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到2019年末,荔波县51个贫困村实现脱贫出列,累计减贫14585户5718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3%。2020年3月,荔波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赤脚光身、衣着褴褛,没有多种经营、不会讲汉话……1980年,新华社《瑶山至今仍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贵州瑶山见闻》的报道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度贫困的瑶山模样。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是贵州省极贫"三山"地区之一,险恶的群山犹如  相似文献   

2.
老山界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相似文献   

3.
正荔波县以打造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为发展之纲,全面吹响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冲锋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持久战,今年内至少脱贫20300人。樟江大地,满目苍翠;月亮山下,生机勃发。走进荔波县瑶山古寨,一条条平整干净的水泥路连接家家户户,一幢幢独具民族特色的楼房错落有致,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族村寨新画卷展现眼前。在离瑶山古寨不远的大小七孔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建设现场,十多辆大型挖掘机、工程车穿梭其中,  相似文献   

4.
在风景秀丽的樟江河畔,在贫困落后的“两山”腹地,人们传颂着一位支教老师爱生如子的动人事迹,他以慈父般的爱心教书育人,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家长的尊重、学生的爱戴,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爸老师”,他就是不久前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的荔波县瑶山民族中学支教老师滕明龙。  相似文献   

5.
董秘 《当代党员》2014,(1):38-38
2013年11月3日,荣昌县仁义镇瑶山村7组。村民宋玉得想吃青菜小面。他走进自家地里,摘了一把青菜,转身来到前院洗衣台。  相似文献   

6.
江华是从瑶山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无论走到哪里,他心中都有一份对家乡难舍的牵挂。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为革命需要江华曾数次易名,但是1938年8月起的"江华"  相似文献   

7.
7月17日,烈日炎炎。荣昌县仁义镇瑶山村四组蚕农李长柏捧起白白胖胖的蚕宝宝,笑着说:“今年2亩半桑园交给公司打理后,我一点都没为养蚕的事操过心。这多亏镇上搞了‘反租倒包’,公司既包技术又包销路,我是既当股东又当蚕农,啥子风险都没有,就等着收钱喽。”  相似文献   

8.
喻丹 《当代贵州》2005,(10):28-29
目前,贵州尚未解决温饱的2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分布在麻山、瑶山、月亮山、雷公山、武陵山等自然条件尤为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综合素质低,实施扶贫开发的基础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底特律城”——十堰市中心,有一座宏伟壮观、风格别致的建筑。在它的园内,山石嶙峋,流水潺潺,竹摇花曳,柳郁荷荫。登上它旁边的瑶山朝霞亭、夕阳轩,举目眺望,车城美景尽收眼底。当您步入这里,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定会使您留恋忘返。它就是十堰市一流的宾馆——十堰宾馆。  相似文献   

10.
江华,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江华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的一个瑶族农民家庭。从1928年上井冈山跟随毛泽东干革命,在毛泽东的直接教导和爱护下,江华一步步成长起来,一直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与这位从瑶山走出来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1.
邱云  岸雨 《新湘评论》2014,(10):61-61
瑶山坐落在湖南隆回县境北部高寒山区一个名叫虎形山的地方,海拔1300余米,群峰巍峨,古木参天,雨雾奇多,特别适合野花野草尤其是金银花、白术等名贵药材的生长。据上了年纪的族人说,当年,在茫茫大山深处,居住着一支奉黄瓜、白瓜为图腾的古老部落。在一次惨烈的种族灭绝中,幸存的一对青年男女机智地钻进茂密的黄瓜、白瓜棚,躲过了官府的追杀,从此刀耕火种,相亲相爱,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有6000余众。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瑶寨里,忠实地承袭着先祖古朴、纯真、勤劳、善良的民俗民风,“积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人称“花瑶”。  相似文献   

12.
离开瑶山深处那个小山村已经多年,但时常会想起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想起那位陪伴我们的“名誉村长”。6年前,我作为省派扶贫队员进驻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塘头坪村这个贫困村。进村那天,在欢迎的人群中,一名“小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体瘦、背驼、腿瘸,缺两颗上门牙,穿一件很不合身的单衣,冷得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13.
江华,1907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江华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的一个瑶族农民家庭.从1928年上井冈山跟随毛泽东干革命,在毛泽东的直接教导和爱护下,江华一步步成长起来,一直到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与这位从瑶山走出来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14.
正党建扶贫核心在党建,优势也在党建。抓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是党建扶贫工作的根本点、着力点。自1979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农村报道,出入乌蒙山、武陵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娄山、麻山、瑶山等贫困地区农村,看到一个带普遍性的现象:凡是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农民不得温饱的地方,都是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5.
打砣螺     
荔波县瑶山瑶族村寨,每逢过年,最热闹的是陀螺。比赛。 当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瑶族小伙子们便想起陀螺了,他们爬岩上山,砍来质地对硬的木棍,锯成三、四寸木节,把一头削尖,在大头上刻成木梢,用一根筷子太小的五尺多长的绳子绕在槽里,绳子一头露于外,便制成了陀螺。大的有一公斤半重,小的有半公斤重,有的小伙子还在陀螺上画了五颜六色的花环。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根据组织的安排,我从县城附近的中心乡镇调到与长顺县敦操乡毗邻的打引乡担任党委书记。打引乡距县城66公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全县经济、文化最为落后的边远乡,也是全省25个“两山”(麻山、瑶山)贫困地区的乡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同处一山景不同 转换观念是关键 我省贫困地区长期背着贫困与落后的双重包袱,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受“贫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这种贫困文化诸如满足现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等。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长期束缚人们的思想,困扰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处望谟、紫云、罗甸、长顺、惠水、平塘、荔波7县的麻山、瑶山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1992年人均占有的粮食17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56.6元的33%,缺粮3个月以上的农户占总农户的20%以上,麻山地区5600多户,30多万贫困人口,至今还处在食不裹腹、衣不蔽体、住不遮风雨的境况。然而同处于麻山地区的罗甸县大关村,近几年来充分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展山、水、田、林、路综  相似文献   

18.
正从贵阳出发前往荔波,越往南,隽秀的山峰越发青翠,飞流的瀑布、古朴的村庄、宁静的田园点缀其间,恰似一幅巨大的油画。160年前,"西南巨儒"郑珍初到荔波,便留下"莫作居夷寥落意,此间便恐是桃源"的咏叹。每年,各地慕名而来游览的游客数不胜数。今年清明小长假,荔波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亿元。清明时节,从北京自驾到荔波的游客王思琪,一日游遍大小七孔景区、恩铭故居、茂兰森林、瑶山古镇等地。  相似文献   

19.
经验之一:由过去单纯的帮钱帮物、发放救济钱物向开发式扶贫、注重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转变。建立麻山、瑶山扶贫开发试验区3年来,全省上下把扶贫攻坚当作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坚持开发式开放式扶贫的思路指导下,相继实施“温饱工程”、“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和“希望工程”,启动以山羊、肉牛、油桐、银杏、杜仲、猕猴桃、刺梨、魔芋8大项目为基础的“绿色产业工程”。省内外各个渠道投入“两山”地区扶贫资金近  相似文献   

20.
正荔波始终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以党建引领为保障、全域旅游战略为抓手,奋力走出一条"党建实、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崛起新路。荔波,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美丽赋予她无数的赞誉。身处贵州"三山"贫困区中的瑶山和月亮山,贫穷一度成为她的代名词。对于荔波来说,走出贫困的关键在于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走出贫困的不竭动力在于党建的引领。荔波始终坚持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党委"主心骨"作用,以党建为引领,助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