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又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然而当前黄河流域仍然面临着产业同质性强、创新能力低,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绿色化发展水平偏低,跨区域交流合作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解决这些现实困境,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双赢乃至多赢提供了实践依循。  相似文献   

2.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同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赋予了济南新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担当,为济南谋划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济南市应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积极推进"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沿黄区域地方立法不够完善、执法冲突协调机制有所欠缺、司法协作联动机制略显匮乏、社会整体法治氛围尚未形成等法治困境,为此,应从健全地方立法、推进统一执法、完善协作司法、加强黄河普法几个方面发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秋伟业,保护黄河,事关民族复兴,文明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上游青海省开始,足迹遍及黄河流域的上中下游九省区,作了详尽的调研和深邃的思考,两次召开座谈会,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明确提出了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推进黄河保护立法,构建"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格局,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意义。黄河保护立法要吸收古代治河的历史经验,并借鉴《长江保护法》和域外流域立法成果,坚持综合治理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总安排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黄河保护立法中,要明确法律适用的"流域"范围,完善黄河治理体制,健全流域规划制度,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从整体上构建黄河流域统一监管、整体保护、系统治理、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推动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的保护工作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要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联系黄河流域山东段发展现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存在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辐射力亟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有待提升等制约因素,需要从生态资源、产业创新、空间辐射、成果共享等方面进行突破,助力打造国家黄河战略的先行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落实落地。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协同治理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和手段。黄河流域甘肃段地域广阔,内部各区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面对复杂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仅靠政府单一主体实施治理,市场主体、社会主体、公民个人依旧作为"局外人"而存在,难以实现高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更不能统筹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运用协同治理理念和方式,凝聚生态环境治理合力,充分发挥不同性质主体对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环境治理的独特优势和作用,调节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协同化,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形成的原创性理论成果。其详细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目标原则和重大举措等系列基础性问题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和推进策略。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区域,由于其生态环境案件具有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等特点,使得当前司法服务保障在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严重缺位。因此,有必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协同理论为基础,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资源复杂特点及所涉案件违法特征和司法需求特殊性出发,构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同治理理论框架,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协同机制,科学构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司法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发端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和魂魄,历经时代变迁而赓续传承、绵延至今,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基于黄河文化的重要地位和黄河流域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挖掘、梳理、传承、创新黄河流域文化,构建黄河流域文化话语体系,不仅有利于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关系我国生态安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生态环境大数据信息丰富,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在生态保护治理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新思路。环境大数据既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海量的环境信息保障和科学的环境决策,也拓展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途径。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要依托丰富的环境大数据资源,构建黄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解决水环境突出问题;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协同监管体系,筑牢生态环境底线;建立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环境数据互联互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凝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合力;推动线上线下互动、上下左右联动的大保护、大治理。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是推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肃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脆弱性和战略性特征,在全国生态安全战略和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建设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对于甘肃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视角,就甘肃省实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以来生态效益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以期评价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今后甘肃生态屏障建设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在黄河治理和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但仍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法治体系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使黄河流域治理体系顺应现代化要求,从而更好地解决黄河流域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以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因地制宜,分区域发展;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加强梯级水库群调控力度,加快工程体系建设;健全生态法治体系,构建信息平台,让公众积极参与;探索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升级的灵魂,乡村旅游是传承发展农耕文化的载体,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推进陕西乡村振兴的新动能。要破解当前陕西乡村文旅融合中存在的发展主题有待明确、发展模式有待创新和发展生态有待完善等难题,就要进一步创新思路,以智慧化、品牌化和村民主体化等方式,谋划乡村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强基。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中共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并紧紧围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一屏障三基地”建设,推进美丽玉龙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玉龙县政协紧紧跟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先后开展了“全县石漠化治理、县城周边环境整治、以煤(电)代柴”等视察以及“金沙江沿岸生态屏障建设、小水电开发、生态产业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问题”等调研活动,以提案的方式对全县关注的小流域治理、农村垃圾处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林政管理以及耕地保护等提出了意见建议。下面,笔者就在全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东西方向的一级轴线,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战略。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泰州市要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必须把握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演进脉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黄金水道与绿色生态廊道建设融合,牢固树立目标导向,厚植绿色生态优势,强化系统协调推进,彰显转型发展成效。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突破科技创新短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泰州特色现代产业体系。要依托生态资源禀赋彰显泰州水城水乡人文风情,力争把长江经济带泰州段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视察山东时明确要求山东努力做到“三个走在前”,即“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这是对山东的殷切希望,也是对山东今后发展的准确定位,也是今后山东一切工作的总指导、总遵循。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史上有“走在前”的光荣传统,山东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优势、厚重的文化底蕴,这是山东有信心“走在前”的底气。山东要担当起“走在前”的重任,就要做到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新旧动能转换,在黄河流域战略中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乐山市沐川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以"生态发展,绿色崛起"为指导,以生态村、生态乡、园林城市、优美乡村等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和以生态农业、生态城市、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为重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沐川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安全屏障依然脆弱,如何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仍然是最大的困难,加之现行考核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天水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推动天水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完善、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创新驱动动能转换加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天水大有可为:以“绿”为媒,实现质效双增;“智”中求变,数字赋能制造业;顺“势”而为,推动制造业迈上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历来是统战工作的基本任务。统一战线服务于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是统一战线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新要求。陕西不仅是一个产业、文化大省,也是统战资源密集之地,统战资源分布广、资源多。合理利用统战资源不仅能够发挥统战资源的作用,提升思想政治引领实效,牢固共同思想基础,而且能够增创法宝优势,提升统战工作整体效能,为进一步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生态环境的现状,主要目标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人民。邓小平要求以加强污染治理、提高效益为重点发展生态经济;以植树造林、提高绿化为重点保护生态环境;以美观宜居、功能完善为要求建设生态城市。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大力推进改革、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法制保护环境,坚持全民共享、全民动手的理念,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