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讯日前,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在重庆召开会议,专题研讨了"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与司法公开背景下的审判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学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作主题发言。刘学文指出,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一年来引领全国法院,以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和司法公开为主题进行审判管理  相似文献   

2.
朱立恒 《时代法学》2008,6(6):19-28
近年来,尽管我国刑事诉讼在公正审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改革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以便贯彻落实《公约》所规定的公正审判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现实问题。要想使我国真正地实现《公约》所规定的公正审判权标准,不仅需要紧紧围绕公正审判权进行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而且需要对其他与之相关的制度进行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合议庭和法官职责的问题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在审判长选任制度全面推行的基础上,做到除合议庭依法提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重大、疑难案件外,其他案件一律由会议庭审理并作出裁判,院、庭长不得个人改变会议庭的决定”。这一规定,一改过去层层审批、审判分离的陈规,几乎是毫无保留地赋予合议庭以最终审判决策权,使得原来相对集中的审判权具有了某种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征。毫无疑问,这是我国法院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春波  汪放 《中国审判》2014,(12):F0003-F0003
11月20日,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在晕庆召开会议,专题研讨“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与司法公开背景下的审判管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学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审判管理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霞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作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体制是从根本上治理裁判不公和司法腐败的需要,也是司法改革的长期发展目标之一。以行政方式进行审判管理的案件审批制存在严重弊端,应当坚决取消。实行法官独立审判是审判活动规律的要求,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它是法官队伍建设和公正审判的基本条件之一。程序性司法权是审判权的基本组成部分,程序性司法是法院的重要职责,通过纠正违法程序确立程序审查优先的公正审判原则,制约法官职权,对治理程序违法和审判权交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清末,随着法制改革的进行,清政府还着手对审判方式进行了改革。本文拟对这一改革的内容、推出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改革流产的原因等问题,作些探索。清末审判方式改革主要内容体现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公布的《刑事民事诉讼法》①和宣统二年(1901年)公布的《法院编制法》②中。这两个法典对拟行的新审判方式作了明文规定,而且都与中国传统的审判方式截然不同。1.实行独立的审判实行独立审判是清末审判方式改革的一项内容。这里的独立审判机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从属于任何其他机关,也不受任何其他机关的干涉;又指法官独立…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高院近日下发《广东省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完善审判责任制改革试点方案》,首批试点法院将实行院长、庭长“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该方案规定,法院院长、庭长不得干预个案实体审判,不得就案件实体处理直接否定,或者变相干预合议庭审理案件,行使监督权必须全程书面留痕,“领导私下干预案件,主审法官可不理会”.  相似文献   

8.
赵红星  国灵华 《河北法学》2004,22(6):130-132
审判委员会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运作中均存在一些问题,其最大弊端在于其享有的对案件的实体审判权违反诉讼基本原则和制度,是造成目前审判效率低、案件质量不高、执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应予废除。  相似文献   

9.
审判委员会的设置是我国审判权行使中的一大特色,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审判委员会充分发挥了集体领导的作用,在避免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质量等方面确实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已日益不适应公开、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中,诉讼活动基本都是围绕审判进行,因为被告人是否有罪及其刑事责任最终是通过审判才能得以确定,因而刑事审判是刑事诉讼制度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其地位不言而喻。 一、原有刑事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 1.关于审判组织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合议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其职责和权限不清。依法律规定,合议庭是进行审判的主要组织形式,然而大部分案件都要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负责审理案件的法官和合议庭没有审判权,而并不亲自审理案件的审判委员会却在实际上行使审判权,即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审判权之公正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审判公正的最基本要求是司法中立。我国刑事审判权的具体内容存在影响公正审判的规定,必须通过修改立法来克服庭前程序性审查仍然可能退化成庭审实质性审查的缺憾,必须取消审判机关的刑事强制措施权和主动调查的侦查性权力,还审判者中立角色。二审法院的审判权必须进行调查,以保证审判权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民事判决书制作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突出了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确立了法官“居中”裁判的职责,反映在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上,要求民事判决书不仅是解决当事人民事实体争议的审判过程和裁判结果的书面反映,更应反映法官在审判案件过程中运用审判权的公正性。审判权的公正运用既表现在实体裁判的公正,又包括适用程序的公正,民事判决书应是法官向社会公众表明做出裁判结果具有公正、合理性的载体,这在客观上要求民事判决书能够成为证明法官做出的判决结果公正及程序合法的论文。一份叙事清楚、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无懈…  相似文献   

13.
《北方法学》2018,(6):104-116
法定法官作为一项宪法性原则,其核心内涵是法院的案件分配作业必须受制于事先一般的、抽象的法律规定,何等案件由何位法官承审绝不能等案件诉诸法院后再临时委任某个法官。审判委员会闭门讨论决定案件是一种事实上废除法定法官原则的定案方式,它侵犯乃至剥夺了当事人的公正审判权,理应依据法定法官原则对之进行改革。审判委员会改组为刑委庭和民委庭后,所有原本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案件都由立案庭直接分配至刑委庭或民委庭审理。各级法院应该重新修订既有的案件分配规则,并改革审判委员会遴选机制,以使无行政职务的精英法官能进入审判委员会。此等改革不触动审判委员会的宏观指导职能及其行使方式,改革阻力应该不大。  相似文献   

14.
江伟 《法学评论》2004,22(3):156-158
近年来,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催生出许多关于审判权理论的文章,这些文章要么从国外司法制度的特点谈审判权的应然理论,要么把重点放在探讨和论证我国民事审判权的传统状况和历史沿革,要么从某个侧面研究审判权理论和法官制度的改革,而黄松有博士的专著《中国现代民事审判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与黄松有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 5月 9日《人民法院报》第 3版发表了黄松有同志的《对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法理思考》一文 (以下简称《黄文》 )。《黄文》认为,强化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其结果必然是弱化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从而损害法院审判权的权威性,危及司法及社会正义。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经不起事实验证和法理推敲的,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司法实际。恰恰相反,强化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权,不仅不会弱化法院审判权行使的独立性,不会损害法院审判权的权威性,不会危及司法及社会正义,而且会有效地遏制审判权的滥用,防止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6.
方乐 《法学》2018,(4):97-116
"差异化"既是各级各地法院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的基本特征,也是审判委员会制度在实践运行中所整体呈现出的现实状态这虽然反映出不同的法院对于审判委员会制度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但这并非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各个法院内部利益诉求的矛盾冲突所导致的审判委员会制度运行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造成的法院审判权内部运行秩序混乱,才是审判委员会制度实践所展示的最大风险。审判委员会制度运行的问题并不是每个法院之间存在差异,而在于一个法院内存有明显的差异。要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制度功能,就必须要忽视这种整体上的差异性,转而通过建构类型性的、差异化制度和机制来消除审判权运行的不确定性,通过"差异差异化"的方式来使得制度运行得以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15,(4):14-19
新一轮司法改革背景下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要求对法院内部的权力结构进行重新划分,将完满状态的审判权归还法官,取消院、庭长对案件的审批和把关,重新定义审判委员会的功能和职责。构建权责明晰,权责一致的司法责任制度,需要明确司法责任的基本理论,重点在于确立主审法官、合议庭成员的免责情形,不以社会效果为案件质量判断标准,以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严守职业道德作为法官免责的最有力保障。司法改革并不全在司法,整体推进、多措并行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缺席判决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其价值在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诉讼效率和保障正确行使审判权.然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缺席判决制度的立法规定依然有些粗疏而简单,使得在理论认识和审判实务中出现认识分歧,为此有必要在端正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其操作程序加以改革和完善,设置有效的救济制度保护缺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实体公正.  相似文献   

19.
检察长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会议制度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监督职权。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法律规定存在着缺陷。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很少列席同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使这项制度近乎虚设。为了改变现状.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将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作为改革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机制改革的几点思考刘刚审判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审判机制是指一个法院内部各审判组织审判权力和法官审判权力的划分,以及对划分的审判权如何制约的问题。目前,人民法院的审判方式处于改革时期,从过去那种审判人员负责查清事实,审判委员决定判决的旧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