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医方特殊干预权与患方知情同意权因权利立法缺失造成的权利冲突,成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国关于医方特殊干预权和患方知情同意权规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特殊干预权的行使范围比较模糊,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不明确,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存在弊端,现有法律内容冲突,层次不统一,适用主体不明确等方面。解决医患权利冲突,要建立专门性法律以完善立法规范体系,明确医方特殊干预权和患方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在严格界定知情同意权的行使范围和代行使程序的问题中,建立诊前知情同意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2.
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是一个国家正义性的体现,且现人权理论已发展到数字人权,对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符合权利的时代发展水平。然而,法律保障却面临缺口,若法律对数字弱势群体的保障严重滞后,不仅会反噬技术进步,也不利于社会平等。因此,我国应明确数字弱势群体的权利类型,构建双重责任体系,加强法律的技术性与人文性,建立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机制,从而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科技时代的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3.
医疗活动中患者知情同意原则的出现体现了一种市场选择理性,同时也是患者充分行使自身生命健康权和自主权的体现。就我国而言,建立和完善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在现实和法律层次上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而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会受到其他权利的制约和限制。医疗特殊干预权正是为了保证更好的维护患者的根本医疗权利而存在的一种特殊医疗制度。鉴于我国现有立法于此规定之不足,借鏊国外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实际,明确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含义、归属、行使主体以及医疗特殊干预权的相关适用等问题以完善我国现有立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同时明确患者知情同意权和医疗特殊干预权的定位,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的特殊干预程序和监督干预机制作为其配套机制也是应该予以认真考虑的。  相似文献   

4.
论未成年患者的知情同意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情同意是患者自主权和自我决定权的体现,是患者基本人权在医疗领域的延伸。知情同意原则已为世界各国立法所承认,并成为调整医患关系的核心准则。但我国知情同意制度的立法相对落后,特别是对于未成年患者的知情同意的规定尚是一片空白。本文围绕未成年患者的知情同意能力及知情同意权代为行使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促进未成年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农业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使被不断扩张、强化的植物新品种权已不仅仅作为育种技术创新的机制存在,而是更大程度上成为经营者从事市场竞争、垄断的工具。具有巨大资本运营能力的跨国种业巨头,利用植物新品种权及其他农业知识产权,垄断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化工产业、种植业甚至饲料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使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风险。因此,对植物新品种权滥用进行法律规制已成为摆在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植物新品种权的社会公益性理论、私权限制理论、竞争理论等,为植物新品种权滥用的法律规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民法、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法和反垄断法,则为规制植物新品种权滥用提供了三种重要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6.
行政事实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实务问题。在实践中,行政事实行为具有很强的正面效应,也存在明显的负面效应,由此决定必须要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法律规制。从理论上讲,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法律规制,亦是由现代法治原理、行政法的"控权"属性以及权利本位理念所决定。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法律规制,应完善行政事实行为程序规制机制;健全行政事实行为行政复议机制;构建行政事实行为诉讼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脸识别技术与社会诸多领域的互嵌宣告着"刷脸"时代的来临,其在释放技术红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技术风险、侵权风险以及社会治理风险.为规制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风险,防止技术失控与技术僭越,在治理规范方面,应当完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风险防控规范;在治理主体方面,应当实现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风险规制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安防、刑侦追踪、执法监督、金融支付、身份验证等领域的应用,因其高效率而广受人们青睐,且在全球抗击新冠疫情中功不可没。从英国的"世界人脸识别第一案"和杭州的"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看,较低的违法成本使人脸识别技术被侵权行为人非法利用。基于此,我国需要制定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标准、细化限制规范、开展定量风险评估,并采取专门监管、强制保险、行业自律及多元公益诉讼等预防性、低成本的法律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对公共治理的深入参与,行政法治体系在应对法律复杂性、数据鸿沟、权益保护以及行政公平失衡等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在意旨与遵循层面,数字时代的行政法治建设应当致力于推进数字法治政府的实现,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要求行政权坚持人的目的属性,积极探索技术应用与制度建构的平衡。在实践层面,亟需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法律框架,优化公共治理中的算法决策机制,构建多方参与的法治化治理格局,并强化数字时代的行政法治意识,从而推动数字时代行政法治建设迈入新阶段,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相对于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权,具有广泛性和严厉性的特征。因此,对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予以控制尤为必要。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立法先天不足,针对其立法缺陷,应从清理涉及治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文件、制定统一的治安行政强制措施适用程序规定、修改完善现行涉及治安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法规等方面予以立法规制。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实施往往重实体轻程序、重处罚轻强制、重结果轻过程。针对其实施偏差,应从树立依法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法治理念、严格依照既定的正当程序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保证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适当性、强化对实施治安行政强制措施权的法律监督等方面予以管控。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社会保障法律关系要素的分析 ,认为社会保障法律关系模式应是以实现公平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等基本人权和建立国家为主导、社会共同协作的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为目的 ,最终实现社会富裕和安定为终极目标 ,综合运用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方法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民事、行政和刑事之有机统一的法律关系系统  相似文献   

12.
元宇宙社会是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造出的虚拟社会形态,其本质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映射。但是,与现实社会不同的是,元宇宙社会经济是以虚拟交易为主,数据与算法是元宇宙社会得以运行的基础,元宇宙社会管理方式也从传统中心化组织管理转变为完全去中心化的自我管理,而这些给现实社会的法律立法与法律适用带来了多重挑战。鉴于此,法律制度在规制元宇宙社会的路径上,一方面需要调整现有的法律规制模式,实现从静态规则规制到动态协调规制,从价值理念规制到技术标准规制,从强制型规制到协商型规制的转变。另一方面则需要完善数据竞争、虚拟财产保护、算法规制等法律适用规则内容,以走出元宇宙社会下法律规制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对假释法律性质的认识,见仁见智。提倡假释为受刑人之普遍性权利,符合现代刑罚教育、矫正目的,顺应人权保障呼声日益高涨的时代召唤,蕴含刑罚执行的现代化理念。受刑人之假释权利具体表现为:假释知情权、假释提请权、假释同意权、假释听证权、再次假释权、假释异议权、不予假释的复审权、诉权及撤销假释之司法正当程序权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人权的代际理论,受教育权先后被人们归属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乃至于第三代人权.事实上,受教育权沟通了三代人权并具有一种综合的权利属性.可见,各类人权不仅在价值上相互依赖,而且在权利属性上相互重合.我们不宜以人权代际理论等理论上的分类方法为依据来延缓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以及第三代人权的保护,要对之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发展,政府管理迫切需要由传统向数字政府转型,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要求,但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潜在的价值冲突。当前,我国在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为全面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面临法律规制框架不足、数据共享不足、数据信息安全存在隐患以及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有效防范化解这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应针对数字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大行政法规制力度,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法律框架,健全数据共享法治规则,构建数据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不断健全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妇女歧视现象的依然存在,家庭暴力事件的层出不穷,招生就业歧视的屡见不鲜,下岗女工比例的高居不下,使得《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此次《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改,以“差别平等”理论为立法依据,以实现实质平等为最终归宿,从平等权、参政权、受教育权、劳动就业权、婚姻家庭权、经济权等方面丰富了男女平等权的内涵,从而完成了由应有人权到法定人权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在实践中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权存在较多的失范现象,从现实和法理的角度把握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法律规制,以避免对相对人的利益造成侵害,是我国行政法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目前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权失范的法律规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应在反思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行政公开原则成为实现法治行政不可或缺的手段和目标。行政信息公开,作为行政公开的基本内涵之一,是现代民主与基本人权理论深入发展的结果,公开行政信息是行政主体的法定职责,获取行政信息是行政相对方的基本权利。随着民主宪政理念的发展和公民参政意识的增强,行政信息公开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保障行政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和完善。一、行政信息公开的社会基础。任何法律都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法律制度是有生命的,是活的,它与社会的变动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法律制度因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论逆防卫     
随着防卫思想的完善和人权观念的日益被重视 ,加之我国刑法对防卫过当规制不力 ,我们有必要承认犯罪人在必要情况下的防卫权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犯罪人的防卫权与一般的公民的防卫权的区别 ,由此对犯罪人的防卫权进行相应的严格把握 ,从平衡法益、维护正常的法律秩序的角度讲这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人们通过竞争性交易不断去实现他们的财富创造和享有相应的财富收益。经济法本质上是对人劳动能力权的保护,是对人应享有发展的自由、利益、安全的权利保护,是对人权的终极关怀。劳动能力权作为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其核心价值在于营造以人为本的公平、平等和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行业协会的法律主体地位的形成正在冲击着个人的财富创造与积累,其劳动能力权的研究价值在于保护个人和企业的自由与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