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的确,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渴望听到来自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领导者应该善用表扬,以充分调动和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善于在表扬中体现一视同仁的精神。领导者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表扬和批评 ,用得得当 ,能起到一种“强化”的作用。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通过褒奖鼓励和其他方式去加强和巩固合乎需要的行为方式。儿童青少年都爱受表扬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老师一表扬 ,他们的劲头就来了。即使是中专生也是喜欢表扬的 ,不过他有时表扬以后不像小学生那样喜形于色 ,可内心还是高兴的。所以 ,该表扬的时候 ,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表扬。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表扬效果不好的情况 ,因此 ,这里有一个善于表扬的问题。表扬不能过分 ,也不能过频繁 ,恰到好处 ,很平常的事就不表扬 ,否则 ,会使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常言道:人不怕表扬。谁都希望自己得到好评、受到赞赏、被人承认和羡慕。不过,因为人人喜欢表扬而见人就表扬是不行的,表扬过头反而令人厌烦;因怕表扬过头而吝于表扬也是不行的,表扬不够会让人不满。表扬本身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要更好地发挥这一手段的激励作用,需要遵循十大要则: 一曰发自内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表扬一般难以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领导在会议上表扬一种现象,而不是表扬某个人,很多人都会对号入座,认为自己就是这种现象产生的主体,所以上司表扬的就是自己;反之如果是批评一种现象,绝大部分人也会认为自己存在这种现象,批评的主体可能是自己。所以当众不点名表扬或批评一种现象,可以起到表扬或震慑很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夏学民 《求实》2012,(Z1):205-206
表扬与批评的方法是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中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部队中要鼓励先进、宣扬正气、催人奋进,就离不开表扬;要鞭策后进,纠正错误,"治病救人",就离不开批评。一、表扬与批评的含义与目的表扬,是对正确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肯定、支持和宣扬。  相似文献   

6.
关于表扬与批评赵顺平表扬是对工作成绩的肯定,对好人好事的宣传,是促进工作的积极方法。批评是对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也是帮助人们改进工作的一种方法。人们大多爱听表扬的话,而不爱听批评的话,听了表扬的话就眉开眼笑,听了批评的话,则气儿不顺,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正确地运用表扬这一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向上精神。如果能掌握好分寸,表扬无疑就是一种“兴奋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小学生爱听夸奖的话,喜欢表扬,这是他们的心理特征。但由于年龄小,幼稚单纯,容易得了表扬而忘记自己的不足,甚至因而自鸣得意,看不起别人;这又是他们心理上的弱点。因此,表扬要恰如其分。比如,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史究竟指什么?它的时间范围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比较早一点,认为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另外一种说法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些年来第二种说法被比较多的人认可。此外,解放以前国内和海外也有些人认为中国  相似文献   

9.
批评应是什么味?能使受批评者红红脸、出出汗的肯定不是甜味,大多应该是辣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然而,在少数党员干部中间,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辣味变淡了、变没了。有的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有的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  相似文献   

10.
表扬是一种既不需花钱,又很省力的方法,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而许多领导干部并没有对表扬引起太大的重视,认为它不像其他工作方法那样需要比较高超的艺术和运用技巧。实际上,这种看法是  相似文献   

11.
呼唤真诚的批评乔璞现实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无论是民主评议党员.还是评议干部,几乎成了“你好我好他好”和“表扬与自我表扬”的演讲会,而对同志或自己的缺点却避而不谈,互相粉饰标榜,笔者深为这一不良现象担忧。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和改善党...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学苑     
奖励公务员贯彻什么原则? 奖励制度是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的制度。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公务员实行奖励制度的目的,是不断增强公务员的主人公责任感,鼓励公务员不断进取,提高行政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入攻坚之际,作为一名红色义务宣讲团的成员,从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遵义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角度,讲一讲"文明创建,我们该怎么做"。一、文明的内涵文明是什么呢?文明的内涵很丰富,它既是一种符合人类要求的共同精神追求,也是一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公序良俗。其实,  相似文献   

14.
正赞扬激励法就是通过对劳资纠纷当事人的优点和长处的表扬激励,从而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使当事人接受调解的一种方法。赞扬激励法可以起到以下效果:1.稳当事人的情绪。由于喜欢接受表扬是每个正常人固有的心理特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和肯定,而对批评一般都比较反感。因此,当纠纷出现后,劳动争议调解员通过对当事人的表扬激励,可以使当事人的心理抗拒降低,使当事人激动的情绪趋于平静,这样,就可以为调  相似文献   

15.
正农二师三十三团加工二厂职工李苏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从事库房保管工作。他克服了肢体不利因素,身残志不残,努力工作,多年来受到领导与企业的认可,被团评为先进生产者。作为一个仓库保管员,职责是做好物资的"账、卡、物、金"四一致,为此,他坚持遵守总厂的盘点制度,做到一切物资月月点,重点物资随时点,年终物资彻底点。在多次检查、评比中都得到了表扬。为了提高工作技能,他坚持学习,不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日子,社会上有一些人用“理论联系实惠,密切联系领导,表扬与自我表扬”的顺口溜来讽刺那些忘记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干部,并借以表示对这些行为的不满情绪。 如何密切联系群众,消除群众心中的不满情绪呢?最近翻阅过去的报刊,在1990年第三期《半月谈》杂志上找到了一剂良方。这就是江苏淮阴县小营乡党委在各村建立“农民议事会”,每月集中议事两  相似文献   

17.
批评难、监督难,这是新闻舆论界长期存在的一件头疼事、难缠事。此事难在哪里?究其根源,主要是有些人爱听表扬的话,不愿听批评的话。对于表扬越多越好,对于批评即使稍微挂着点儿,听了以后也是火冒三丈、大发雷霆。轻者打电话质问,重者兴师动众,找上门来要求“平反纠正”、“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失”等等,理由是给单位和个人“抹了黑”。面对批评难、监督难,我们高兴地看到,《人民日报》知难而上,给全国同行做出了榜样。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坚持开展舆论监督。远的不说,这里只列举最近两篇重头批评文章。第一篇:《人民日报》2006年9月13…  相似文献   

18.
在西南财大,同学们送给赵国良一个雅号——赵铁嘴,因为他讲学时博古论今,妙语连珠。对此,赵国良笑言:“我不喜欢。这只表扬了我的嘴,没有说到我的心”。 那么,赵国良有着一颗怎样的心呢?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国家汉办的预测,截至2018年底,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将超过1.5亿,真的像一句歌词写的,"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懂中文成为很多国家的公民就业的一张王牌,是一种被社会认可的技能。汉语的含金量到底如何?今天带你去看看。据悉,英国已经建起29所孔子学院和126个孔子课堂,数量居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新居,那么温暖明亮》一文颇令人寻味。本钢焦化厂党委解放思想,敢于突破,是值得表扬的;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吴玉贤也是应该重奖的。但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情况下,重奖优秀党员的决定不应由党委作出;党委只能提出建议,由厂长出面重奖。以上看法,不知对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