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内民主:可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切入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法定的执政党 ,其独一无二的执政地位、组织优势、民主传统以及中国的国情、我党当前所面临主要任务、中国政治体制为党内民主所创造的制度空间决定了党内民主将对人民民主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党内民主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法治国家的基础。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要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更重要的是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民主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它同许多政治现象一样,本身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探索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中,对民主有过深入的研究,多层次多侧面地论述过民主问题,对民主的内涵作出了科学的解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则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构想 ,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逐步认识、把握和深化的结果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 ,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继承和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认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过程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完成进程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划分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的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所达到的特定境界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一定阶段的外在表现 ,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与特征之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该分成低层到高层的不同形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相互促进、共同推进 ,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认识的过程与成果的统一 ,具体操作与全面推进的统一 ,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苏晓云 《政策》2008,(4):4-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民主为政治特征;改革开放从开始之日起,就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其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探索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时期,探索出不同的民主政治实践形式实现不同性质和内容的民主政治。从"工农政权"到"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民主联合政府的提出,最后到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及其实现形式的丰富与完善。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标志我党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这一重要目标,必须深刻理解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统一起来;必须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实现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他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命题;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邓小平的这些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紧密相联。从民主的国体与政体的内涵上 ,论述了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统一战线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议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营造良好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在追求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道路上,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奋勇前行。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创立者。1940年,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毛泽东向全中国人民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之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主要是通过政治体制表现出来。可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共十七大报告专门拿出一个章节对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对加快发展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6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已经无可辩驳地证其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过去和现在是这样,将来更是这样。  相似文献   

17.
发展民主政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在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同时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不同的。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已经构成超越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孙静 《前沿》2011,(16):34-36,82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民主的不懈追求,近九十年来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民主不是工具和手段,法治是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上下结合的发展路径是后发型国家民主成长的必然选择,党的正确领导是民主政治建设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原方 《前进》2005,(12):32-34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党内民主建设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大力发展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认真总结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正确的政治路线保证党内民主的正常发展,正常的党内民主生活为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创造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遵义会议召开之前,还处于幼年时期,党的路线发生了几次“左”、右错误倾向。受党的成熟程度的制约,这一时期,党内民主建设也处于起步阶段。大革命后期,…  相似文献   

20.
《人大建设》2007,(11):3-4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2007年10月15日-2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其中,就发展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报告作了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