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已被载入《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预示着,在世纪之交,中国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深刻变迁,将步入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法制现代化”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应当看到,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与西方国家17、  相似文献   

2.
3.
唐律既是中国传统法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这一法制的集大成者,堪称楷模与典范。唐律总结、发展了以往法制的成果,把中国传统法制推向成熟,这突出表现在法制指导思想、法典结构和内容、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唐律揭示了唐朝以前中国传统法制的历史,显示了唐朝前期传统法制发展的历史,开创了唐朝以后一些封建朝代传统法制发展的历史。唐律中的中国传统法制内容具有真实性、连贯性、规范性和理论性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风雷激荡的大变革时代。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法制亦面临着从传统向现代性的时代转型。深入探究这一进程的法律特征、历史规律及社会意义,对于进一步把握当代中国法制变革进程的基本走向,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我们高兴地看到,由公丕祥教授主编的《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上卷)——“激荡的法制变革浪潮”(以下简称《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历程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历程论纲左卫民,王凌在法制史上,20世纪无疑是中国法律制度变动最为激烈和深刻的时代,纵观这一时期的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尤其是世纪之初与世纪之末的刑事司法制度,人们或许会惊奇地发现其间的重大差异和诸多相似。因此,从法文化和司法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制现代化历程中的四个问题传统与现代性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的相互排拒性,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法律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着自己固有的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体现着独特的民族法律心理和经验。以人身...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已经一年有余,已于199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由此建立起来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作为我国法制中一项新兴的诉讼制度,不仅为社会主义法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法律程序上的保障,而且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的完善,具有深远的影响.一、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迫切需要“民告官”,历来是为民的忌讳.“民不与官斗”,则是中国旧时代民间对待民众与官府关系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这是历代官府与人民的关系敌对化的反映,也可以说,它是中庸哲学留在人们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法制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过程之中。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法制思想,乃是这场法制变革的理论基础。本文在分析研究邓小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邓小平关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起点、基本目标、价值取向、模式选择等方面的理论见解,进而强调必须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其法制思想的指导下,推动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论法制现代化的多样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法制现代化的多样化模式夏锦文法制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但同时又存在着发展的多样化模式。这是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国家形态和政治体制方面的差异以及特定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人口状况等等不同,各国法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论政府主导型的法制现代化蒋立山中国正全力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社会迈进,法制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有两种类型的法制现代化,一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演进型的法制现代化,另一种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主导型的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属于后者。中国的政...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近代三部著作权法 1898年,光绪皇帝实行"新政",从此中国法制近代化的事业开始萌动.1902年,清廷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设修订法律馆,开始翻译欧美各国法律并拟订中国之新型法律.在中国民商事法制近代化过程中,著作权法也经历了一个从个别的公告特许到普遍的法律授与的快速变化,并陆续在清末、北洋和国民政府时期推出了三部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三个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的经济分析应当包括宏观和微观、规范和实证的分析。对法律的经济分析有三个角度 :从经济决定论角度 ,从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角度 ,从微观经济分析角度。广义的经济分析法学应当将上述三个角度的分析都纳入其中。经济决定法律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精髓和基石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效率是法律改革的目标 ,三者有机统一可以构成法律的经济分析的宏观和微观样式  相似文献   

13.
14.
私法原则与中国民法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勇 《法学研究》2005,27(6):145-157
中国民法近代化以西方近代民法所体现的人格平等、私权神圣、契约自由、过错责任等私法原则为模范,同时也根据西方近代民法适应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在私法原则方面的变化,调整自身内容。中国近代民法的演进,基于西方近代民法从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变化,确定了一条从传统的家庭本位走捷径过渡到社会本位的路线,对于中国近代民法和中国近代社会,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德国《债法现代化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比较法研究》2002,(2):140-143
引言 德国联邦议会于2001年10月通过了<债法现代化法>(das Gesetz zur Modemisierung des Schuldrechts),该法将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德国民法典>施行100多年来,立法者对债法进行的最大,也是最实质的修订.该法的通过,标志着德国债法改革持续二十几年的争论告一段落,它必然会在德国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俊驹 《中国法学》2020,(1):106-125
中国民法的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数次编纂民法典的曲折而艰辛经历,印证了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近现代民法的理性依据,以及中西法律文化整合的历史必然性。从性善与性恶、整体与个体、契约与身份、人情与法律、社会转型与弘扬传统美德等相互排斥又相互关联的法律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维度看,民法是保护善意人之法、聚个体间合作之法,民法不能忽视对身份关系的调整,具有辩证的情法观,道德精神是民法内在价值的根基。实现民法和传统文化、民法和现代文明的良性整合,需寻求他们之间的共通处和结合点,建立既尊重人性、彰显权利,又崇尚社会公益、弘扬社会公德的民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实现了或者说正在实现三大现代化转型,即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与文明化,社会多元开放,这决定了中国刑法现代化的基本走向是:由结束动乱转向放弃革命,由刑事法制转向刑事法治。1979年刑法是结束“十年动乱”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从而恢复刑事法制的标志性立法成果之一,1997年刑法则删除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表述,预示中国走向刑事法治,中国刑法由此进入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协调互动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何勤华  孔晶 《法学论坛》2005,20(4):44-52
中华法系曾以其独特性屹立于世界法系之林,虽然它在清末就基本解体了,但它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法律传统和观念,对东亚诸国的影响仍是深刻的.近年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既反映西方法律传统,又符合东亚诸国利益及其历史文化传统的东亚共同体法开始形成.新世纪的东亚共同体法是一种全新的法律体系,不能将其简单地看作中华法系的复兴,它是中华法系死亡之后,在更高层面上的一种再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新中华法系.  相似文献   

19.
德国债权法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 2 0 0 2年第二期曾发表两篇评介德国新债权法的文章。本文系以从作者来稿中摘编而成 ,以为此前刊发同类信息之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过程是和法律移植密切相关的,而民法近代化主要是通过法律移植方式完成的。在对民法近代化过程的考察中,人们认识到了法律移植在中国民法近代化中的必要性;从中国固有传统法律文化来看,西方法律的移植在中国也存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