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徐山瀑  宋劻亨 《群众》2007,(6):42-43
加快完善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的监管,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阶段推进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贯彻执行国家新近制定颁布的《物权法》的必然选择。一、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现状我省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大体呈现以下五个特征:一是资产总量大。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底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账面资产1267亿元,占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27.1%,占全省国有资产总量的17.6%。二是资产增加快。仅“十五”期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就增加了2000多亿元,年均增幅15%。三是固定资产比重  相似文献   

2.
于浩 《中国人大》2012,(5):42-44
资产评估到底有多重要?对于国有资产,“我们的信用资产作价有1个多亿,但一家投资商在收购企业时,居然想以2千万买过去,要不是大伙反对,国有资产就这么白自流失了”;对于个人资产,“同一处房产,事务所能估价出不同的价格……”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资产评估法草案时,常委会委员在说起评估行业中屡遭诟病的乱象时,认为对资产评估立法不仅时机已经成熟,而且到了十分必要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8,(6):111-11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国有资产立法的空白。使数十万亿国有资产的监管实现了“有法可依”。企业国有资产(以下简称国有资产),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这意味着,包括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在内的各类企业国有资产都适用本法规定。  相似文献   

4.
金姬 《半月谈》2004,(14):1-23
中央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截至200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8.09万亿元。2003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3563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的44.1%。实现利润3000亿元,占全部国有企业的六成多。进一步提高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不久前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央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力度加大.但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一改革必须要过五关。  相似文献   

5.
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亿元~1000亿元。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因素。要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对国有资产的实际控制;完善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6.
李晓波 《前进》2008,(8):11-14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太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2007年,资产总额由9.99亿元增加到800.77亿元;钢的生产能力由10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其中不锈钢生产能力由15万吨增加到300万吨;销售收入由5.40亿元增加到1003.26亿元;实现利税由1.33亿元增加到96.09亿元。三十年,太钢由一个初具百万吨规模的特殊钢厂跨入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并发展为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最先进的不锈钢企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7.
张景媛 《半月谈》2003,(24):30-32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宣布了2004年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五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搞好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资委党委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始终高度重视,2004年在大庆召开了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2005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各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成效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基本要求。 海南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工作如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创新国资监管体制,省级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初步实现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结束了出资人不明确、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不落实的状况,实现了省属国有资产的持续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0.
江胜文 《江西政报》2008,(10):47-48
从2006年冬开始,袁州区从实际出发,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从资产管理、运营到资本运作构筑了一套高效、规范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一年多来,已顺利实现国有资产集中管理、统一运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全区实现融资3000万元,完成国有资产经营收入500万元,处置资产净增300万元,资产增值率达27%,经营性资产增收10%以上,拥有土地800多亩,  相似文献   

11.
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国资公司”或“公司”)自1994年组建以来,遵照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有关国企改革的指导方针,目前拥有参控股企业20多家。根据上年度合并报表,公司总资产已逾78亿元,国有净资产约18亿元,分布在医药保健、商业零售、金融证券、光电子信息4个行业的资本占公司总资本的90%,其中分布在健民、武商、中商、中百等优势企业的国有资本占公司总资本的64%。从成立至今,公司国有资本年均增长7.2%,  相似文献   

12.
我们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520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目前拥有资产120亿元,所属企业30多家,基层党组织102个,党员1655人。2004年实现综合销售收入153.8亿元,利税9.2亿元,跻身全省规模企业前20强。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悦达集团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坚持以第一动力推进第一要务,坚持以教育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三个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决心进一步在打造“千亿悦达”(2010年综合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的宏伟事业中体  相似文献   

13.
《辽宁人大》2009,(1):F0002-F0002,F0003
沈阳靓马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截至2006年年末。公司员工达到1000多人,独资及控股企业10余家,实现社会总产值7.9亿元,创利税3600万元,可控资产规模达5亿元。  相似文献   

14.
目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着体制不顺、机构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薄弱、资产占有和配置不当、使用效率不高、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现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推进改革,构建新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现有体制存在的弊端,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一、构建新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原则及目标任务构建新型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坚持政企…  相似文献   

15.
国有资产总量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继续实现稳步增长。1999年底我国境内外各类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额为90964.2亿元,比上年增加8753.1亿元,增长10.6%。在全部国有资产总量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66748.4亿元,占73.4%,比上年增长7%;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额24215.8亿元,占26.6%,比上年增长22.3%。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改革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授权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对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在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积极探索机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模式新途径,提出了“以清产核资为基础、以产权管理为重点、以盘活资产为手段,在统一资产产权管理、统一资产配置标准、统一资产收益的基础上,对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实践,初步掌握了省级机关国有资产动态总量及分布情况,基本实现了省级机关国有资产产权集中统一管理,奠定…  相似文献   

17.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有经营性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较长时间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定位在企业方面,今后应按十六大精神,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8.
早在2002年,本市就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面向市场、定向统筹”的原则,建设配套商品房,用于重大工程动迁安置。此后,每年建设配套商品房300万平方米,并列入市政府实事任务。今年,又提出新开工配套商品房1000万平方米、中低价普通商品房1000万平方米,即本文所说两个“1000万”。  相似文献   

19.
在行业资产运作、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这是纪检、监察融于经济主战场的重要任务。这两年来,上海民光国际有限公司在构建“四位一体”大监督机制时,注重凸现效能监察的职能,重视在前瞻性、过程性、规范性上探索实践,立足于“服务、督  相似文献   

20.
《政工师指南》2010,(2):F0002-F0002
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我市能源产业投融资平台。承担着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目前,拥有控股企业19家,参股企业37家,权益资产总额403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