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个论述突破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惯性思维,转而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表明社会主义社会既要求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又要求分配合理,公平公正,共同富裕。然而,当人们依据这一标准看待现实时,却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少数人与大多数劳动者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位经济学家撰文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我认为这些提法是不妥当的,也容易产生歧义。由于这些看法涉及对党的十五大报告、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正确理解问题,所以有必要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求实》1993,(2)
国外报纸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评论说,“是21世纪的共产党宣言”。报告对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最新最权威的概括,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从当前世界发展的态势和国际共运的经验教训看,建设有中国持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确定的发展道路和方向,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具有生死攸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建立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目前还存在着某些腐败现象。腐败现象,是历史沿续下来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忽视了它的存在,不利于党和国家政权建设;夸大了它的存在,既不符合事实,也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前段时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不仅夸大了它的严重程度,而且把它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在群众中尤其是青年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本文仅就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所存在的某些腐败现象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企澄清一些基本的是非。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原则的失败,而是社会主义一种特定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进程,前途是光明的。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的国际格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怎样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客观公正地科学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出现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不同.对民主社会主义应抛弃极"左"和极右的看法,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和借鉴其有益的方面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7.
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绝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再一次表明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曲折性。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原共产党执政的国家,目前仅存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 5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面积从原来占世界 1/4下降为 1/7,全世界共产党人数减少了 3000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辉煌岁月之后,一下子跌入低谷。西方敌对势力断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大失败”,社会主义的“历史终结”,“ 20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必将在 20世纪灭亡”。一时间“社…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新中国迎来60华诞这一庄严的时刻,我们完全有理由自豪地说,新中国不但站稳了脚跟,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且正在崛起,走向新的辉煌。铁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至今已经150多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也有80多年。在刚迈人新世纪之际,以真总结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我们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切实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探索,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严重挫折。于是,有的人认为社会  相似文献   

10.
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重要工作,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群关系的本质,则是密切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鱼水关系”是党群关系基础层次上的本质表现。“仆主关系”是党群关系又一层次上的本质表现。“领导关系”是党群关系在最高层次上的本质表现。党群关系本质的这三个层次不是相互排斥,彼此分离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党群关系完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秋俭  申峰 《党建》1995,(11)
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制度之间的关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都探索过社会主义的特征。他们把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生产的计划性、阶级和阶级差别的消灭、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等,作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胡占君 《红旗文稿》2014,(10):33-34
正一说到"领导",人们想到的往往就是官,就是权,而党内个别领导干部也往往把自己担负的领导职务等同于"官"和"权",忘记了共产党的领导的真正内涵,淡化了作为党的领导的责任、本质和根本方法,结果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破坏了党群关系,损害了党的事业。关于党的领导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层涵义:党的领导的根本是思想领导,核心是政治领导,关键是组织领导,本质是为人民服务,根本方法是群众路线。以上内容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割裂它们的关系,放弃或忽视其中一点,都不是全面的真正的党的领导,都不可能实现党的真正领导。其一,党的领导的根本是思想领导。所谓思想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言简意赅的回答。不久,党的14大肯定并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个论断。此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成了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点课题,学习中提出了不少值得重视和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总揽国内外全局,总结历史经验,指出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尖锐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在《文选》第三卷中,小平同志从多个角度对这个问题加以了精辟阐述。1984年10月,党  相似文献   

15.
廖清胜 《唯实》2005,(3):40-42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观又被称为"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认识以下几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七一前夕,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问题,其中第一个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是新世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增强党员干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在新世纪的党员干部教育工作中,要紧紧抓住这个重大问题。   一、提出这个问题的重要背景   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邓小平文选》第 3卷第 344…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某些信仰信念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其作了分析批判,论证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进程的长期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应如何理解? 乙: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准确地概括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这说明,我国社会的现阶段,一方面具有了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这种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并强调对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是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是解决矛盾、澄清疑惑,认清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初级阶段这个重要问题。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一个含义是指社会性质,即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另一个含义是指发展状况,即这个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这两层含义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0.
李军良  王福霞 《探索》2002,(5):14-15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科学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逻辑结论和具体实现形式的关系;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社会主义的特征的关系;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上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只有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观点,才能科学揭示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