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墨西哥与美国关系:变化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美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卡尔德龙就任墨西哥总统后,墨美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调整,卡尔德龙对美国的政策更趋务实和理性,更强调墨西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布什则对墨西哥主要采取安抚措施,在两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上表现出善意。未来墨美关系的主调仍将是合作,但在移民、贸易、扫毒和如何应对地区安全等问题上,墨美之间依然存在不少分歧和矛盾,从而给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2.
杨令侠 《拉丁美洲研究》2015,37(3):27-33,80
研究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与人口,除了国家本身的政策变化外,还要考虑边境城市的特殊身份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20世纪后半期,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旅游业和客户工业的发展是其主要的驱动力。20世纪50年代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兴起是墨西哥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初动因,它带动了边境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流动。此后,墨西哥不断规范和调整旅游产业,以适应墨美两国经济和人文交流的需要。60年代起,得益于墨西哥北部边境工业计划和墨美经济合作的实施,加上墨西哥毗邻美国的地缘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客户工业不仅为墨西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大发展。在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中,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边境人",他们塑造了不同于墨西哥内陆的、复杂而丰富的边境文化,也改变了边境人口的数量、结构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70年代是国际社会发生转折的历史时期 ,世界政治发展呈现出以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为特征的新趋势。在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中 ,南北之间的相互依存是一种典型的不对称相互依赖。 80年代以来墨美关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分析南北间相互依存的典范。 1 994年墨、美、加 3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它为墨西哥提供了墨美合作的机制保障 ,双边关系的相互依存进入了新阶段。作者从跨国管理、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国内政治力量的跨国联系、议题的多样性、利用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国内利益的分化提出的新的政治要求这些方面考察了墨美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相似文献   

4.
中墨关系研究是中拉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墨西哥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在拉美地区具有的鲜明特性,而且在地缘政治经济上还涉及墨美之间存在的既复杂又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中墨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美国因素"的命题。墨西哥是拉美最早向中国释放建交试探政治信号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墨一中友好协会的成立、民间交往的扩大、半官方接触的出现,都是中墨关系发展中的重大突破。然而,墨方一直"估量"和"盘算"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实际上它较为看重对华商品出口的经济利益。尽管墨西哥政府多次试探与中国建交,但传递的政治信号极其微弱,两国政治关系并未出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5.
中墨关系研究是中拉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墨西哥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在拉美地区具有的鲜明特性,而且在地缘政治经济上还涉及墨美之间存在的既复杂又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中墨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美国因素”的命题.墨西哥是拉美最早向中国释放建交试探政治信号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墨—中友好协会的成立、民间交往的扩大、半官方接触的出现,都是中墨关系发展中的重大突破.然而,墨方一直“估量”和“盘算”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实际上它较为看重对华商品出口的经济利益.尽管墨西哥政府多次试探与中国建交,但传递的政治信号极其微弱,两国政治关系并未出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6.
萨利纳斯总统执政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对墨西哥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必要调整。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迅速改善墨美关系同美国的关系历来是墨西哥外交政策的核心。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墨美之间结下了许多疙瘩,给两国关系留下不少伤痕。远至上个世纪墨西哥被迫割让领土,近至70~80年代两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客户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董国辉所谓客户工业①是指加工、装配、制造或修理临时进口的原料或其他物品以便实行再出口的工业企业,它实际上就是出口加工工业。1965年,墨西哥政府开始在北部边境地区设立客户工业区,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区内建立出口加工企业,由此揭...  相似文献   

8.
墨美关系的简要历史回顾墨西哥和美国有三千一百公里的共同边界。双边关系中涉及问题之多,彼此卷入对方事务之深,在当今世界各国关系中是少有的。同时,两国关系也是极不平等的。墨美关系史就是一部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相似文献   

9.
美墨季节工计划通常指1942~1964年间两国政府签订的跨国劳务计划,它不仅标志墨西哥季节工的移民活动从自由化阶段转向制度化阶段,也加剧了墨西哥人合法或非法的越境活动.该计划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典型代表,也是墨美移民的一个特殊历史阶段,在两国移民史上占有独特并重要的历史地位.季节工计划的文化和社会意义颇为深远,它在1848年确立的美墨政治边疆上建立起持续扩张的"人口边疆"和"文化边境",在两种文化交汇处构建起"墨西哥-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对巴西汽车工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 ,巴西政府采取的各种措施 (如推行“增长点”产业政策 ,严格保护国内汽车市场 ,对汽车厂商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进行引导 ) ,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汽车工业成了巴西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尽管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 ,在进口替代政策和严格的国内市场保护之下 ,巴西汽车工业一直缺乏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巴西汽车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北美自由贸易区自1994年正式成立和运营以来,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2016年美国大选以及特朗普的胜出等一系列事件,引起有关墨美之间是否会继续履行该协定、重新修订会以何种方式以及在哪些领域进行等问题,由此为北美自贸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北美自贸区成立以来,墨西哥出口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基本没有变化,而进口贸易对美国依赖度则下滑了近1/3。同时,美国也通过自贸区的优势和区域整体竞争水平的提高,保护了其自身经济利益。因此,墨美之间停止自由贸易关系的几率很小,而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北美自贸区协定,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则是两国可能做出的明智之举。但在这一过程中,墨西哥对美出口以及吸引外国投资两个方面将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投资环境也会因此遭遇一定程度的滑坡,对中墨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劳工流动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国际劳工市场一体化日益加强。据联合国有关组织1989年估计,有0.5亿人口(即世界人口的1%)生活在非母国,1994年开罗人口与发展国际大会估计,在全球57亿人口中有1.25亿(即占2.1%)的人口生活在非母国,5年内数字翻了一番。在这些国际移民中,除了少数是因为政治原因外,绝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原因。墨西哥向美国的劳工移民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巨大的墨美两国国际劳工市场日益走向多样化。一墨西哥向美国移民和墨美…  相似文献   

13.
简析1982~2003年墨西哥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起 ,墨西哥历届政府进行了深刻的经济改革。墨西哥的经济改革使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重要的转换 ,从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内向型发展模式转换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模式 ,宏观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墨西哥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 ,墨西哥的经济改革也有不少失误和教训 :改革未能缩小贫富差距 ,反而加大 ;贸易自由化使国内生产体系逐步瓦解 ,从美国进口大量粮食 ;不少原来从事进口替代工业的中小企业破产 ,取而代之的是从事出口加工的客户工业 ;墨西哥经济越来越依赖美国经济  相似文献   

14.
1990年6月和11月,墨西哥总统萨利纳斯和美国总统布什互访,着重讨论了墨美间的自由贸易问题,双方原则同意仿照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的模式,缔结一项自由贸易协议,逐步全面消除贸易壁垒,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关税壁垒,保护知识产权,确立解决争端的程序,改善和扩大两国间商品、劳务和投资的流动。这样,谈论了近10年的墨美自由贸易谈判终于提到了议事日程。它标志着两国之间本来就较密切的经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也是两国发展经济特别是美国谋求在西半球建立美洲自由贸易集团的重要步骤,将对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二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NAFTA以来墨美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跨国管理跨国组织及跨国管理的出现是两国经济上相互依赖增强的必然产物。边界地区是两国一体化的起点,也是两国经济合作最深入的地区。在1997年美国政治和社会科学年会上,墨西哥问题专家布朗·蒂莫西指出:“无论单从美国还是墨西哥的角度都不能很好理解美墨边界地区,这里更像是NAFTA体系中的自治区。”为了更清楚地表述他的意思,他干脆称边界地区是NAFTA的第四个成员。来自美国政府的关注和墨西哥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内权力的下放,使边界地区的跨国合作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独立前的印度,由于受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统治,没有明确和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政策。虽然自1923年以后,为了保护国内工业曾实施过一些进口管制,但实质上也是带有歧视性的,独立后,印度政府为了发展国民经济,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经济政策,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政策作为总的经济发展政策的一部分也随之形成并不断得到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7.
巴西是拉丁美洲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战后三十年来它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在巴西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巴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的首要标志。本文仅就巴西的工业发展情况作一点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战后东盟四国人口城市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东盟四国也像其它所有摆脱殖民统治的发展中国家一样,急切地希望改造其殖民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东盟四国先后制定了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作为工业化产物的城市化也随之迈开了步伐.  相似文献   

19.
跨界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严重威胁地缘政治稳定,能够导致国家分裂、主权争端、地区冲突等.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跨界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墨西哥移民有很大关系.墨美跨界民族问题不仅改变了美国的民族构成和地缘政治环境,而且严重影响了墨美两国的关系.未来美国周边的跨界民族问题将引起一系列地缘政治后果,对美国的霸权起到一定的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墨西哥和一些中美洲国家通过客户工业的制成品出口迅速提升了国际贸易地位。历经40多年的发展,墨西哥的客户工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它对墨西哥的出口和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客户工业就业也受到美国经济周期、激烈的外部竞争、客户工业与国内经济二元分割和人力资本投资不平衡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客户工业以前仅被当作就业政策的一部分,后被视为国家创汇的"机器",将来应把其纳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