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如何选好着力点提高人大的监督实效?如何加强对代表的监督?如何在人代会闭会期间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永年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双述”“双联”活动的创新开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为人大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履行职责不是做好事做奉献 人大代表该干什么?如何履职?我国的宪法和代表法中都有规定。这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但从各地一些代表履职的现状来看,这还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从一些事例中可以发现。不仅许多普通人弄不清,不少人大代表自己也不甚清楚。  相似文献   

3.
如何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让代表和选民的心连得更紧?如何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让代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迁两县人大常委会开展的“走访选民心连心、扶贫济困献真情”主题活动,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代表工作找到了有力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人大代表是经过民主选举方式产生的,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先进性。随着我省县乡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圆满落下帷幕,县乡人大代表迈开了履职为民的新步伐,人民群众对新一届代表履职充满了新期待。新一届人大代表如何才能履行好“代表”这一特殊的职务呢?笔者建议代表要“敢代”更要“善表”。  相似文献   

5.
吴星 《江淮法治》2011,(13):44-44
2008年,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分别领衔提出了有关“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被列为当年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重点督办的建议,取得了丰硕的督办成果。如今一晃3年过去了,这些建议的落实对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效果如何?省人大常委会日前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回头看”活动,让代表对办理工作进展情况做一次实地检查。对代表建议的落实情况做一次全面检验。本期“代表访谈”栏目特别围绕如何进一步关爱留守儿童这一主题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请他们畅谈各自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全省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的办理情况如何?群众和代表的呼声是否真正得到落实?这些都是岁末年初人大和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事儿。连日来,本刊收到不少有关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的稿件。从这些稿件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不论是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还是作为承办单位的“一府两院”,不论是议案、建议的提出,还是其督办、落实,都体现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的原则。本栏目从中选发一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构成,逐步克服“官员”代表、“老板”代表偏多,基层一线代表偏少的现象,去年选举法第五次修正依法增加规定:各级人大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选举法第六条之规定)。今年,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将陆续拉开帷幕,新选举法将首次“落地”付诸实践。实践中。我们将如何界定基层代表以及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身份呢?  相似文献   

8.
新代表如何履行好职责、发挥自身作用?笔者认为关键要念好“三字经”。 一是“学”字。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履行好代表职责,行使为民代言、参政议政的重责,首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代表业务素质,以掌握参政议政的本领。  相似文献   

9.
薛晨文 《江淮法治》2008,(21):49-49
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任务更加繁重。自2006年上半年我省“五五”普法拉开帷幕以来,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两年多。现阶段,我省的普法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怎样才能保证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等重点普法对象普法情况如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这些都为省人大代表所关注。本期“代表访谈”栏目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普法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朱越  黄银萍 《江淮法治》2008,(15):46-46
2008年1月,我当选为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那时心情既激动又紧张,紧张的是不知当代表该如何履职,该干些什么?通过学习人大制度知识和参加一些代表活动,我对如何履职有了明确的认识,特别是通过我提出的一件建议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更加增强了我的履职信心,激发了履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作为践行这一制度的主体,其履职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的问题。因此,人大代表要做到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强化代表意识,提升履职能力,积极参加活动,主动接受监督。强化代表意识。人大代表首先要对自己人大代表的职务有清醒的认识。人大代表依法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权力和义务,人大代表的职责是法定的。每位代表都代表着相应选区的人口,如果不认真履职,就辜负了人民群众的重托。因此人大代表要时刻牢记住自己的代表身份,强化代表  相似文献   

12.
吴星 《江淮法治》2008,(13):42-42
“这次参加省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我是带着问题来的:一是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我本职工作比较忙,还从事多方面的课题研究,担心没有时间履行好代表职责,辜负选民期望;二是如何当好代表小组组长,我不光是新当选省人大代表,省十一届人大界首市代表小组成立后,我又被推选为代表小组组长,今后活动如何开展,心里没有底。这些疑惑,在我参加这次培训班后,全都迎刃而解了。”省十一届人大代表、界首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灵接受采访时道出了参加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有些县的人大代表有两三百人,可每年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建议仅100件左右,平均每3个代表提一件建议,试想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大代表在一年时间内都忙些什么?代表提建议权是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反映群众呼声、为民代言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4.
紧盯身边事     
2003年,刚刚当选省人大代表时,当惯了工人的我有点不知所措,怎样当好人大代表?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当选人大代表没几天,我就来到含山县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借阅了《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5.
人大代表产生于民、服务于民,是人民的代言人。如何让人大代表履行好职务,更好地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宝鸡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务实有效的新路子。近年来,他们坚持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大胆创新代表工作,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受到了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6.
闫旭辉 《江淮法治》2010,(13):46-47
县级人大代表通过直接选举产生,近年罢免案例不少,但成功者不多。这起罢免案,源于人大代表获刑,选民们为此质疑,犯罪分子怎能当代表?由此启动罢免程序,最终以多数赞同罢免了该代表的职务。对此,笔者认为,代表获刑并不是罢免代表的充分条件,因为罪有大小之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轻微犯罪且没有剥夺政冶权利的人大代表并不影响其履行职务,只要选民认可,即便是暂停执行代表职务也可恢复。  相似文献   

17.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如何才能不负众望,履行好代表职责?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正有序进行。新一届人大代表选出后.代表如何尽快进入“角色”?这是新代表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依笔者之见,新代表进入“角色”要练好“四功”。  相似文献   

19.
新一届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后,如何尽快适应代表角色,掌握代表工作方法,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是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新代表面临的共同课题。人大代表如何履职,根据实践经验,依笔者之见.就是牢记四句话,即:“人大代表是职务,权利义务要记熟,会内会外都履职.服务于民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肩负着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今年是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后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任期的第一年,随着一大批“新代表”加入人大代表行列,他们能否尽快进入角色、能否承担起神圣职责,不仅直接关系到新一届县乡人大作用的发挥,也备受广大选民期待。新当选人大代表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呢?笔者认为要在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