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美洲地缘政治的重要链条之一是美国和古巴的政治关系,两国不仅有着特殊的地缘关系,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政治意识形态的严重对抗,极大增加了两国关系的复杂性。20世纪50年代末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建立社会主义政权以后,美古两国关系逐渐恶化,美国对古巴实施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制裁和封锁。民主党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古两国关系取得重大缓和,2015年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奥巴马之所以选择在此时恢复两国冰冻已久的双边关系,是出于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的政治考量:国际因素方面包括冷战思维的过时与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美国外交战略调整与拉美政局的新变化,古巴的积极应对导致美国对古封锁政策失效;国内因素方面包括中期选举暴露出民主党政府的政治窘境,年轻一代古巴裔美国选民要求实现古美关系正常化的呼声上升;个人因素方面,奥巴马个人多元的文化背景和底层成长经历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执政风格。美古关系正常化将会给中国与古巴之间的关系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
美国与古巴两国领导人宣布两国将就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进行磋商。美国愿意改善其与古巴关系的动机主要包括:奥巴马总统认识到美国对古巴的制裁不成功;美国不希望继续失去古巴市场;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希望美古改善关系的呼声与日俱增。古巴愿意改善与美国关系主要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美古关系的改善将对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古巴自身的发展前景、古巴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但美古关系在实现彻底的正常化之前,还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难题,如美国能否尽快放弃对古巴的经济封锁,如何对待古巴革命胜利后两国相互没收的财产,美国是否同意将关塔那摩归还古巴,以及古巴是否愿意在政治领域做出让步。  相似文献   

3.
2016年末发生的两件大事给美古关系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是2016年11月8日美国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成功当选下一任美国总统;二是2016年11月25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去世.鉴于古巴在卡斯特罗政权治理下较为稳定,而且菲德尔·卡斯特罗卸任后主要发挥“精神领袖”作用,所以他的去世给古巴带来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损失,对美古关系的影响也较为有限.而从两国悬殊的力量对比来看,美国在美古关系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对古政策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关键因素.①因此,此次特朗普当选及其可能采取的对古政策,对两国关系未来走向的影响更加值得关注.笔者认为,特朗普上台后美古关系不可能退回到重启对话之前的紧张状态,但是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的美古关系正常化进程可能受阻.  相似文献   

4.
越美关系经历了正常化以来的长期磨合,2013年7月,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越美全面伙伴关系是后冷战时代两国关系逐步发展的结果,更是当前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双边战略利用关系迅速提升的结果.全面伙伴关系包含多方面的合作内容,将进一步推动越美双边关系的发展,也会对亚太地缘政治关系、中越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奥巴马在2009年入主白宫后致力于"重启"美俄关系,改善小布什政府时期美俄的"冷和平"状态。在这一背景下,美俄两国政府于2009年7月成立了美俄双边总统委员会(US-Russia Bilateral Presidential Commission),意在推动美俄双边关系的持续和平稳发展。该委员会既继承了美俄(苏)半个多世纪的双边高层对话传统,又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上有了新的发展,为美俄双边关系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6.
美古复交是奥巴马政府重要的外交"遗产",既是其"伸手外交"的重要成果,也与美国选举政治息息相关.不足美国人口0.6%的古巴裔,发挥族群特点并利用佛罗里达"摇摆州"的地位,在冷战后成功推动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对古巴的制裁.近年随着古巴裔年轻人口的增多和老一代的不断萎缩,制约美古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开始移除,为奥巴马推动美古复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在这一历史趋势下,长期主张维持强硬政策的共和党出于选举需要也可能逐渐转变对古巴的态度.如果不发生重创两国关系的政治事件,美国制裁古巴的法案有望大幅修改,但两国关系正常化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7.
日朝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上海社科院欧亚所崔志鹰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开始寻求一种替代意识形态冲突、有利于和平稳定的新的国际秩序。日本与朝鲜之间的关系正常化问题正式提上议事日程。90年代以来,日本与朝鲜为改善两国关系做出过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双边关系的发...  相似文献   

8.
印美关系与奥巴马政府的南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上台执政已逾一年,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对外政策基调逐渐明朗。作为美国南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美关系涉及到不同层面与广泛领域,反映了双方各自的利益关切、战略考虑与外交取向。从不同角度看,奥巴马执政以来印美在发展双边关系、反恐、地区安全、反扩散等方面的接触与互动既体现了在此前布什政府时期印美关系升温基础上的调整与磨合,也凸显了某些新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冷战时代,越南与美国长期处于战争和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局势两极对立格局的消失,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革,越美关系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1994年2月,克林顿政府宣布解除长期实行的对越贸易禁运,越美关系的坚冰开始迅速消融。1995年1月28日,越美签署了在对方首都互设联络处的协议,越美关系向着实现正常化迈出了一大步。2月8日,越美双方正式开设联络处。4月10日,美国旧金山市与越南胡志明市结为友好城市。7月11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举行正式仪式,宣布美国与越南外交关系正常化。次日,越南政府总理武文杰在电视台发表声明,对美国宣布同越南建立正常关系表示欢迎。8月5日,越美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和互派大使的正式文件,关系正常化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从奥巴马前四年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现状,奥巴马竞选期间的对华言论,美国总统第二任期要留历史遗产的规律,中国崛起和对美政策等角度看,未来四年,美对华政策似将继续沿着"接触、制约(遏制)、合作"的方向发展.经济利益的竞争、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碰撞将成为中美关系的主要特点.展望未来四年,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南海问题、亚洲军事同盟等仍将是美国牵制中国的牌;在朝核、伊朗核、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美既压中国,也需要中国配合.在双边经济关系中,美将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平衡等方面问题上对华施压,双边关系摩擦将呈常态化.  相似文献   

11.
中日邦交正常化20年来,友好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并且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而且对于亚太以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面向21世纪,两国不仅需要进一步密切双边关系,而且需要在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共同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发表了联合宣言,表示要尽快重启有关削减战略核武器的谈判进程。5月19日,俄美双方在莫斯科正式就削减战略武器新条约进行实质性磋商。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突访阿富汗,与卡尔扎伊总统签署《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宣布两国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奥巴马在卡尔扎伊的陪伴下宣布,协议"开启了美国和阿富汗关系的新篇章","现在我们一起致力于以和平取代战争"。①随后,奥巴马在阿富汗向美国民众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与阿富汗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其"退出战略"的重要支柱。不难看出,奥巴马政府在选择访问日期方面可谓"煞费苦心"。5月1日不仅是美  相似文献   

14.
占美国人口不到1%的古巴裔美国人对美国的对古外交决策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他们凭借人口分布集中、游说组织活跃、政治精英众多的优势,利用美国的政治制度及大众媒体,竭力影响美国对古巴的各项外交政策。从古巴革命后第一批古巴移民抵达美国到21世纪初,古巴裔美国人拥护并强化了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和封锁政策,阻止美古关系正常化。近年来,随着温和派古巴裔人数逐渐增多,他们开始反对美国对古巴的政策,对奥巴马政府恢复美古关系的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当前古巴裔强硬派的政治影响力仍居优势,加之下届总统特朗普强硬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导致美古关系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然而,从国际环境、美古两国立场以及双方民意的角度出发,美古关系正常化是大势所趋。随着未来强硬派人口逐渐减少,古巴裔美国人族群在古美关系立场上的分歧将逐渐缩小,古巴裔将再次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自2011年以来,美国与缅甸关系迅速升温,奥巴马政府将缅甸的民主化进程视为美国亚太政策的重点,将美缅关系提升至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在刚刚结束的缅甸大选当中,美国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美缅关系的改善不仅会为奥巴马执政带来政治加分,也将改变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对中国周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如此,由于长期的敌视和战略互疑,美缅关系正常化仍要走很长一段路,中间将有反复或停滞。  相似文献   

16.
2015年4月27日,日本、美国共同修订并发表最新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下简称“指针”).此次日美共同修订“指针”,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充分的准备.早在日本民主党执政后期,2012年4月30日野田佳彦首相访问美国时,就已经开始与美探讨修订“指针”,强化并扩大日美安全合作.①但是,因日本民主党下台、政权发生更迭,“指针”修订工作暂时拖延.2012年12月安倍晋三二度上台执政后,日美强化安全合作再次被提上双方议程,双方加快了修订“指针”的进程.2013年10月,日美双边外长和防长参加的日美安全保障协议委员会(也称“2+2”会议)确定:“为提升日美同盟能力,计划于2014年内完成新一轮指针修订,于2014年10月出台中期报告.”②2014年4月,奥巴马总统访日期间,公开承诺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于钓鱼岛.  相似文献   

17.
关键在于增信释疑——发展中日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摆脱“漂流”整个 90年代 ,中日关系起伏动荡 ,摇摆不定 ,处于一种没有航向的漂流状态。期间经过了邦交正常化 2 0周年 (1 972 - 1 992 )的洗礼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50周年 (1 945 - 1 995)及日本围绕“不战决议”的风波 ,日美关系重新调整定向 (1 996年 )与“新防卫合作指针”出台 (1 998年 )的冲击。在 1 0年内 ,两国学者或形形色色的“第二渠道”频频开会 ,出谋划策 ,努力探索并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 ,然而始终未能使这对亚洲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摆脱“漂流” ,驶入面向新世纪的正确航道。1 998年江泽民主席以国家元首身份首次访问了日本…  相似文献   

18.
为推动美国亚洲的再平衡战略,奥巴马访日。奥巴马支持日本修宪和解禁集体自卫权,达到了在政治、军事、安全上借重日本力量管控东亚的意图,但作为再平衡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TPP协议未达成,是奥巴马访日的外交失败。日本借助美国再平衡战略,复活了民族军国主义,为清除国家正常化道路上的政治、法律障碍争取到了美国的支持。美日同盟的强化迫使中国做出强硬回应,并着眼战略构造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19.
1995年7月,即越战结束20年后,美国和越南正式建交,美越关系开始步人正常化。2000年,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问越南,从此打开了两国军事合作的大门。近年来,随着美越经贸关系的发展、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两国对外战略的调整,美越关系稳步发展,两国军事合作的力度也逐步加强。特别是今年6月以来,两国频繁进行海军接触、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朝鲜的全方位外交政策一度风光,取得丰硕成果。进入2001年,朝鲜外交步伐明显减速,其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推行进入关键阶段。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朝美关系的改善变得遥不可及;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强硬外交也使朝日关系正常化举步维艰;朝鲜发展同欧盟关系难有具体成果;朝俄之间尽管实现了两国首脑互访,但双边关系的发展有其局限性;金正日委员长访韩至今仍未成行,朝韩关系很不稳定。朝鲜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的道路依然障碍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