系统(WEDOS)计划,是通过绕地球运行的地球观测卫星及配置在静止轨道上的数据中继卫星,对全球进行环境监测、灾害监测,以便保护地球,使人类安居乐业、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受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过去一年间已举行过11次国际会议,讨论全球环境问题,这说明国际社  相似文献   

13.
崔鹏 《中国减灾》2024,(1):12-13
<正>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巨灾和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多发频发,在全球范围屡屡造成大规模毁灭性灾难。巨灾和多灾种复合链生灾害的孕育、发生和演变十分复杂,灾害风险防范难度极大,这对国际社会灾害防范和应对提出巨大挑战。科学高效应对极端事件和跨境跨流域巨型灾害,是事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减灾合作,深化灾害风险认知,提高灾害风险防范的科技支撑和社会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重要言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必须看到,实现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发展任重道远。有远见、负责任的政治家应遵从世界各国人民的意愿,为促进这两大问题的解决而不懈努力。 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是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实现全球协调、平衡、普遍发展,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稳定。我们应全面深入地探讨这一课题,齐心协力地解决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更是一个全球性课题,世界各国对食品安全犯罪都加大了打击力度。通过比较与研究他国经验,我国应树立食品消费者至上的食品安全法律控制理念,借鉴执行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规章制度,优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度,最终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加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同提升执法能力,一直是公安部党委高度重视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我国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加突出。伴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的提出,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等概念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对我国系统性开展国际执  相似文献   

17.
对计划的审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多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加强对计划的审查监督,为保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充分行使好这一职权,是摆在人大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一)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计划的审查监督,仍存在程序性多、实质性少,走走过场多、督促落实少等问题,有…  相似文献   

18.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发展大势提出的新理念,是维护世界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以共同健康为价值目标,从共同体的角度谋划全人类卫生健康,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面对世界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思想文化差异、单边主义制约、世卫组织作用弱化等诸多困境和挑战,世界各国应秉持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合作,持续深入推进全球化以提升应对能力,坚定践行多边主义以提高协同水平,充分发挥国际组织联结作用以强化全球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沈瑾秋  孙斌 《群众》2018,(14):11-12
积极参与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深度融合开放创新格局、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和引领全球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一项重点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国家“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都对此作出了明确部署.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武汉市被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正式列入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计划。1997年7月,联合国技术援助示范性项目——“可持续武汉”正式启动,这一项目已纳入武汉市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行动之中。1998年4月,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社会发展处、人类居住中心、环境署国际环境技术中心官员参加的“’98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咨询大会”在武汉举行,就具体落实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资助的“武汉可持续发展管理项目”进行咨询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